性格豪爽的開國元帥陳毅,軍政兼優能文能武,善於寫詩,口才極佳,是十大元帥中的“詩人元帥”,也是唯一一位從新四軍系統中走出來的開國元帥,主席曾用這樣一句樸實的話語評價他,那就是“陳毅是個好同志”。
新中國成立後,周總理不但要統管國務院的各項事務,還兼任外交部長,擔子很重。由於身兼多職,公務繁多,為了減輕總理身上的擔子和壓力,主席慧眼識才,點將陳毅接任外交部長。
事實上,主席看人的眼光非常精準獨道,儘管陳毅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他卻出色地完成了業務上的轉變,成為總理得力的“外交助手”,同時陳毅也在外交史上創造了一個記錄,那就是擔任外交部長,長達14年,成為任職時間最長的外長。
然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在擔任外長的第七個年頭,陳毅出訪非洲國家阿爾及利亞時,他卻因說了一些欠妥的話,犯下一個“外交失誤”。周總理得知此事後十分動怒,對他發火說:“誰給你的權力?”。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當時陳老總在國外到底說了什麼話?總理又為何如此發火呢?事情還要從一次重要國際會議說起。
1955年4月,亞非地區多個國家代表齊聚印度尼西亞萬隆開會,在會上以周總理為首的中國代表團,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成功召開,這就是著名的亞非會議,也稱萬隆會議。
十年後的1965年,為了進一步促進亞非地區國家的團結合作,在包括中國在內的相關國家推動下,第二次亞非會議計劃在非洲國家阿爾及利亞召開。
中國作為亞非地區最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對這次會議非常重視,臨近會議召開之前,周總理乘坐專機向阿爾及利亞飛去。
然而在總理飛機途徑埃及開羅時,一封電報卻打亂了總理的行程,原來電報上說阿爾及利亞發生軍事政變。
作為會議的舉辦國,東道主阿爾及利亞發生政變,這無疑給會議的召開蒙上陰影。鑑於東道主國家當前形勢的變化不明朗,周總理經過慎重考慮,立即向中央和毛主席報告情況,並請示改變原來的計劃。
然而就在這時,已經提前到達阿爾及利亞的外交部長陳毅,卻在這件事情上犯下了一個“外交失誤”。
當時,提前到達阿爾利亞的一些亞非國家代表,得知阿國發生政變後,都十分著急,擔心會議能否如期舉行。於是,就找到陳毅,瞭解中國對這次會議是否繼續舉行的態度。
大家都知道陳毅是性情中人,有時說話直言直語,對於自己的性格和當年轉行做外交工作,他曾對主席推心置腹地說:
我這個陳毅,有時候說話很有破壞性,有時候好感情用事,感情一上來說話就衝口而出,不管輕重的。在我們內部,對同志有什麼傷害……可以對同志解釋……在外交上這麼一來可就砸鍋了。”
在這次突發情況中,陳毅的這種性格就爆發出來。當看到亞非國家的朋友們著急之時,他頭腦一熱未經請示,就“放炮”代表我方發表態度:“這次亞非會議必須開,而且一定要開好!”
由於陳毅元帥當時是外交部長,又是副總理,他的這一表態,相當於給亞非其他國家傳遞了一個信號:我方將繼續推動亞非會議如期舉行。
然而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和阿爾利亞國內政局的動盪,1965年的亞非會議就此擱淺未能舉行,陳毅當初給其他亞非國家的許諾“泡湯”,這對中國的外交信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周總理得知陳毅的這一“外交失誤”後,當即就發起火來,他在屋內來回踱步,大聲斥責說:“胡鬧,簡直胡鬧!”
外交無小事,任何對外發言代表的都是國家的聲音,而陳毅也深知這個道理,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他親自前往總理住處“負荊請罪”。
懷著忐忑的複雜心情,陳毅來到總理的西花廳。一見面,一向溫文爾雅的周總理就怒目而視,發火地說:“你無組織無紀律!”
話音剛落,總理隨即又用手猛拍桌子,嚴厲地說:“這是不允許的。”
一旁的陳毅聽到總理如此動怒發火,誠懇地對總理說:“我負荊請罪,我一炮沒放好....”
陳毅的態度是誠懇的,改錯的行動也是積極的,然而周總理卻沒有絲毫“過關”的意思,隨即又說:“你是中國的外交部長,不請示不報告,你就敢在那裡擅自放炮表態,都像你這樣還了得?誰給你的權力?這是國際影響問題!”
總理的話,一針見血,指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一個外交人員,犯錯誤不可怕,但是不經上級批示,擅自脫離崗發表態度,造成負面影響,這種性質就不一樣了。
聽了總理的談話,陳老總虛心地承擔起相關的責任,並保證向中央作檢討。見到陳老總坦坦蕩蕩承擔責任,周總理的怒氣也逐漸消退,隨後語重心長地對陳毅說:
外交部不同於其他部門,一言一行都會帶來國際影響,一言一行都要慎之又慎。我在開羅下了飛機就向毛主席、黨中央彙報請示,你在阿爾及爾就敢不彙報、不請示擅自發表意見,革命大半輩子連這點組織紀律性都沒有?’
不得不說,總理的工作方法非常高超,既有上級的威嚴原則,又有同事的關心,陳毅聽後心服口服,當即表示認真做好檢討。
事後,在一旁目睹這一事情經過的秘書,疑惑地問:“總理,您是不是對陳老總批評得太重了?”
客觀地說,這位秘書的疑問,是有原因的,因為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總理和陳毅的關係非常好,兩人從南昌起義時,就開始了共事,後來1955年大授銜,陳毅險些落選元帥,還是總理力排眾議,力挺陳毅當選。
既然兩人的關係如此深厚,總理為何會批評得這麼重呢?!對此,周總理嚴厲地對秘書解釋說:“他們都是各路“諸侯”,在我這裡不嚴厲批評,回到他的‘諸侯國’誰還敢批評他?!”
聽到總理這些話,秘書這才明白其中的深意,當場投來敬佩的目光。
挫折使人進步,經歷了這次“失誤”的鍛鍊後,陳毅在外交上變得越來越成熟,在以後的外交事務中,他憑藉著出色的外交才能和幽默語言,逐漸形成自己的外交風格,為推動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