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姓是中國人常見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一十九位,在長江流域地區比較有影響。當今倪姓人群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的0.12%,總人口大約在163萬。
倪的名義
《說文》是一部專門解釋字的源和義的古代權威之書。它解釋“倪,俾也。從人,兒聲”。在甲骨文中,兒字象一個身小頭大,囟門尚未閉合的嬰兒形。倪字的本義是弱小。倪字引申有邊際之意義。
倪作為姓氏,其實來源於郳,郳是春秋時國名,是邾國的附庸,也稱小邾,是邾國周邊的小邑,非常弱小。邾人以蜘蛛為氏族圖騰,那麼郳人即小邾人也是以蜘蛛為氏族圖騰了。
倪姓起源
倪姓的起源與演變:
一、出自曹姓
相傳黃帝之孫為高陽氏顓頊帝,其後裔吳回為堯舜時代的祝融氏,祝融氏之子陸終,陸終有六個兒子,即六個大氏族,其中一支以棗為氏族圖騰的稱為曹部落,曹姓。曹姓的一支以蜘蛛為氏族圖騰,稱為邾氏族,活動在河南淮陽地區。西周初,周武王封曹姓後裔邾武公於邾,並向東移到今山東鄒縣東南,是為邾國,屬於魯國的附庸國。春秋初期,邾武公封其次子肥於郳,郳在今山東滕縣東的一小城,為邾國的附庸,也稱小邾。公元前473年楚國滅了邾和小邾,遂有邾氏、郳氏。為了避仇人的迫害,郳改姓倪。曹姓倪氏的歷史也有1400多年。
外族基因融入
倪姓氏族中幾乎沒有發生過其他民族血液大批融入的事件。倪姓基因融入到其他民族中時有發生,這主要發生在明清時期,重要的是融入到東北的滿洲八旗中,以及西南的土家族、苗族之中。
倪姓分佈
當代倪姓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蘇、浙江兩省,大約佔倪姓總人口的31.8%。其次分佈於安徽、四川、上海、山東,這四省市大約又佔倪姓人口的26.7%。江蘇居住了倪姓總人口的19.3%,為倪姓第一大省。目前全國已形成東起江浙,沿長江達四川的倪姓人口聚集區。
倪姓血型
倪姓人群的血型分佈總的是:
O型佔33.2%,A型佔29.1%,B型佔28.7%,AB型佔9%。
倪姓名人
倪寬
倪寬(?—公元前103年)西漢官員,字仲文。因精通經學和曆法,且善文辭。為漢武帝所賞識,擢升左內史,歷仕廷尉、掾舉侍御史、中大夫、左內史、御史大夫。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 ,倪寬升任御史大夫,隨武帝東封泰山。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 ,倪寬奉詔與司馬遷、公孫卿、壺遂等修改曆法,經過精心推算制訂出新曆法--《太初曆》,比秦朝的《顓頊歷》有很大進步。廣饒城西2.5公里處有倪寬墓。
倪瓚
倪瓚(1301年—1374年),初名倪珽,字泰宇,別字元鎮,號雲林子、荊蠻民、幻霞子,江蘇無錫人。元末明初畫家、詩人,與黃公望、王蒙、吳鎮合稱“元四家”。倪瓚家中富有,博學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門。元順帝至正初年,散盡家財,浪跡太湖一帶。倪瓚擅畫山水和墨竹,師法董源,受趙孟頫影響。早年畫風清潤,晚年變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曠逸,筆簡意遠,惜墨如金。以側鋒幹筆作皴,名為“折帶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數筆,逸氣橫生。書法從隸書入,有晉人風度,亦擅詩文洪武七年,存世作品有《漁莊秋霽圖》《六君子圖》《容膝齋圖》等。著有《清閟閣集》。
倪元璐
倪元璐(1593年—1644年),字汝玉,一作玉汝,號鴻寶,明末官員、書法家。明天啟二年(1622)進士,歷官至戶、禮兩部尚書,書、畫俱工。倪元璐書法靈秀神妙,行草尤極超逸,最得王右軍、顏魯公和蘇東坡三人翰墨之助,用筆鋒稜四露中見蒼渾,並時雜有渴筆與濃墨相映成趣,結字奇側多變,書風奇偉,後人對他有“筆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勢足、意足、韻足”之“三足”的稱譽。他突破了明末柔媚的書風,創造了具有強烈個性的書法,與黃道周、王鐸鼎足而立,並稱“明末書壇三株樹”,又與王鐸、傅山、黃道周、張瑞圖並稱“晚明五大家”,成為明末書風的代表。
倪姓傳統文化
郡望和堂號:倪姓的郡望為千乘。倪姓以清閟為其堂號。“清閟”堂號典出元朝的倪瓚,倪瓚是一位有名氣的畫家,在其家中有一畫室叫“清閟閣”,內藏書法和名畫甚多。其後人就以“清閟”為堂號。
倪姓的重要楹聯有四副:
衣冠全節;饘粥陰功。
宋朝遺逸;漢吏循良。
漢代仁良;唐廷直亮。
系衍邾封;世承魯緒。
家訓格言:倪氏的家訓當推清朝的倪元坦的《家規》。倪元坦是道光年間上海松江人。家規中主要論述了家庭關係和處世謀事。他認為處世不可懷有慢心、詐心、妒心、疑心,此皆易結怨於人,貽禍於己。要以道處世,常存忠信篤敬之心。居家要善於忍,出一言發一念,必要有益於人。時時慎獨,時時反照。遇事不可自專自用,幹事勿避勞苦。若有餘力,還要周助貧困及孤寡之人。他特別提到賭博,賭博的害人勝過水火盜賊,賭博能壞心術、喪品行、傷生命、玷祖宗、失家教、蕩家產、生事變、離骨肉、犯國法、遭天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