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匠作為舊時農村三大活(木匠、鐵匠、石匠)之一,在人們生產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說其為中華文化傳承下來的許多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碑文、石刻、雕刻、石橋等,僅說在生活中為人們提供了必須的生產生活資料,如石窯、石牆、石磨、石杵、石臼、石缸等就不勝列舉。從石器時代的簡單打磨到現代石雕工藝一路走來,石匠可謂是中華文明的參與者、締造者、見證者。我們現在的生活,也可以說是在石匠打造聲中叮叮噹噹地走來,又隨著現代的科技馳騁而去。
小時候,鄉村不時地能看到石匠們忙碌的身影,建石窯,修石橋,打水壩,壘石塄以及碴石磨、“起”石板、打石桌等,這家做罷那家做。特別是農閒時,石匠更是人們邀請的物件。這石匠似乎是陝西人居多,一到秋收後,陝西的石匠便背上個爛藍球袋子來到了山西,給人們築窯修建。這些中年人,不僅自己碴面子建窯的“馬面”,而且也打石頭、背石頭,人踏實,又有苦。
我們村離溝裡遠,人們要建石窯,非得一塊石頭一塊石頭地從溝裡往山裡背。一早上,這些陝西人要往山上背兩次,一次掙一毛幾分錢。一塊偌大的石頭爬在他們背上,使得他們只能弓著腰,兩手垂著,只是看路,不緊不慢地走著,嘴上呼著長長的白氣。累了靠在土坡上稍微歇歇,舒展舒展肩上的繩子,喘兩口氣,又爬開坡了。他們往地上放石頭時,身子總是往前一躍,背上的石頭被重重地摔出去,地上砸出深深的坑。然後揉揉腰背,咕咚咕咚灌幾口水又去背了。
打石頭、碴石頭雖說是技術活,可工作量也不輕。這打石頭,先得在石崖上點火藥炮,把大塊石頭炸下來,然後用工具把大塊打成中塊,中塊打成小塊。這是最累人的活,得瞅好石頭的紋路,然後用鏨子(扁鏨、窄鏨等)開一個小口,然後用大錘或老錘強行分開,接著再用方尺或墨斗劃線,劃出所需要的大小(這主要是針對面子石)石頭,最後把所需要的石頭打出來。打這些石頭時,見這些膀大腰圓的漢子也累得氣喘吁吁,在“嘿嘿”的聲中為自己加油。沒力氣的人,不用說搬石頭,掄幾下大錘都雙臂發軟。
至於說碴面子石,是需要一定的技術的。面子石分為細碴、粗碴和碰疙瘩。碰疙瘩是隻把面子抺平即可,沒有花紋。“一寸三鏨”是粗碴,“一寸五鏨”是細碴。是按照主家的要求而碴打的。工匠們趷蹴在那裡,一錘兩錘,叮叮噹噹,不厭其煩地在石頭林裡敲打著一塊塊不怎規則的石頭,汗水和著石粉沫在臉上流淌著。收工了後,還得捻鏨子,和鐵匠一般,把鏨子燒紅打尖,然後淬火,把鏨頭淬硬,準備明天使用。
經過年年的修建修補,村裡人大多人住進了石介面的窯洞。當然這是離河道遠的地方。近河道近的地方,則牆、路、塄都是石頭,顏色灰噴噴的,十分整齊壯觀。
在農村三大活中,最數石活最辛苦,也最數石活傳承時間最長,對人類歷史文化傳承貢獻也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