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書話】
《春遊瑣談》屬於筆記雜著。此類著述古已有之,以隨筆記錄為特點,內容大都為記見聞、辨名物、釋古語、述史事、寫情景,由分條的短篇彙集成書。不過,這類書從來都是一家之作,不是諸家合集,而且20世紀以來,這種文史體裁的著作早就不大有人寫了。
然而,文化大家張伯駒先生卻“為往聖繼絕學”,賡續這種著述傳統,不但自己寫,而且以主編油印刊物的方式,推動老一代精英學者也參與寫作,儲存了大量的史料,其中尤多沒有寫入學術著作但口耳相傳的文壇掌故和見聞,開創了多家筆記雜著合集的體例。我是1965年分配到吉林省博物館工作的,赴館伊始,就去拜見時任第一副館長的張先生,他當即送給我一冊《春遊瑣談》第一集,讀之頗增見聞。
張先生是著名的古書畫收藏家、詩詞學家、戲曲藝術研究家,沉浸於文史哲與詩書畫。1961年,他赴吉林省博物館工作,心情十分舒暢,工作盡心盡力,積極豐富館內的書畫文物收藏,努力培養年輕的書畫鑑藏人才。工作之餘,他還和當地學者於省吾、羅繼祖等人組織了“春遊社”。“春遊社”之名,一是源於他收藏過的《春遊圖》,二是因為他來到了被稱為“春城”的長春。春遊社除與長春的文友雅集之外,還邀請京、津、滬等地的文壇耆宿和學林才俊,分別撰寫金石、書畫、考證、詞章、掌故、軼聞、風俗、遊覽等隨筆文章,在1963至1966年間,陸續編成《春遊瑣談》六集,在北京油印出版。
《春遊瑣談》初集的印行,以往人們根據該書的自序,認為是在1962年。其實不然,《春遊瑣談》初集自序署年壬寅,也就是1962年,應該是編輯中或編好後所寫。而油印本每一集最後都有作者簡介,一一註明別字、籍貫和年齡。第一集張伯駒自注年齡66歲,應該是虛歲,按他生於1898計算,加上65歲,可知第一集編成是在1963年。第一集印行後,又陸續編成第二集到第六集。第六集作者簡介中,張伯駒先生自注67歲,可知編成是在1964年,印出來已是1966年之初了。
在人們的認知中,正式印行的《春遊瑣談》只有六集,因為第七集沒有編成,就遇上了“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中,第七集的稿本幾經波折,從當時的有識之士蘇逸蘭、劉振華等人的手中輾轉至筆者手中,倖存了下來。
《春遊瑣談》第七集稿本,寫在榮寶齋特製的瓷青封面元書紙朱絲欄本子上,封面有張伯駒先生題簽“春遊瑣談七集上”,裡面收入15篇文章,從字跡看,都是張伯駒先生手抄的,最後一篇《跋南園詩文鈔》,好像沒有抄完。從內容和封面籤條上張伯駒先生所署的“七集上”判斷,可能還有文章沒來得及抄錄。沒有抄錄的文章還有多少篇,現已無從得知,但也許有一天,在張伯駒先生散失於長春的遺物中被發現,或出現於供稿者後代的家中,也未可知。
第七集文章的作者,仍有許多專家。內容則與前幾集基本一樣。在前幾集“金石、書畫、考證、詞章、掌故、軼聞、風俗、遊覽”八類中,僅沒有金石與風俗類文章,其他類別都有作品。書畫有《秋林高士圖軸》《元顏輝煮茶圖》,考證有《朱明鎬〈史糾〉》《千元十駕非十架》,詞章有《名士循例文字》《樊山詩集跋》《跋南園詩文鈔》,掌故有晚清琉璃廠書商交結官宦的腐敗案——《記清末廠賈李鍾銘案》、科舉制度鄉試細節——《磨勘試卷》、晚清的尊經教育——《王湘綺與四川尊經書院》,軼聞有宮廷秘聞——《慈禧太后之侄女》,遊覽有《蘇州寒山寺》。
《春遊瑣談》序中提到長春供稿的朋友6人:于思泊(省吾)、羅繼祖、阮威伯(鴻儀)、裘伯弓(文若)、單慶麟和惲公孚(寶惠)。第七卷除本人寫稿外,仍有2人提供文章,他們是羅繼祖和惲寶惠。
上世紀70年代末,我來到位於北京的中央美術學院讀研,隨後留校任教。舉家遷京後,一些紙箱中的書籍開始寄存他處,新世紀則存在地下室中。2012年經歷了一場大水,我才發現《春遊瑣談》的第七集(上)稿本仍然存在,只是略有水浸。2013年,我有幸參加紀念張伯駒先生誕辰115週年的活動,便藉此機會把《春遊瑣談》第七集(上)稿本還給了籌備成立張伯駒潘素文化發展基金會的張先生之外孫樓開肇先生,也算是替已故的蘇逸蘭女士和劉振華先生實現了完璧歸趙的心願。
如今,包括《春遊瑣談》第七集(上)的全本《春遊瑣談》由中華書局出版了,實在是令人欣慰的事。
(作者:薛永年,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