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通鑑(5)列國的大至狀態
1、 燕國和魯國屬於等死型
燕國、魯國在戰國初期,制度尤其僵化,這和他們的先輩有關,周公和召公是建周朝的重臣,一直在朝中輔佐周王,周公制禮,召公行之,這兩人所封之地自然也是頑固派的大本營,三晉換血,齊國也換血,都在尋找一線競爭求存的生機,秦國更是大破大立進行了改革,這具時候,燕、魯則極度保守,同時也腐朽到極至。
美國著名的投資大師達里奧說過,決定一個國家的興衰的背後有一個永動機,其中三個決定因素:
1) 良好和不良財務的週期;
2)內部秩序與混亂的週期(由於合作和爭奪財富和權力的激烈程度,主要是由財富和價值觀的差距造成的。)
3)外部秩序和無序的迴圈(由於大國爭奪財富和權力的競爭力程度決定了小國的生死存亡)。
燕湣公薨,兒子僖公立。胡三省解釋說:愍,讀與閔同。諡法:使民悲傷曰閔;小心畏忌曰僖。
二十四年己卯,公元前402年,周王崩,兒子周安王姬驕立。
2、楚國正在衰敗
殺手刺殺楚聲王,國人立其兒子楚悼王。
楚國在春秋時自己稱王,不服周王朝,一度強盛,後來被孫武的吳國攻破都城,之後就沒有再強盛過。
3、積極進取的秦國
周安王元年(庚辰、前401年)
秦國討伐魏國,大攻至陽孤。
至秦襄公取周地,秦穆公霸西戎,秦國慢慢強大起來。這一年,秦簡公十四年。秦已歷二十八世。
解讀:秦國人散勇而好私鬥,在列國有戰鬥民族之稱,但這個階段,秦國的生存條件並不好,魏國佔了其河西,建了西河郡。秦國內部也是公族林立。秦簡公這種攻戰,只能消耗國力,沒有實利。
4、三晉的忙於穩定基本盤
周安王二年(辛巳,公元前400年)
魏、韓、趙伐楚,至桑丘。
〔水經注:澺水自葛陂東南逕新蔡縣故城東,而東南流注於汝水;又東南逕下桑裡,左迤為橫塘陂。史記作"乘丘"。〕
5、鄭國在投機
鄭國圍韓國陽翟。
〔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鄭。幽王無道,姬友遷徙其人於虢、鄶間,遂有其地,如今河南新鄭一代。姬友,諡桓公。這一年,鄭繻公駘之二十三年。自桓公至繻公二十二世。〕
注:鄭國是諸侯中第一個敢與周作戰,並射傷周王的諸侯,《春秋》裡有一段鄭伯克段的兄弟大戰,說的就是這個國家的事。戰國初期,其國力相當弱,鄭國這個時候還想抓緊時機擴充套件自己的勢力,看看能不能在三家分晉過程中弄到地盤,投機的小國。
韓景侯薨,子烈侯取立。
趙烈侯薨,國人立其弟武侯。
秦簡公薨,子惠公立。〔諡法:愛民好與曰惠。〕
周安王三年(壬午,公元前399年)
王子姬定逃奔晉。虢山崩,壅河。
四年(癸未,公元前398年)
楚國包圍鄭國。鄭人殺其國相鄭駟和他的兒子鄭陽。
6、韓國的改革遇挫
周安王五年(甲申,公元前397年)
有日食。
三月,有刺客刺殺韓國相俠累。
俠累與濮陽嚴仲子(韓國大夫)因為道路問題交惡。嚴仲子聽聞軹人聶政有非常之勇,用黃金百溢為聶政母親慶壽,想要讓聶政為自己報仇。〔1溢,相當於今天的一斤半,24兩為溢,古時一斤為16兩〕
聶政不接受,說:"老母在,聶政身未敢以許人!"(古人找工作,都是拿命交換的。)
後來聶政母親病故,嚴仲子就請聶政行刺韓國相俠累。
俠累正坐府上處理公事,底下兵衛甚眾,聶政衝進來一直到俠累身邊,刺殺俠累,然後將自己面容毀掉,挖出自己的眼睛,然後剖腹自殺。
韓國人大怒,將其屍體暴於街市,尋賞看有沒有認識的,但因其毀容,沒有人能認出是誰。俠累的姐姐俠嫈聽說這件事,專門來看,認出是自己的弟弟,大哭,指認說:"這是軹深井裡聶政!因為擔心連累我,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絕從。妾奈何畏歿身之誅,終滅賢弟之名!"
遂死於聶政屍之旁。
注:魏國改革引發諸侯各國對政治制度改革的興趣,韓國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俠累之死既是改革與保守派之間鬥爭的結果,也是勢力弱的一方被逼急了的狗急跳牆。
刺客行刺,在戰國時期有過很多案例,這是成功的,還有一些不成功的,荊柯刺秦王最有名。
用刺客,一般情況下是弱勢的一方才會想到的翻盤手段,大國間常會正面交戰,而且雙方都有默契,一般不直接派人殺對方的政客。刺客在戰國時代形成文化,主流的史家不願意記載這些人。民間有《刺客列傳》,而且日本吸收了相當多的刺客文化,忍者就有點像刺客。日本之前太弱了,國小力弱,只能用非常規的手段提升自己的戰力。
弱一些小國家生存之道就養刺客,以色列的間諜和殺手能遍佈全球搞情報,控制很多國家的政要。
小國的生存之道,不僅要依附於大國,還要有很強的報復能力,讓各種勢力忌憚。同時小國還需要有極強的文化能力,將舉國團結如一人。以色列之所以能在中東站穩,而烏克蘭、白羅斯卻會亂,這就和文化有關。烏克蘭離開前蘇聯,沒有一個政客能提出新的國家戰略,那麼小國要怎麼生存,白羅斯的一把手帶著槍的照片和影片在全世界瘋傳。
戰國時期的大國怎麼破這些刺客文化,就是養士,戰國四公子花巨資養一些民間的食客,這些士就是刺客的另一種身份,大國養士,同時也讓四公子的勢力發生了變化,齊閔王就特別忌憚孟嘗君養士,如虎從席,所以想盡辦法將其趕出齊國決策層。
7、鄭國讓眾人討厭
六年(乙酉,公元前396年)
鄭國被殺的國相駟和其兒子陽的餘黨擊殺鄭繻公,〔繻者,諡法所不載。史記注:"繻",或作"繚"。繻,詢趨翻。〕而立其弟乙,是為康公。
宋悼公薨,子休公田立。〔武王封微子啟於宋,自微子二十七世至悼公,名購由。〕
7年無事,跳過。周安王八年(丁亥,公元前三九四年)
齊國伐魯國,取最地。
鄭國兩年前奪韓國地盤負黍,又叛鄭歸韓。〔據史記,繻公之十六年,敗韓於負黍,蓋以此時取之,而今復叛歸韓也。〕
注:人都喜歡貪利,有些東西沒有能力消化,拿在手上就是燙手,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的人容易被各種各樣的好專案給忽悠的原因,有一些老闆自己常會在各種專案上翻船。
小國得地沒有能力經營,反而會成為消耗,不僅會給大國滅其國製造藉口還會因此讓大國停下本來的矛盾共同來分其財產而獲大歡喜。
鄭國這種國家,國小力弱,沒有人才,沒有先進思想,比起魯國有儒家大神,鄭國幾乎一無所有,他們最後掙扎著想要保幾塊地,都是苟活的願望。這一點不像以色列,以色列國小力弱,但他們一直能把擴大的地盤給消化吸引,分化收買敵人,慢慢發展自己的勢力。
九年(戊子,公元前393年)
魏文侯覺得鄭國有點飄,替韓國出頭伐鄭。
晉烈公薨,子孝公傾立。〔周成王封弟叔虞於唐。虞之子燮父徙居晉水旁,改曰晉侯。自唐叔至烈公三十七世。烈公,名止。諡法:慈惠愛親曰孝。〕
8、齊國易主
十一年(庚寅,公元前391年)
秦國討伐韓國宜陽,攻取六邑。
當初,田常生田襄子,名叫田盤,田盤生田莊子取名田白,白生太公田和。這一年,齊國的田和遷齊康公於海上,使食一城,以奉其先祖祀。
注:田氏正式代齊。因其多次伐魯,魯國也沒有人敢為事為這事說三道四,其他諸侯,如三晉,自己都是奪來的政權,齊國政權交接在國際上沒有任何風浪。只要魯國不發聲,諸侯反對聲音就小很多,這也田齊一直伐魯的原因。小國註定是大國爭奪天下棋子、探路石,無一例外。
十二年(辛卯,公元前390年)
9、齊魏兩強相戰於宋國
秦、晉戰於武城。
齊伐魏,取襄陽。
魯敗齊師於平陸。
注:魏伐宋奪了宋地,齊又幫宋給奪回來,而齊國這個階段急於正名,田齊剛上位,需要一些聲名,這些戰鬥點到即止,雙方也不會大打出手。都留有餘地。
10、魏文侯幫田和正名
十三年(壬辰,公元前389年)
秦侵晉。
齊國的田和會魏文侯、楚人、衛人於濁澤,求為諸侯。魏文侯為他請於周安王及諸侯,周王同意。
注:強者說話,意義重大,魏國支援田氏入諸侯,並非魏文侯沒有大志,而是其國處於四面環敵之中,秦齊都是大敵,魏國需要聯合一個打另一個,聯合的角度看,齊國因為有求於魏,自然有交易在其中。齊國大,不是魯國、宋國、鄭國等國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