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家”一詞,人們或先想到這些:父母、兄弟姐妹、丈夫或妻子、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與他們在一起,便有了其樂融融的“家”。
然而,人們眼前“家”的呈現,也或會是另一番景象:簡樸的陋室,嘈雜的大院,三室二廳的大套,靜謐的小院,甚或是舒適的大宅子,……這景象中的“家”,即是自己居住的房子了。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第一次擁有了一個,這一概念上的“家”——含廚衛的一室一廳。
按今天的眼光看,這二十來平米的“家”,顯然是“小了點”,但在那個年代,人均面積不過“一張床”多點,能有這麼個“家”,顯然是夠“像樣”了。且按那個時代的“規則”,因這“家”是“分配”給我的,儘管沒產權要支付租金,但只要我願意,在這個小小的“家”裡,就可以安安心心地住上一輩子。也就是說,這是實實在在“屬於”我的“家”。
按那個時代的標準,這“家”還算是“全裝修”的了,廚房配有灶臺和水斗,衛生間配有浴缸和馬桶,還有兩個不小的壁櫥。廚衛的部分牆面,還“奢侈地”貼了瓷磚。只要安上煤氣,添上桌椅、床櫃、窗簾等物件,這“家”就算是“成了”。如再刷個牆、鋪個地,添上冰箱、彩電和洗衣機等家電,則就更“有模有樣”啦。
不過,在那連“裝修游擊隊”都未誕生的年代,要刷牆鋪地等等,除請“懂”的朋友幫忙外,惟有“自已動手”。好在那時要求都不高,朋友們也願助一臂之力,經過前前後後一番“捯飭”,這“家”也就基本“安頓”下了。
不得不說說,在安家的過程中,傢俱和家電等的置買,確有點“故事”的味道。那時買這類“大件”雖已不要票證,但如你要選某品牌或某樣式,而商家恰有現貨,那絕對屬於“運氣”。更多的是須耐心等待,少則數週或數月,多則也可能一年半載。最令人“糟心”的是,買到貨後商家不管運送,因此對買家來說,如何把這類“大件”運回家,還真的是個“課題”,好在仍有朋友鼎力相助,這“課題”的求解雖一波三折,然終未能難倒“英雄”。
時間很快地進入了新世紀,上海的房地產市場已基本形成,但房價還沒如今那般“咋舌”。因已有了前一個意義上的“家”,終於覺得這個住了近十年,自感還算“滿意”的“家”,似乎確實有點“小”了。於是,在“搜盡”了幾乎所有的“餘糧”,再加上部分公積金貸款後,終於置下了第二個“家”——兩室一廳的二手電梯產權房。
追憶起來,這第二個“家”的擁有,應得益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早中期,上海率先試點推出的土地和房改新政。這些政策舉措的實施,不僅建立了土地和房屋的“買賣市場”,大大地拓展了人們獲得住房的渠道,並由此孕育且推動了房地產業的形成和發展,進而使房地產業成為了今天上海令人自嗨且詬病的重要話題。
在這項重大改革的觸動下,人們在以往復雜的“分房”過程中,被強制壓抑的“居住”需求,獲得了根本性的釋放,而上海經濟的拓展活力,也就此躍上了不止一個臺階。大量“商品房”拔地而起,人均居住條件得以由“一張床”,逐漸拓展為“一間房”;由房地產業發展帶來的土地收益,更令整個城市的道路、公共交通和市容市貌等等,有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極大改觀。
有了第二個“家”之際,由於上海的房地產相關市場及服務,已有了較大的改觀,安前一個“家”時遇到的種種“煩惱”,全都成了“歷史”和“談資”。大型的建材和傢俱市場,初步淘汰了屈指可數的建材或傢俱門店,其商品多得幾乎令人眼花繚亂;與街頭“家裝游擊隊”並存的,是街面上有“門臉”的家裝店,以及塞滿信箱的各種裝修廣告;買冰箱彩電等家電,儘可去大型商場隨意挑選品牌,說不定買完還再贈個“買一送一”小電器,並且一律“送貨上門”;至於安裝電話或煤氣之類,雖不像現在打個電話或手機上“搗鼓”那樣方便,還需親往有關機構申請,但也不必再花數週甚至數月的時間“排隊”了。
相比前次“安家”過程的“曲折”,這一次可謂是“一路順暢”。雖全屋裝修以“整修”為主,但因找了相對“專業”的人員,結果自然比“自己動手”要好多了;家電、傢俱、潔具和窗簾軟裝等,都是選定後送貨到戶並負責安裝。一切定當後自我審視一番,這新家“落成”雖未進行“大拆大建”,但經過軟裝和傢俱家電等的“更新換代”,依然“面目一新”地呈現在眼前。由此想到,在認真籌劃基礎上進行的系列區域性更新,比之“所花不菲”的“大拆大建”,同樣可達成“煥然一新”的效果。一個家的改造是如此,其他方面的改造又莫不是如此呢。
這第二個“家”住到如今,算算已二十年有餘了,且家裡當初的“煥然一新”之感,現已幾乎“蕩然無存”,尤其是這“家”作為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產品”,在內部佈局上存在諸多的“先天不足”,即便是“大拆大建”依然“回天乏術”。為此,一直在不斷地糾結,是再換一個新的“家”,還是再進行一次“升級換代”。換吧,如今的高房價令人“咋舌”,點數手中的“餘糧”,還真有點“望米興嘆”;不換吧,“升級換代”雖可令眼前再次“一亮”,但這客觀存在的“先天不足”,總多少使人存有的“悵惘”之感揮之不去。
春節期間,朋友相約去市郊“過年”,順便“參觀”了他們新置的“家”——聯排別墅。這房與市裡歷史風貌區的“新裡”,理應屬同一類建築,許是如今興建上設限較多,這些房屋在採光及間距等方面,總感覺比那些頗有歷史的“新裡”,仍存在不少的遺憾。儘管如此,在看完他人新置的“家”後,又聯想到身邊不少人,在多年之前即已置下同類房屋,不免有了也換一個這類“家”的衝動。
衝動歸衝動,真要付諸行動,想想仍有三個“坎”繞不過。其一,這類房屋價格不菲,要置須借力於商業貸款,且不說這利息的高與低,僅就當前日見其緊的房貸政策,能否最終貸到款還真不好說;其二,真要置了個這樣的“家”,住著大房子自然舒坦,但日常保潔工作真要實打實地做起來,不能不說是件極其辛苦的“差事”;其三,新房子住著自愜意無比,但是房屋總會變舊,十年八年之後有了滲漏等問題,房屋維修乃是個費錢兼費神的大困擾。由此看來,真要換個“像樣”的“家”,還真的需要細細考量、三思而行。
回想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全體中國人民的生活,可謂發生了天翻地覆般的變化,衣食住行的品質都有了極大改善,就住的條件方面看,在我十幾二十來歲的年代,基本不可能想象,一般工薪階層的人們,有能力去購置聯排別墅那樣的“豪宅”,也不可能想象,諸如裝修、保潔、家政等社會服務,只要在手機上“弄弄”即可解決。當然,這一切不僅是改革開放帶來的制度紅利,也拜現代新技術革命成果所賜,更是在改革開放的大政方針指引下,黨和政府“惠民”政策結出的巨大碩果。作為這個時代的經歷者、見證者,我常常想,我們這一代人應是幸運的,真正地趕上了國家發展的好時代。
就我個人而言,雖有這樣那樣的猶豫,但真要橫下一條心,置換個大些的居住空間,並非是件“不可能”的事,但恰恰是這種種猶豫和不決,映現了其中依然存在的“溝坎”。當然,隨著國家的進一步發展,這些“溝坎”終會被“填平”,只是我們惟有耐心地等等,再等等,再努力地等一等。
我堅定地相信,隨著國家建設穩定和全面的推進發展,讓每人都擁有一個滿意的“家”,這個看似“難度頗大”的目標,最終必定會實現,也必定能夠實現。
作者:俞 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