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朝政府垮臺後,部分蒙古人跟隨元朝宗室逃亡塞北,而還有很多蒙古人留在中原。一些蒙古人習慣了中原地區的生活,不想離開,所以明朝的政策對他們至關重要。
除此之外,明軍多次北伐,也俘虜了大量蒙古人,其中有士兵、有官員、有家屬,也有很多女眷,那麼這些蒙古女子下場如何呢?
上圖_ 明朝版圖
- 能存活下來,不會被濫殺
蒙古人在滅金、滅宋、滅西夏等政權之時,常常屠城滅族,手段極為殘忍,而明軍在統一的道路上,大多采取懷柔政策,儘可能避免過多殺戮。
朱元璋在小時候受盡困難,父母兄弟相繼慘死,很大程度上源於元朝的暴政,但在朱元璋統一的道路上,卻沒有過多受到仇恨的影響,這也是朱元璋能成就大業的原因之一。
在攻下集慶後,朱元璋就曾告諭百姓:
“元朝統治腐敗,戰事頻發,我是來為民除亂的,請大家安於職守,有能力的人我自當禮遇,不合適的舊政會一律改掉,官吏不允許虐待百姓。”百姓聞聽朱元璋所言,大喜過望,從此朱元璋改集慶為應天府。
上圖_ 清·《朱元璋像》 民間私藏本
史料記載“若所經之處及城下之日,勿妄殺人,勿奪民財,勿毀民居,勿廢農具,勿殺耕牛,勿掠人子女。民間或有遺棄孤幼在營,父母親戚來求者即還之。”
戰爭是要死人的,朱元璋主要對付的是那些頑固的蒙元軍隊,而並非平民百姓,朱元璋清楚一個道理,如果將城中百姓殺光,不僅不得人心,且沒有人的城池也就失去了價值,要之何用。
所以,朱元璋時常告誡將領,要善待百姓,在城破之時,最重要的就是約束好士兵,不要搶掠民財,亂殺百姓,禁止擄掠子女,如果有失散的孤兒,一定要還給孩子的親屬。
上圖_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號燕衡
朱元璋手下將星如雲,最厲害的兩位就是徐達和常遇春,徐達有長者之風,做事穩重,軍紀甚嚴,而常遇春鋒芒太盛,也有些嗜殺的毛病,在攻城略地之後,常常殺掉俘虜。
正所謂殺降不祥,常遇春這樣做,既違背了朱元璋的宗旨,也讓明軍的信譽受到了影響,對於這一點,朱元璋一再叮囑常遇春不要屠城。當然了,當時正是戰時,常遇春這種將才可遇而不求,朱元朝對此也只能委婉告誡。
朱元璋是這麼說的:“克城無多殺。苟得地,無民何益?”在此之後,常遇春收斂了很多,朱元璋大喜,還才曾賜書嘉獎。
生在亂世,最悲慘就是那些女子,都說讓女子遠離戰爭,但事實上,這根本不可能辦到,很多女人在戰爭中流離失所,甚至被百般虐待。
然而在明初,那些遺留下來的蒙古女人,大多保住了性命,這全賴於朱元璋開明的民族政策。
上圖_ 朱元璋 大軍帖
- 和漢人通婚
雖說朱元璋設立了開明的民族政策,但不代表就沒有任何限制,歷朝歷代,異族入侵,乃至亡國滅種事也時有發生,所以對於這些蒙古人,也要加以提防。
在西方,人們對民族的認同感大於國家,而在我們這裡,對文明的認同感高於種族。對於這些遺留下來的蒙古人,朱元璋採用了同化政策。
史料記載“禁蒙古色目人更易姓氏,詔曰:天生斯民族屬姓氏,各有本源,古之聖王尤重之。所以別婚姻,重本始,以厚民俗也。朕起布衣定群雄,為天下主,已嘗詔告天下,蒙古諸色人等皆吾赤子,果有材能一體擢用。”
透過各種方式增加蒙古人對國家的認同感,逐步與漢人無異。如果有才能的人,同樣可以參加科考,跟漢人一視同仁。
上圖_ 科舉制圖解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通婚。如果放任蒙古人繼續在自己小團體內生活,本族人通婚,那麼時間長了,也可能出現變數。想要加快同化的速度,一個最好的辦法,就是和漢人通婚。
史料記載“凡蒙古色目人,聽與中國人為婚姻,務要兩相情願,不許本類自相嫁娶,違者杖八十,男女入官為奴。”
朱元璋規定,蒙古人要和漢人通婚,當然了,還有一個規定,那就兩廂情願,可見明初的政策有多麼人性化。與此同時,通婚也需要一定的強制力,如果不按照要求做,可能會面臨仗刑或者入宮為奴。
為了鼓勵漢人和蒙古人、色目人通婚,朱元璋本人也做了表率,他的一些妃嬪也並非漢人,比如翁妃,就是弘吉剌人。
換言之,蒙古女人留在中原沒有問題,只要和漢人通婚,就都是明朝的子民,時間長了,這些蒙古人、色目人也就融入了漢民族的大家庭,那些種族分歧也就會越來越少。
上圖_ 色目人俑
- 保護王室妃嬪
除了普通百姓,還有很多蒙古皇族宗室的女子被俘,妥善處理她們也是很重要的。新王朝推翻舊王朝,新的統治者一定要率先拉攏地主、官宦階層,否則是難以長久的,畢竟那些地主、官僚掌控著大多數資源,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史料記載“又人言其私元主妃,妃慚自經死,帝切責玉。”
藍玉是朱元璋手下大將,他的才能不次於常遇春、傅友德等將領,1388年的捕魚兒海之戰,藍玉取得大勝,俘虜了大批元朝宗室妃嬪女眷。
藍玉雖說才能突出,但人品有待考量,在回兵的路上,他侮辱了一名妃子,以至於這名妃子自殺身亡。朱元璋對藍玉這一舉動十分不滿,原來要封的梁國公,改為了“涼國公”,藍玉的囂張跋扈,也給他之後的慘死埋下了伏筆。
上圖_ 藍玉(?―1393年), 明朝開國名將
史料記載“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
厚待那些元朝宗室女眷,便可以爭取到那些地主階級的支援,這對於穩固明朝統治是有幫助的。所以那些遺留下來或被俘虜的妃嬪,也得到了相應的禮遇。
總而言之,在朱元璋開明的民族政策下,明初的根基打得很牢固,不論是漢人、蒙古人、色目人都得到應有的尊重,那些遺留下來的蒙古人可以安心地生活下去,有才能的也可以到朝廷為官,不論朱元璋做過多少錯事,但他在我們民族融合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作者:九魚亭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明實錄》《明史•列傳第十三》《明史•列傳第二十》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