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51年6月10日,歷經數次戰役之後,抗美援朝戰役第一階段戰爭告一段落。
抗美援朝戰役,隨即開始了持續兩年多的戰爭第二階段,這個階段的戰略方針是以,“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為主導的陣地戰和積極防禦作戰。
戰略目的則是“以戰促談,邊打邊談,邊談邊打”!
錯綜複雜的形勢,讓主持抗美援朝戰場的彭德懷深感壓力重大!
日思夜想之下,他想起了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以戰略戰術鬼才著稱的陳賡,尋思良久之後的彭德懷開始拉人了。
一:陳賡到朝鮮一波三折
就在彭老總尋思拉人的當口,美軍開始不安分了!
1951年7月26日,美軍發起了夏季和秋季區域性攻勢,妄圖用軍事進攻逼迫中朝聯軍在軍事分界線問題上退讓,以便在和談時佔據優勢。
戰鬥發起之後,美軍仰賴裝備優勢,不斷髮起進攻。
這樣的戰場局勢,讓彭老總在主動進攻和陣地防守之間舉棋不定,急需一個商量的人。
為此彭老總不斷催促周總理,目的就是希望陳賡快點來。
其實陳賡也早有意要來朝鮮幫助彭德懷,可牛人事多的他,去朝鮮之路卻一波三折。
那個時候的陳賡,先是在越南支援對抗法國,抽不開身。
好不容易在1951年3月率領第三兵團入朝時,又因為腿傷復發不得不回京治療。
治療過後,為了儘快恢復,又去往大連休養!
如此波折數月之後,才在1951年6月,以志願軍第二副司令身份參戰。
蹉跎數月後,1951年9月2日彭德懷終於在志願軍司令部和陳賡見面了!
經過無數波折後,彭德懷終於見到陳賡,當然欣喜無比,不停地誇他:說他打完日軍打法軍,打完法軍打美軍,打遍歐亞無敵手。
如此猛將助陣,也讓糾結的彭德懷,終於尋到了可以參謀的人。
二:“零敲牛皮糖”怎麼打?
彭老總如此急切的原因,是因為那時候的志願軍總部,正為一個決策如何執行難下定論。
當時志願軍第一副司令鄧華,向志願軍總部傳達了毛主席最新提出的戰術思想“零敲牛皮糖”,貌似不復雜,可怎麼落地是一個問題。
同時毛主席也在醞釀發動規模更大的第六次戰役,並且開始調兵遣將。
這不陳賡剛到沒多久的1951年10月份,楊成武帶領的20兵團就進入了朝鮮,新增生力軍,這明擺著是要加強攻勢的節奏。
那個時候的志願軍,在前線集結了近百個師的兵力!
如果不是為了發動大規模戰役?是為了什麼?
戰略決策時刻,陳賡終於不負彭德懷屢次向周總理求將的所望,在戰役關鍵時刻,弄出了最好的對敵戰略。
這戰略就是:坑道近迫作業。
只見陳賡在作戰會議上侃侃而談說:
打抗戰的時候,破襲戰、關家堖之戰,土工工程作業讓日本人吃盡了苦頭,打解放戰爭的時候,上黨戰役、淮海戰役,中野、華野也用近迫作業全殲了黃維軍團和杜聿明軍團。
這一切,都證明了近迫作業在戰場上的優勢,有這麼個傳統殺手鐧,哪能棄之不用咧?
三:越軍用效果奇佳,志願軍當然可以用。
彭總聽著陳賡的話語,邊聽邊點頭說:
主席發動第六次戰役的原因就是“以戰促和”,但志願軍受困於各種限制,如何突破敵軍現代化防禦?如何在禮拜攻勢時間內保障戰績?如何建立運動立體防禦體系?
彭德懷的三個問題,劍指三個方向。
聽完彭德懷發問,陳賡又拿支援越南的邊界戰役舉例,詮釋了土工作業的威力!
挖坑道配合近迫作業,越軍運用這樣的戰術,在面對擁有先進裝備的法軍時戰果累累,一戰就殲俘敵軍八千多人,將整個法軍防禦體系擊潰。
這場戰鬥絕對有借鑑意義。
既然越南軍隊可以用,打的戰績也很好,比越南軍隊更強的志願軍,當然也可以用,而且戰績必定會更好啊。
於是,在統一意見之後,志願軍選擇了在前線構築防禦體系,用主動防禦為主,伺機反擊為輔的戰略方針。
具體執行過程中,陳賡還建議彭德懷說:
主席講各打各的,他丟原子彈,我們丟手榴彈。
我們的優勢是運動防禦,那就發揮我軍土木作業的特長,在三千里江山弄一次挖坑比賽,讓坑道保護自己的同時,打擊別人!
彭德懷聽完陳賡建議後非常高興,志願軍於是放棄了發起第六次戰役,轉而專心打起了運動防禦戰。
四:“工兵鼻祖”王耀南
陳賡說了戰略方針,早有準備的彭德懷,也立馬找到了戰略執行者。
這次被彭德懷點將的就是我軍著名的“工兵鼻祖”王耀南。
這王耀南曾在1934年時,為了掩護紅軍主力,帶領兩萬紅軍利用地道戰在蘇區松毛嶺區域堅守七天七夜,讓追擊的國軍中央軍20萬人一個月時間才前進了40公里。
過往的戰績,可見王耀南之厲害。
王耀南來朝鮮也是一波三折。
早在1951年4月8日,周總理就專門找來王耀南,言談中說了最近半年的朝鮮局勢,還闡述了受制於半島狹窄的區域特徵,以及高山峻嶺運動穿插不方便的現狀。
分析結果就是,在美韓聯軍擁有裝備優勢的情況下,運動戰已經不是好的選擇。
說完這一切後,周恩來直言讓王耀南去往朝鮮半島的開城門戶馬良山,實地考察看能不能在哪裡借鑑之前蘇區經驗,展開山區“坑道戰”。
得到周總理指派之後的王耀南,在周總理安排下,用黃瓜、西紅柿、板栗、核桃等大量中國農產品,從蘇聯哪裡換來了坑道戰所急需的空氣壓縮機和大量風鎬。
準備數月後的1951年9月7日,王耀南隨同23兵團入朝,開始了在朝鮮大展身手的日子。
五:美軍發動“絞殺戰”攻勢,我軍穩如泰山。
王耀南隨23兵團入朝後僅僅11天后的9月18日,美韓聯軍就發動了“絞殺戰”攻勢,不斷轟炸我方鐵路線。
面對敵方的“絞殺戰”攻勢,我志願軍開始發起反“絞殺”作戰。
在陳賡授意,王耀南配合之下,志願軍在短時間內,就修築了能讓火車穿行的隧道,避免了被敵機攻擊的可能。持續數個月的“絞殺戰”,在志願軍透過坑道防禦戰地工事保證後勤之後,徹底落空。
經過這輪戰術嘗試之後,志願軍終於找到了對峙時候的最佳戰術。
1951年10月,身體不好的陳賡又一次回國養病,養兵五個月後,陳賡在1952年3月回到朝鮮前線,替換需要回國做手術的彭德懷。
重到朝鮮之後的陳賡並沒有閒著,而是進一步升級改進了前線防禦體系。
在他指揮之下,駐紮朝鮮的第3兵團和第20兵團,沿著平康、金華、淮陽一帶構築了長達220公里,縱深20公里“蜂巢”防禦體系。
這個防禦體系的建立,讓聯合國軍望之興嘆。
尾聲:
構築完防禦體系後,陳賡就被毛主席召回國內,隨即被委以重任創辦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
哈軍工,也在陳賡的全力謀劃下,僅僅用時不到兩年就全面籌備完成,並在1953年9月1日舉行了第一期開學典禮。
今日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已然是中國軍事工業人才搖籃,比清華北大對中國更加重要。
抗戰時期,生性幽默豁達的陳賡,曾經不止一次地說過,自己活不過60歲。
這話語在1961年3月16日應驗了,那一天陳賡因為心肌梗塞英年早逝,享年58歲。
他的去世,讓中國失去了一個戰略鬼才,也讓曾經和他有刎頸之交的好友李克農悲憤無比。
聽聞陳賡犧牲,特工之王李克農悲憤地說:
陳賡不在,喝酒都沒味了!
1962年2月,這位傳奇的“特工之王”,隨自己好友駕鶴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