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桂林市興安縣漠川鄉的人,一定會被那青青的山、綠綠的水、舉目可見的白果樹、飄香撲鼻的土油茶以及樸實的民風所吸引。
一旦你進入了這塊土地,不出一餐飯的功夫,就會聽到:“漠川有三大”。“三大”指的就是當地人引以為驕傲的大橋、大樹和大墓。說到大墓,並不是漠川所有的墓都很大,而是特指清代陳克昌夫婦的合葬墓。這座墓確實大。它佔地十多畝,若論形制和規模,已經與桂林明代的靖江王陵一般。
陳克昌夫婦墓於清代光緒十九年(1894年)修造完工,距今有一百多年了。陳克昌有兩個兒子,但都在他過世之前先後死去。孫子陳秉彝由陳克昌撫養成人。所以,這座墓是孫子為祖父所建的。
墓地座落在漠川鄉政府所在地、榜上村的坡地上。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人去世之後,其墓地是要按風水去擇址下葬的,該墓也不例外。背靠平緩的土嶺,這座大墓如同一個巨人穩座在大椅之上。放眼望去,左嶺連綿象青龍,右山雄姿似白虎,前面遠方正對元寶峰,確實是一方難得的風水寶地。
大墓曾經遭受破壞,但前些年,漠川鄉將被破壞部分進行了修復。
如今,墳墓後面是石碑組成的後屏,屏中為墓誌銘,兩邊是一些讚美詩。墓誌銘記載了陳克昌祖孫三代的事蹟。
銘文中講到:陳克昌的祖上世居漠川江西營,他自幼聰穎, 身材魁梧,悟性極高。祖父以農業起家,讓陳克昌讀了幾年書之後,就要他子承父業從事農耕。可是,他不願幹農活,感嘆要幹一番事業。兄弟們見狀,問道:“你有志搞事業,為所欲為,不耕田又幹什麼?”他笑答到:“我的志向是經商,然而好的策略比較容易致富。”於是,兄弟們商量,讓他“易農而賈”,經商做起了生意。結果一年下來,他一人的收入就勝於農家的十人。從此之後的數年間,陳克昌就“居奇善賈,百貨流通”,成為地方富商。當地人竟稱他為中國古代商人的聖祖陶朱公。
事業成功後,陳克昌便娶妻育子。原配夫人程氏生有二子。長子陳玉麟有勇力、好武藝;次子從小讀書,功名未成,早亡。程氏嫁給陳克昌後非常的勤儉,俱有“敬姜遺風”。敬姜是春秋後期的人,一生勤儉。儘管家中已經滿門高官,敬姜卻不願意坐享榮華,仍舊像普通百姓一樣時時坐在紡車前紡紗,還不時的教育兒子要勤儉治國。無奈,程氏三十歲不到就去世了。之後,陳克昌續唐氏為妻。唐氏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賢內助。自從她嫁進門,陳家“資財日裕、家道大興”,只經營20年就富甲一方了。
家境好了以後,陳克昌的本色不變,仍舊是“性甘淡 、布衣蔬食”。他平日裡喜好幫助那些有困難的鄉親,修路架橋等善事都積極參與,捐款從不吝嗇 ,還很尊重讀書之人。
鴉片戰爭之後,土匪四起。陳克昌父子辦起團練,並大量捐款用於打擊匪盜。當地土匪對他恨之入骨,用火燒燬了他的家。於是,陳克昌把宅基地讓給兄弟,攜妻遷居到榜上村。
1855年,陳克昌長子陳玉麟奉上級命令,去灌陽縣一個叫鹽塘的地方剿匪,不幸殉難。第二年,縣城失陷,各鄉都遭受蹂躪。惟有漠川鄉因練丁強悍、守隘嚴防,才免遭其害。然而,時間一長,練丁經費支出有了問題。陳克昌就獨自出錢招了幾十個瑤族青年學槍習炮,日夜嚴防,終於保得一方平安。
縣城收復後,興安上奏朝廷要建“忠義祠”紀念那些死去的勇士。待時局平穩,陳克昌把心思放到孫子陳秉彝身上。雖然請師教育,無奈連年兵災、功課多荒,陳秉彝參加科試落第。陳克昌見科舉之路行不通,就出錢為孫子捐了一個官。“捐官”,就是士民向國家捐資納粟以取得官職。史書中有記載:“秦得天下,始令民納粟,賜以爵”。到西漢時,捐官則形成制度。唐、宋、元、明各朝代都有捐納。清朝,此風最盛,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制度。它和科舉制度互相補充,一部分人透過科舉考試做官,一部分人透過捐納制度做官。
孫子外出赴任當官後,陳克昌在家“彈琴垂釣,順養天和,六十有五以壽終”。
陳克昌去世後,陳秉彝從南海趕回守孝,並將祖父與其原配程夫人合葬在烏泥江(漠川河)旁的山坡上。三年孝滿,陳秉彝捐升通判到雲南任職,後辭官回家養親教子。1888年,陳秉彝升官,陳克昌也被朝廷贈封為通奉大夫,程夫人則被贈封為二品夫人。皇封誥書下來後,陳家立即招聚工匠、準備材料、興建大墓。費時4年,大墓才得以完工。
大墓建成後,設有恩門、恩殿、和享堂,規模宏大。墓前神道兩邊有石人、石羊、石馬、石獅等石像生。依照清律,是要有二、三品以上官職的人,才可在墓前置三對石馬、石羊、石虎。而陳克昌夫婦的大墓,不但多了一對石獸,還有一對只有帝王陵才擁有的石翁仲(石人)。不僅如此,這座大墓還建瞭望柱(華表)。這可是封建社會里皇權的象徵。大墓的主人雖說不是皇親國戚,但也許是有了誥封就沾上了“皇氣”。
墓前誥封石碑頂部的正龍浮雕,高高在上、雙目有神,頗具龍威。石碑兩邊各雕一條游龍作護衛。石碑下為贔屓(石龜)。傳說中,贔屓是“龍生九子”中排列第一位的兒子,因為力大、能負重所以常常作碑趺之用。也許是這誥封碑過於高大,它不同常見的贔屓那樣立在地上高昂其頭,而是平臥在地面上。石碑上的誥文,是當時翰林院的陳鳳樓所撰。有關資料顯示,陳鳳樓是四川雙流人,曾在廣西為官,光緒十四年為興安知事,後為理泗城知府。他善於工書,筆法逼似歐褚,書法作品實屬佳品。主墓碑上還有很多石雕,這些動物都雕刻得活靈活現,花草植物表現如生。放眼看去,這座大墓就象一個小型的石雕展覽館。
品讀大墓如同品讀一本小型的百科全書。它不僅是規模大、石雕精美,還為現在的人研究當時的歷史事件和地理提供了文字資料。藉助這座大墓,人們更多的瞭解到清朝的制度,傳承了尊老愛幼、勤儉持家、與人為善的優良傳統。
來源丨靈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