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兩國,一衣帶水,山河相連,故而很早以前就發生了聯絡。不過由於生產力水平的低下和航海交通技術的侷限,使得這一聯絡十分有限,相互之間的交流也受到了很大影響。
按照中國古代華夷觀念,日本總是處於在中華朝貢體制邊緣的一個極不安分的小夥伴。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否認日本適度迅速、處於迅猛崛起的格局之中。
不吹不黑,其他朝代在這一點是比不上日本的。古羅馬也好,古希臘也罷,雖然封建體系逐漸完善,但文明活力及影響力卻在不斷縮減的過程中。
若要詳細談論日本的歷史,筆者認為要從公元前八世紀後來做討論。因為在之前的這段時間中,日本列島仍處在原始社會末期或剛開化的時代,沒有文字,又何來相關文獻記載?
即便後來有人提到《古事記》和《日本書記》等書籍,但這些文獻大多都根據神話傳說而得來。既然不是正史,那又有何信奉意義?所以周圍鄰國的記載,則成了唯一可行的依據。
在我國古代的史書中,為日本貼得最多的標籤就是“好戰”。當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歸於他們的民族文化,其次就是當朝統治者的野心。
縱觀整個歷史,日本對於神州大地的野心從來沒有停止過。拋開近代史不說,日本還曾和唐朝叫過板,和明清幹過仗,唯獨和軍事能力較弱的宋朝沒有紅過臉,這到底是為何?
白村江海戰
最初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許多人都不相信。日本當時不是各種膜拜大唐嗎?這怎麼還動起了手腳?瞭解過唐史的,對這一戰役都不陌生,白村江戰役算得上是二者的直接較量。
在發動這次戰役之前,日本先後四次派遣唐使學習。滿以為已經掌握了精髓,殊不知只是學到了“皮毛”。感到到了個人的崛起,隨即關起國門,集齊各方戰力發動進攻。
滿以為會有一個大的收穫,奈何最終的結果是日軍大敗,確立並強化了唐朝在東亞地區的中心地位。至於慘到什麼程度,唐朝亡了5個人,日本2萬人全軍覆沒,雙方比例是1:4000。
日本並沒有就此迷失,他們似乎找到了方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不僅與唐朝重新恢復了外交關係,還積極選派遣唐使,對唐朝再次開始了大規模、全方位的學習。
據相關文獻史書記載,白村江戰役後的古代日本,在吸收唐朝先進文化的基礎上,很快發展成為東亞強國。這或許正是日本的特質,在遭遇失敗後,從來都不會消沉。
每次抱著失敗者的態度重新學習,不斷吸取經驗教訓,一次又一次地完成著屬於個人的重大飛躍。我無法想象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但這種無形的東西永遠在影響著他們。
就拿近代史來講,日本在被歐美國家用炮火開啟國門後,再次掀起了學習的熱潮。短短二十多年,他們就成為了工業強國。如此不屈的態度,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
大戰十餘回
這裡我們不提清朝,只說明朝。因為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各種不服,和清朝之間進行過多次戰爭,最著名的就是甲午海戰,諸位在教材上都有所學習。
朱重八建立大明後,日本還是比較安分。到了明永樂年間,雙方就發生瞭望海堝之戰。當時由左都督遼東總兵官劉江指揮,地點在遼寧大連金州地區,只為抗擊倭寇。
雙方陣容上並沒有太大的差距,奈何我大明王朝的國力十分強大。日本當時一共來了2000餘名士兵,最終被大明殺掉742名,生擒857名。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這得多慘。
還有一次著名的戰役就是平壤之戰,它發生在明朝萬曆年間。當時日本“關白”豐臣秀吉發兵二十萬進攻朝鮮,朝鮮國王上表告急,明神宗派大將李如松救援,與日軍在平壤展開激戰。
比較上次的戰役來講,雖然有點小進步,但終究不是大明的對手。雖然對外宣稱來了二十萬士兵,不過上戰場的只有18700餘人,最終被大明幹掉了12180位。
這是兩次相對規模較大的戰役,其餘就是小規模的騷擾,朝廷上根本都不用收拾他們。前前後後總共爆發了十多次戰役,爭貢之役、雙嶼島之戰、普陀山之戰等等,都是明朝發生的。
人不生地不熟,你以為這是自己國家那麼小的地方?整個神州大地你們走都得數個年月,在這當什麼“牆頭草”?在這個地方搞事情,難道只是想換一種“離去的方式”?
拒犯兩大宋
首先筆者先糾正諸位一個看法,宋朝並不是軍事實力不強,只是屢戰屢敗,才被人扣上了這樣的帽子。當時他們意識到這樣的能力短板後,還多次進行了補強。
至於日本為何沒有向大宋叫板,這是多方面的原因制約和影響的。生活中常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內心都沒有想法,又怎麼會花費巨大的心血和精力?
綜合所有史書可以發現,日本在公元960年至1279年期間,幾乎沒有什麼大的作為。當時各路大臣不斷拉攏,已經完全架空天皇。所有人都在忙著奪權,還想著對外發動戰爭?
到了南宋時期,這些人的努力算是有了結果,以源平兩家為首的武家勢力逐漸脫穎而出,成為“當朝者”。即便如此,他們也是先安穩天下,再來談其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有人會質疑,南宋時期日本幕府的政治體制已經建立,難道他們不夠強大嗎?諸位需要注意一個細節,他們在強大的時候蒙古鐵騎已經崛起,南宋已經到了末期,他們來送命嗎?
還等著強大了發動戰爭,忽必烈在掌握大權後率先發起了對日本的征討。當時先後六次派去了6批使節招諭日本,要求他們臣服,他們根本不當一回事兒,最終吃到了苦頭。
1274年農曆十月初三,忽必烈組成世界上最大的遠征艦隊,發動了日本的戰爭;1281年5月3日,忽必烈再命兩支軍隊踏上東征行程。老老實實待著都要捱揍,還出去征討?開玩笑。
寫在最後
在溯古君個人看來,日本之所以不敢犯大宋,很大程度上還是被大唐白江口海戰中的餘威所震懾。個人滿懷期待,卻成了炮灰,這也是日本幾百年來未敢再犯神州大地的根本原因。
除此之外,宋朝的經濟文化繁榮程度,在整個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聽聞這樣的說法,即便自己再怎麼強大,他們內心還是有所忌憚,難道還要再次上演“白村江海戰”嗎?
我是溯古君,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