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定要團結團結團結一個國家、一個王朝窩裡橫、內耗不斷必然會導致外敵入侵、國土不保。比如說西晉的那個白痴皇帝司馬衷,當年大權旁落,最後賈南風作亂,引得八王之亂,中原亂作一團。周國力衰落時,北方草原、匈奴、鮮卑、羯、羌、笛等五個胡族的彪悍部落紛紛攻入內陸,建立了數個非漢族政權,形成與南方漢人、東晉政權對峙的時期,史稱五胡亂華。
百餘年間,遊牧民族在中原燒殺劫掠,與漢人走馬觀花建立了數十個大大小小的政權,強弱不等,加上五湖,被稱作五湖十六國。
有的學者也稱這段時間為永嘉之亂、中原淪陷等東晉與五胡的戰爭,十六國之間混戰,導致殺人無昏曉、失跡田濱江灣、十世九空、千里無人煙,被認為乃是我國曆史上最為黑暗的時期之一。再如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王朝大明,由於惡劣的自然環境影響,糧食減產嚴重,天災之下朝廷卻內鬥不止,皇帝一個比一個不是人軍,殘酷的壓榨催生出兩支強盛的農民起義軍,一直是李自成、一直是張獻忠,由北向南敲響了明王朝滅亡的喪鐘,內憂之下,長年累月的戰爭拖垮了大明,這才給了遼東興起的後金以良機。最終滿洲八旗突入山海關,定定了中原的。
總之歷史規律都證明主安國弱、內憂不斷,必有外患。好,講到這兒,很多朋友熟讀三國,一定不贊同,說不對啊,漢末三國爭霸,群雄逐鹿、天下大亂,戰事平仍,一將成名何止萬骨枯。但是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再怎麼混亂,都沒聽過外族侵襲中原,哎這不就是返利嗎?我看到有這樣疑問的還有很多很多的聽友,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這是大傢伙的錯覺。之所以能夠造成感覺上好像沒有外族入侵,主要是別看當年諸侯割據,但是呢對待蠻夷入侵上,大傢伙還是口徑一致呢,那就是打態度非常強硬,大部分呢都打了勝仗,按著入侵的外族摩擦摩擦。
所以感覺上好像三國時期無外話。再比方說這個曹操當年一同北方消滅袁紹後,袁紹氣急攻心病亡,其子袁尚、袁熙投奔了居今天冀東、遼寧一帶的烏桓。烏桓就是一個遊牧民族了啊,精騎、善射,馬上戰鬥力極強,對曹操非常敵視,就多次派騎兵騷擾袁家殘餘胡假虎威,意圖東山再起。當時一方面是曹操現在闖了,誰敢扣邊劫掠百姓,那曹操就要滅了誰。
二來為斷絕源氏父親的後患,曹操點兵點將,徵大軍伐烏桓。他當時是七月份,大雨磅礴、主道泥濘,誰都覺得一定會無功而返,但曹操意志堅定,竟不顧危險上山抄小道。率青騎出盧龍賽地,崇山峻嶺中疾行幾百公里是直插敵營,兩軍最終遭遇於白狼山。烏桓軍隊當時有數十萬之眾,曹操主力在後方,身邊只有少數騎兵,舉止危急,左右皆懼,都說要不然等到後方主力再來,咱們再替他幹。可是當時大將張遼極力勸說哎戰機不可失啊,咱們要出其不意,敵軍一定比我們還要驚恐,趕緊趁著葫蘆正事不整,一鼓作氣必勝之。
曹操堅決同意,將所持的徽親自授予張遼,並下令揮前則前、揮後則後、揮則則左、揮右則右。不聞令而善前、後左右者,斬曹軍大為鼓舞,在猛將。張角的率領下,馬蹄翻飛,踏起水花數丈,呼叫著衝入了烏桓大軍,臨陣斬殺以蕭武著稱的烏桓單于。塔盾不常說嗎?擒賊先擒王,大王死了,烏桓軍隊於是乎就亂作一團,踐踏死者甚眾啊。此戰強者二十餘萬口,對北方造成威脅的東湖被徹底蕩平。那如此強悍啊,上千人破十幾萬雄兵,各位想想,哪個外族再敢挑戰曹操,這不找死嗎?
再比如我們都很熟知的諸葛亮,大傢伙呢只知道他北伐中原,卻不知道為了鞏固蜀國政權,在夷陵之戰之後,丞相曾面對外族反叛威脅,率軍南征。你像三國演義裡頭最有名的就是七擒孟獲得故事嘛。孟獲當年來統治南蠻的蠻王,它這個範圍大約是在今天的雲南、貴州以及緬甸北部,地理位置呢距離中原非常遙遠,風土、民情都與漢人迥異,根本不聽中央號令,想侵入郡縣、劫掠就劫掠,想殺人放火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深入漢家城池攻城略地。
所以諸葛亮決心徹底解決後患,便採用馬謖攻心為上之策,兵分三路,他親率主力大軍作為西路進軍當時的粵西郡。經四川西昌,諸葛亮聽說孟獲勇武,當地甚有威望,便計劃用透過生擒、迫使他歸順的方式來瓦解敵方士氣。大軍渡過瀘水與孟獲交戰,孟獲最終不敵被俘。諸葛亮是故意帶他參觀軍營,問他叔。君如何?孟獲說:曏者不知驅使,故拜。今蒙賜觀看。影臣若且如此,既定一聖兒。
諸葛亮笑了笑,好吧,那就放你回去吧。結果是接續的秦惑、孟獲。呃雖然說史書沒有小時候變得那麼精彩了哈,沒說怎麼擒住的,但總是七擒七縱後,孟獲和其他土著首領徹底信服了,不肯離去。孟獲說:公天威也難,人不負凡矣。變緩,危機解除。再如東吳對待山嶽人也是一樣的啊。綜述事實上三國時邊疆、周邊還是很不安穩的,但一旦來找事兒,絕對被胖揍、被打服、殺一、靜百誒,這才是外患少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