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明光宗朱常洛乃宮女王氏(原為慈寧宮宮女,侍奉明神宗朱翊鈞生母慈聖皇太后李氏)所生,不受其父朱翊鈞待見。
直到20歲時,朱常洛才被冊立為皇太子。
眾所周知,大明王朝持續十多年的“國本之爭”就是因為是否要冊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而發生。
即便是被冊立為皇太子之後,還不時有風聲傳出,說是朱常洛這個皇太子有可能被換掉。
所以,即使貴為儲君,朱常洛也沒有順心得志。
朱常洛身體贏弱,39歲登基之後,他每天都要親自處理很多政務,致使精神勞瘁。
明神宗鄭皇貴妃想要結歡心於朱常洛,多次將裝飾打扮華美豔麗的美女呈進給這位新皇帝。
有一天,退朝之後,在宮廷宴會上,鄭皇貴妃用女樂表演侍奉朱常洛。
當天晚上,朱常洛御幸女樂之中的一位生角、兩位旦角,結果,他的病情驟然加重。
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亦萬曆四十八年)農曆八月二十九日,朱常洛病情更加嚴重,他召見首輔方從哲及內閣諸臣,看著皇子說是:
“卿等輔佐他成為堯舜之君。”
言及陵寢之事,朱常洛把“要緊”二字諭示了兩次。
當時,有一鴻臚寺丞,名叫李可灼,說是自己有仙丹,並透過宦官,將相關情況報告給了皇帝。
朱常洛就仙丹一事詢問首輔方從哲。
方從哲回答說是:
“臣等也知道這事,但是,都不敢輕易相信。”
朱常洛遂命令宦官宣召李可灼進見。
內閣諸臣退出。
待李可灼到來之後,內閣諸臣又與李可灼一同入內。
李可灼對朱常洛進行了檢查問診,並詳細描述了皇帝發病的原因和治療的方法。
李可灼關於病情的言語,很合朱常洛的心意。
朱常洛很是歡喜,就讓李可灼呈進藥物。
內閣諸臣再次退出。
李可灼與各位御醫商討並斟酌給皇帝用藥之事,沒有達成統一意見,無法決定如何處置。
不一會兒,朱常洛的乳母來向皇帝問安。
這時,朱常洛催促調製藥物的醫治諸臣再次入內,李可灼調製藥丸呈上。
此前,朱常洛只要一喝湯,就會立即氣喘吁吁。
等到服完李可灼的藥丸之後,朱常洛喝湯輒喘的症狀被止住了。
為此,朱常洛大喜,多次稱讚李可灼為“忠臣”。
諸臣退出宮門之外,等候了片刻,宦官傳話,道是:
“聖躬用藥之後,感覺暖潤舒暢,開始想進飲食。”
內閣諸臣聽罷,歡躍而退。
李可灼與各位御醫停留了一會兒,他也退出。
李可灼退出之後,內閣諸臣請他過來,對皇帝的情況進行了詢問。
朱常洛擔心藥力消退,想要再服一顆李可灼呈進的藥丸。
各位御醫進言,說是不宜用藥迅猛。
朱常洛聽不進御醫的勸說,傳喚催促更加緊急。
隨後,朱常洛又服食了一顆李可灼呈進的藥丸。
用藥之後,內閣諸臣馬上詢問,皇上服藥之後,情況如何?
李可灼說是:
“與之前服藥之後一樣,聖躬安樂舒適。”
次日五更(凌晨3∶00~5∶00),宮中宣召非常急迫,內閣諸臣急促入內,結果,皇帝已經龍馭上賓了。
這一天,是農曆九月初一日(因八月為小月,故無三十日)。
當時,外廷盛傳,說是宮中蠱惑皇帝,呈進美女,結果導致朱常洛身體虛損嚴重,對此,負責御醫房事務的宦官崔文升又使用與皇帝病情相反相伐的藥劑,結果導致皇帝不治。
對此,給事中楊漣已經上疏論辯,說是崔文升諸人合謀弒逆,此時,因為服用李可灼所進藥丸,遂至國家遭此巨大變故。
眾口藉藉,逐漸無法說清。
此前,朱常洛剛服完藥丸,還曾傳旨,賞賜李可灼銀幣。
朱常洛賓天之後,方從哲依然尊奉前旨,票擬裁決,賞賜李可灼如前。
為此,御史王安舜第一個上疏彈劾,大體所說如下:
“聖躬病情深重,正是朝廷內外危懼憂疑的時候;李可灼竟敢用沒有處方、未知如何造制的藥丸呈進,還傳言說是金丹;皇上晚間服藥,早上賓天;發生這麼大的事情,即便是不能苛細嚴峻地援引法律條文進行公開揭露和聲討,也應該按照庸醫殺人來進行治罪。”
王安舜上疏呈進之後,內閣才重新修改票擬,給予李可灼罰俸一年的處分。
隨後,李可灼席槁待罪,內閣又票擬,讓李可灼乘驛馬疾速返還原籍。
御史鄭宗周上疏乞請,將宦官崔文升碎屍萬段,以向大明列祖列宗謝罪。
對此,方從哲票擬,宦官崔文升交由司禮監議處。
以上種種,使得眾人心中更加憤激不平,於是,論議此事者如群蜂一般、紛然並起。
嗚呼!
李可灼、崔文升,罪責實在難以逃脫,首輔方從哲卻對他們如此袒護!
既然這樣,那麼,李可灼向皇帝朱常洛進呈紅丸一事,方從哲也無法避免被懷疑是與那些人合謀的同黨了。
這也就是明宮三大案(梃擊、紅丸、移宮)之一的紅丸案。
說到這裡,可以看看明朝往年間的一個類似事件,作為對比。
當日,明孝宗患病,太醫進藥,朱祐樘服用之後,驟然之間,鼻血流淌不止。
之所以出現這個狀況,大約是因為太醫誤用了溫熱之藥所致。
因為此事,御藥局太監張瑜、醫官施欽、劉文泰等四人,全被下入大獄。
根據正律:
“誤用御藥,大不敬,當斬。”
其時,刑部尚書閔珪、左都御史張敷華、工部尚書掌大理寺事楊守隨議處此事,他們僅援引交結近侍官員之律,論處張瑜等絞刑(不過,最終沒有執行,而是免死戍邊)。
即便如此,論議者仍以這個處置沒有完全依照法律辦理而感到遺憾。
————————————
主要參考資料:
1.明·文秉《先撥志始》
(本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