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是新中國銘刻史冊的偉大勝利,直到今天我們還在享用它的戰略收穫與精神遺產。對於這場戰爭,剛剛立國不久的新中國幹得十分高明,這已經成為基本的結論與認知,因為不高明就不可能贏得輝煌的勝利,簡單不怕死並不是贏得成功的充分條件,勇於流血犧牲對任何鬥爭而言都完全必要,但僅僅這樣也並非就意味著勝利,還需要有各方面高明高超的舉措辦法。
那麼抗美援朝究竟“高”在哪裡呢?
一、戰略水平高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是最高階的政治鬥爭方式,來不得半點感情用事,必須高瞻遠矚、見微知著。在這方面,毛澤東主席及其所率領的戰略團隊堪稱是典範,其戰略水平簡直可以說碾壓對手。具體表現在:
一是決策能力強、主動佔先機
朝鮮戰爭剛爆發不久,毛主席就預見到這場危機的嚴重性與深刻性。8月5日,他下令組建東北邊防軍,調準備攻臺的總指揮粟裕擔任新組建的東北邊防軍司令,把英勇善戰的解放軍十三兵團調到中朝邊境地區待命。這是後來中國能迅速出兵朝鮮的關鍵一招。而這個時候的形勢是,朝鮮金日成的大軍已經把美韓軍隊壓縮到釜山三角地帶,全世界都在等著看美軍即將被趕下大海、趕出朝鮮半島的慘狀。後來,當美國侵略軍剛剛逼近鴨綠江邊的時候,中國人民志願軍就迅速出兵,在敵人立足未穩之際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充分發揮中國軍隊久經沙場、戰鬥經驗豐富的優勢,對給侵略者來一個一擊必殺,以最快的速度扭轉了戰場形勢。如果不是這樣,而是磨磨蹭蹭,等美國大兵站穩腳跟,在鴨綠江邊排兵佈陣都搞妥當了,這個時候中國再出兵,那就等於是一腳踢在鐵板上,哪裡還有什麼“雄赳赳、氣昂昂”了呢?
二是謀略策略妙,三招定乾坤
第一招:朝鮮內戰爆發後,美國方面針對中國的第一個反應是大陸可能要進攻臺灣,因而遠東美軍司令麥克阿瑟宣佈派第七艦隊封鎖臺灣海峽,並公開向全世界宣告,如果中共敢渡海侵犯臺灣,他就要將臺灣海峽變成世界上最大的屠場。任何人不妨設想,如果真是這樣,大陸在臺灣海峽發動進攻的話,臺灣海峽即便不是屠場,也恰恰中了美國人的圈套。但毛主席是何等樣人,他下令暫停解放臺灣的行動,調主持攻臺的粟裕北上,準備同美國侵略者做陸上較量,這一招揚長避短、十分高明;
第二招:中國出兵朝鮮,蘇聯不能置身事外,必須拉他們下場。透過與斯大林反覆協商,蘇聯答應出動空軍,提供空中掩護,這對於保障中國的戰略安全,使朝鮮戰爭成為區域性戰爭和有限戰爭十分重要,因為蘇聯在事實上參戰,這就使得美國任何把戰爭擴大到中國大陸、把戰爭擴大為核戰爭的企圖受到極大的制約,這一招借力打力、妙到毫巔;
第三招:以“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名義出兵。“抗美援朝”師出有名,名義是“志願軍”,從法理上講,不屬於國家行為,不是正規武裝力量,而是志願者(其實,連志願軍彭德懷司令員都說自己不志願),這其中留有充分的政治餘地和可觀的戰略彈性空間。對方是所謂的“聯合國軍”,打著聯合國的旗號,我們是所謂的“志願軍”,彼此都是掛羊頭賣狗肉,其實質就是中美之間的戰爭。中美之間的戰爭以這樣的形式在第三方的國土上開打,應該是戰爭史上的一大奇觀,妙不可言。
對比之下,作為對手的美國,號稱世界頭號大國,其戰略決策判斷能力則相形見絀。一是對中國的戰略動向完全失去掌握,不瞭解中國大軍北上及前出到鴨綠江等一系列重要軍事動向;二是不相信中國真敢出兵朝鮮,甚至當志願軍發起戰鬥行動之後,麥克阿瑟還聲稱只有少數一些志願人員;三是根本不知道中國軍隊戰鬥力的實際情況,對這樣一支勇敢而富有戰鬥力的軍隊盲目蔑視,不知天高地厚。如此拙劣的戰略判斷與決策,直接後果就是向鴨綠江進軍等於一頭扎進陷阱,“聖誕節攻勢”變成了“聖誕節大逃亡”。
二、戰場水平高
任何偉大的戰略設計都要在具體的戰場上來實現,戰場上打不贏,再高明的戰略策略也形同虛設,也將變為烏有。從抗美援朝的實際軍事行動看,中國軍隊戰場的駕馭能力與水平十分高明,具有高超的戰爭藝術。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軍事藝術高,牢牢掌握主動權
主動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戰爭中任何時候都要把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手裡,如果被敵人牽住鼻子,變成被動應對,那結果一定十分糟糕。毛主席對此歷來高度重視,指導朝鮮戰爭也是這樣。在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哺育下,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從來都積極遂行戰鬥行動,無論是第一到第五次戰役期間的運動戰,還是戰爭中期戰線上的拉鋸戰、坑道戰、反絞殺戰、反細菌生物戰,還是後期的戰術戰役反擊作戰,中國人民志願軍都始終牢牢掌握戰爭的主動權,戰場指揮臻於軍事藝術的頂峰,都能做到制人而非制於人。
二是勇敢精神強,作戰經驗豐富
勇氣是戰爭的第一要素,缺少奮鬥犧牲精神,什麼事都做不起來,更不用說贏得戰爭與戰鬥的勝利。英勇的志願軍對氣勢洶洶的美軍毫無畏懼,他們不怕犧牲、英勇戰鬥,依託自身優勢,充分發揮近戰、夜戰特長,發揮久經沙場富有戰鬥經驗的優勢,用各種辦法給美軍以殺傷,極大地削弱和降低美軍的火力與空中優勢,以致於出現了“夜晚屬於中國人”的說法,每當聽到中國陣地上衝鋒號響起,對面的美軍都要膽戰心驚、猶如大難臨頭一般。在整個抗美援朝期間,志願軍的勇敢氣勢與戰鬥意志始終居美軍之上,這一點,甚至連美軍高階將領自己都不得不承認。
三是邊打邊改善,實現偉大成長
入朝作戰初期,志願軍在武器裝備上簡直沒法同美軍相比,如果進行基本邏輯下軍事對比的話,相差如此巨大的兩支武裝力量根本無法展開對等的戰鬥,中國一個軍的火炮裝備數量甚至還比不上美軍一個師,至於彈藥投送量則更不可同日而語了,甚至直到陣地戰的時候,中美兩方的彈藥射擊之比還是19:1的驚人比例,即中方每發射一發炮彈,美國方面就要有19炮彈發回敬。因此,盡一切可能改善武器裝備,無疑就成了志願軍遂行戰場戰鬥頭等重要的大事。
志願軍在戰鬥中實現了偉大的成長。陸軍邊打邊建,大量部隊換裝了新式武器,實現統一的制式裝備,炮兵、裝甲兵等技術兵種都獲得了極大的提升,到戰爭後期,志願軍在區域性戰場上已經能夠獲得火力優勢,金城反擊戰炮火密度已經超過二戰時期的蘇德戰場。特別是志願軍空軍,從原來根本一名不文,到後來在朝鮮的天空一鳴驚人,迅速成長為強大的空中作戰力量,令敵人刮目相看。如此偉大而光輝的戰鬥裡成長,也只有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才能做得到。
作為志願軍對手的美軍,不能不說,這也是一支戰鬥力十分強悍的武裝力量。這支武裝力量剛剛經受了二戰硝煙的洗禮,大多數指揮官及眾多骨幹老兵都曾在歐洲和太平洋戰場作戰,也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如果他們所面對的不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話,就憑這一點,他們就能輕鬆取勝。事實上當時許多人就是這樣看,當中國出兵的訊息傳到西方,戰地新聞記者們聞風而動,他們都挺抓緊,因為他們之間都瘋傳,如果趕到戰場的時間晚一點兒的話,戰爭可能就結束了,就撈不到什麼有價值的新聞了。
結果戰爭不但足足打了三年,而且還以美國被打回三八線而告結束。相比於志願軍,美軍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乏善可陳,儘管人人都知道他們佔盡各種優勢,但相比於志願軍,還是勇氣不足、意志不夠,用我們的評價就是“鋼多氣少”。從純粹軍事角度看,美軍在這場戰爭中其指揮水平一般,戰場技術也沒有多少創新,什麼喧囂一時的“磁性戰術”、“範弗裡特彈藥量”、“空中絞殺戰”之類,可能對別人管用,但在志願軍面前都歸於失靈失敗了。
三、鬥爭藝術高
鬥爭要講究藝術,無論是戰略鬥爭還是軍事鬥爭都是這樣,都不能一味蠻幹。戰爭為政治服務,這是戰爭的基本法則,這一法則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抗美援朝的過程中,中國將朝鮮戰場上抗擊美國侵略者的鬥爭同國內肅清親美勢力反對崇美恐美的鬥爭緊密結合,將軍事鬥爭與外交鬥爭緊密結合,譜寫了偉大的抗美援朝運動,在全國上下掀起支援志願軍、控訴美國侵略者的高潮,國內國外兩條戰線齊頭並進,使這場軍事上的勝利弘揚升華成為中國人民的政治勝利與精神勝利,收穫了最大成果與最高效益。
鬥爭藝術性客觀地要求必須把堅決鬥爭同必要的妥協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實際發展程序中,既要做到堅決鬥爭,將敵人打狠打疼,同時又要機動靈活,做必要的迂迴和妥協,抗美援朝堪稱是這方面的典範之作,對美鬥爭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
一是邊打邊談、靈活鬥爭
1950年10月志願軍出兵參戰,短時間內就將美國侵略者趕到了三八線以南,侵略者遭受沉重的打擊。但他們不甘心失敗,又捲土重來、大舉反攻,力圖重新奪取朝鮮戰爭的主動權。他們的努力失敗了,經過一段時間的激烈較量,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聯合國軍再也拱不動了,他們意識到,僅僅靠打已經找不到出路,於是發出了和談的呼籲。
中國很快接受了敵人提出的和談請求,至此以後,朝鮮戰爭進入外交談判與戰場較量雙線進行的時期,由一個戰場變成了兩個戰場,兩個戰場互相配合、互相支援,我們以打促和、以和備打,邊打邊談、靈活鬥爭,取得軍事與外交的雙重勝利。在談判期間,一批又一批國內部隊開赴朝鮮,接受現代化戰爭的鍛鍊洗禮,戰場練兵、輪訓輪戰,中國武裝力量越打越強、越戰越勇。從談判開始到談判結束,戰線日漸向敵方縱深推進,無論是戰場上的軍事天平,還是談判桌上的外交天平,都在向我方傾斜,最後是敵人不得不發出簽署停戰協議的請求。
二是量力而行、適可而止
中美在朝鮮直接交手較量,意味著兩國之間鬥爭必將走向深化、長期化,兩國高層對此都心知肚明。但眼下這場戰爭又必須儘快結束,尤其對中國來說,這場戰爭不宜久拖,而應儘早結束,以便使新生共和國的工作重心轉到國內事務上來,轉到國家經濟發展與政治建設上來,這就要求必須將鬥爭做階段性的了結,這就是鬥爭長期性與階段性的辯證關係,正確處理這一關係,考驗中國的鬥爭智慧與鬥爭藝術。
當此之時,相關方面對於達成停戰協議持消極甚至破壞的態度,蘇聯方面有人希望志願軍大舉進攻,再次謀求將美軍趕出朝鮮半島,朝鮮方面也有人懷有這樣的期望,而南朝鮮的李承晚集團甚至公開反對停戰,叫囂要單獨北上,等等。在如此複雜的戰略背景下,正確確定中國在朝鮮的戰略目標變得極其關鍵。如果將目標設定為把美軍趕出朝鮮半島,一則美國侵略者不可能接受,一定要死磕到底,二則以當時中國的力量事實上也不夠,甚至還可能把整個中國拖累進去。這樣就得不償失了,就將出現嚴重而可怕的失誤。把朝鮮戰爭侷限在朝鮮半島,侷限為抗美援朝層面,是中國空前巨大的戰略成功(有關這個問題,請參閱筆者2009年文章《中美之間的下一場戰爭》),標誌著中國戰略鬥爭藝術達到一個頂峰。
抗美援朝打出了國威、軍威,形成強大的戰略威懾,自此以後,美國在戰略上對新生的共和國十分畏懼,輕易不敢越雷池一步。記得約翰遜總統在回憶錄裡曾經說,他的將軍們在討論越南戰爭的時候,狂言要把越南炸回石器時代,約翰遜說,我們固然可以把他們炸回石器時代,可是如果中國出兵怎麼辦?一問之下,在場的將軍們全都啞口無言了。約翰遜還堅定地說,即使轟炸距離中越邊界三十公里的一個廁所,也得經過他的批准。可見抗美援朝之後中國的戰略威懾力。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抗美援朝戰爭之後,中國的綜合戰略實力就能同美國不相上下了。事實上中國的實力同美國相比還差得很遠,霸權當局所懼怕的,是中國領導者高超的戰略智慧,指揮員的戰場經驗與經驗,一線士兵的戰鬥勇氣與水平,這些東西在朝鮮戰場上都得到了完美的體現與證實,這才是這正的威懾。其中,成份比重最大的,還是中國領導者十分高明的戰略指導、鬥爭策略與藝術,有這樣的戰略指導擺在那裡,將令讓一切有覬覦之心者對中國躡足側目、不敢正視。所謂一頭獅子即便率領一群綿羊,也是不可輕侮的力量。今天的中國比當年抗美援朝面臨的挑戰更大,更需要從當年這場空前的戰略傑作中汲取智慧和勇氣,達到更高的戰略水準。
(作者系崑崙策研究院高階研究員;來源:崑崙策網【原創】,作者授權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