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中華大地已是一片沸騰,五星紅旗在各個地區相繼迎風飄揚,解放戰爭開始進入尾聲,整個華夏大地即將再次迎來一統。
為確保新疆地區能夠和平解放,在毛澤東的指揮下,彭德懷帶領第一野戰軍和二十二兵團向西進發,與此同時,王震兵團率領部隊向祁連山行進,以共同震懾盤踞在新疆的國民黨殘存部隊。
為了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王震兵團在接到指示後,立刻動身前往祁連山脈。由於是從草原轉戰而來,戰士們的禦寒物資並不十分充裕,面對冰天雪地的祁連山,他們甚至不敢停下急行的腳步,在夜晚戰士們也只能抱團取暖才扛得過漫漫長夜。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戰士永久地留在了這片土地之上。在歷經磨難後,王震兵團終於越過了祁連山脈,並直下酒泉同彭德懷部隊匯合。
雖然在國民黨軍官張治中及我黨其他人員的共同努力之下,新疆地區沒有再大規模兵戎相見,但部分反動勢力仍蠢蠢欲動。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新疆地區的和平穩定,組織上決定派部隊儘快入疆,以穩定局面。
10月20日下午,在經過十餘天的長途跋涉之後,王震便率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戰車營抵達今日的烏魯木齊,接管了這片廣袤大地的省會。
但限於當時的條件,只有少部分隊伍能夠驅車前往,大多數戰士想要到達新疆各處,只能靠雙腳前行。部分戰士為了能夠儘早到達指定地點平定叛亂,甚至選擇穿越素有“死亡之海”之稱的塔克拉瑪干沙漠。
多年之後,曾有親身經歷的老兵回憶道:“沙漠裡最困難的就是沒有水喝,即使嘴唇乾裂,也只敢喝上一小口。”
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之下,戰士們仍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僅花費了不到半年時間便進駐了當時新疆的各個主要城市及重點軍事要塞地區。至此,新疆地區再次牢牢地投入了祖國的懷抱。
隨著解放軍陸續進駐新疆各地,一個棘手的問題便顯現了出來。
解放後的新疆一窮二白,萬事萬物皆百廢待興,由於當時生產方式相當落後,進而導致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普通民眾時常在溫飽線邊緣徘徊,如何去供應數十萬戰士的口糧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無論是從內地運糧,還是向周邊國家購買糧食,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然而毛澤東當初之所以將王震派去新疆,在很早之前便對此事有了一定的想法。
早在1941年,王震曾率領部隊開發“南泥灣”,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將人們口中的“爛泥灣”開發成了塞上小江南,保證了部隊的自給自足。
正是基於此,毛澤東才派王震前往新疆,希望這位將才之人能帶領戰士們開荒耕種,在戈壁荒漠中再造一個“小江南”。
王震自是明白這些,在全面接管新疆後,便會同陶峙嶽、趙錫光等人著手新疆建設相關事宜。
但在當時的條件下,戰士們一窮二白,想要將新疆建設為塞上“小江南”其中艱辛可想而知。不僅如此,部分戰士在聽到要讓他們從事農業生產時,內心是難以接受的。
在他們看來,當兵就是要打仗的,現在卻要他們在這裡當農民種地,心中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落差,為此,王震一方面親自帶領部下跟這些同志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在農忙之餘組織眾戰士進行軍事訓練,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儘管如此,仍有不小的問題擺在眾人眼前,最亟待解決的便是戰士們的住宿問題。
起初,很多開墾荒地的戰士連最基本的睡覺地方都沒有,只得以地為床,以天為被,露天宿營。後來,在眾戰士的努力探索之下,才得以就近搭建簡易的“地窩子”休息,解決了最基本的住宿問題。
所謂的“地窩子”就是在平地上向下挖出規整的深坑,然後以土坯子堆砌出矮牆,上面以幾根結實的椽子為梁,蓋上樹枝草葉等,再用泥巴加以固定的便大功告成了。
這種“房屋”比起我們對正常房屋的認知而言,要簡陋的多,甚至都不如茅草屋,雖說相對來說冬暖夏涼,但其通風卻相當不暢,屋內常年瀰漫著渾濁的氣味,經久不散。
但作為早期的“家”,眾戰士已經相當知足了。
對於後來援疆來的知青而言,這“地窩子”也絕對算得上是個稀罕物。曾有一批黃昏來到此地的知青,見目之所及,荒野一片,但轉瞬間便是人頭湧動,甚是驚奇,好似人從土裡長出來一般。
但等他們真正住到這個地方,才發現眾多不便之處。對於新來的成員而言,“地窩子”太過相似,出了門便找不到回家的路,經常暈頭轉向一大圈才能摸到住處。並且天一黑,個別不熟悉路況心急地回家的戰士也偶有一腳踩到房頂,空降他屋的笑話。
曾經部隊文藝匯演,匆匆往回趕的女知青便一腳踏空,落到了正在屋裡喝酒談天的其他戰士的床上,屋內眾人片刻錯愕之後,便是一陣鬨鬧,還有人打趣道這真是“人在家中坐,美人天上落”,以此苦中作樂。
然而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兵團中才慢慢出現了土房子。
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才逐漸浮現了磚混結構住宅的身影。
後來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兵團內部掀起了一股建房熱,“地窩子”這才徹底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
另外,在墾荒之初,雖說住的問題因“地窩子”的出現,已經基本得到了解決,但開荒種地水也是不可缺少的,要想獲得充足的水源,戰士們想到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挖溝渠,從天山上將水引下來。
但在當時的條件下,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工程,光是修建溝渠的石頭就需要七千立方米,這一工程量是相當龐大的。
對於當時的戰士而言,他們既無車輛又無工具,有的只是血肉之軀,靠的只能是肩扛手挑,但即便是這樣,戰士們也從未退縮。
在搬運石頭的過程中,為了避免衣服被石頭磨壞,有的戰士乾脆脫了上衣,肩上墊著撿來的羊皮墊幹活。雖然石頭運到了,但另一個接踵而至的難題:水泥從哪裡來卻愁壞了眾戰士。
苦思冥想之際,一個戰士急中生智,提出了可以將磚磨成粉加入石灰後來替代水泥的使用。
經過幾次試驗之後,這種方式製造的“水泥”基本上已經能夠達到相當不錯的效果了,不過也產生了明顯的副作用。
那些去生產“水泥”的戰士手上腳上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燒傷,並且由於長期在灰塵下工作,很多戰士甚至能咳出血來,這無異於在用生命去奮鬥。
在如此高強度的工作之下,很多戰士的營養也無法跟上,久而久之,許多戰士便得了“夜盲症”,為了不耽誤開墾進度,眾多戰士一致決定挑選出年輕的孩子在黑夜中成為眾人的眼睛。
雖然事隔多年,但提及此事,部分知情的戰士依舊熱淚盈眶。如今參與新疆生產建設的第一代開荒戰士早已隨著歲月老去,但他們為新疆所作出的貢獻卻值得被永遠銘記。
在新疆的博物館中,有一件補著兩百九十六塊補丁的軍大衣在眾多展品中顯得格外扎眼,這是一位當年軍墾戰士所穿的軍大衣。在墾荒之初,每名戰士配給的物資極為有限,基本上每三年才發一套棉衣。
而這套棉衣在高強度的勞作下,磨損相當嚴重,補丁幾乎是必備品。同時為了節省布料,戰士們的軍衣幾乎沒有口袋和衣領,就這樣,每位戰士能省則省,全力支援新疆的生產建設。
雖說萬事開頭難,但正是在這股不服輸、有幹勁、能吃苦的精神下,眾多將士共同努力,一直開拓進取,終究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一年便出色地完成了組織上下達的任務,基本實現了部隊的自給自足。
隨後,考慮到新疆地區的實際情況,王震等高階將領共同決定向中央軍委提議將在新疆的部隊進行集體轉業,成立新疆建設兵團。
中共中央結合歷史經驗,慎重考慮後決定採納這一建議,於1954年10月7日作出重大指示,要求在新疆的駐軍戰士及其家屬共計17.5萬人集體就地轉業,成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與此同時,兵團原有的自給自足的生產模式發生轉變,開始向企業化管理過渡,業務領域也逐漸向第二、第三產業全面鋪開。
並且這之後,兵團又從全國各地源源不斷補充新鮮血液,逐漸壯大,最終形成了一支以生產建設為主的軍事建制式兵團。
但好景不長,特殊時期來臨之際,剛走上正軌不久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也受到了波及,直到1981年12月,中央政府在經過實地考察,聽取各方意見之後,才做出了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制的決定,並且將其名稱正式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此後,兵團在黨的帶領下才開始逐漸從混亂無序中走出來,正式開啟了二次創業之路。
1983年以後,兵團開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速進行農墾經濟體制改革。1990年,兵團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始在國家實行計劃中單例,為兵團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作為黨政軍企合一的體制,1997年中央正式發文明確規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履行屯墾戍邊使命的特殊組織,其不僅要接受中央政府的領導,而且同時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領導。
同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內部能夠設定行政機關和政法機關來分別負責兵團內部的行政、司法事務。另外,作為一個“準軍事實體”,兵團仍能保留著師、團、連等軍隊建制及相應的軍隊職務稱呼。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自成立伊始,便始終貫徹落實著“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不同當地百姓爭利”的良好工作作風,因此,大部分的開荒活動基本都是在沙漠的邊緣組織進行的。
在遼闊的大漠邊緣,每片綠芽、每株綠植,皆凝聚著兵團戰士的心血,都是一代代兵團人手拿鋤頭,渾汗如雨,勤懇耕作的碩果。
農業作為兵團開荒之初的重頭產業,如今已發展成為當地的基礎產業。憑藉著當地所蘊藏的資源優勢,一代代兵團人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已經在廣袤的戈壁灘上開墾出了一片片綠洲。
走近這片片綠洲,可以清晰地觀察到這裡的農業裝置已基本同內陸的國營大農場般實現了高度的機械化,可以說現今的農場已基本完成了現代化大農業體系的構建。
這裡所生產的農牧產品不僅品種繁多,且相較於市面上的同類產品而言,無論是單產,還是質量和商品率均處於優勢地位,主要的經濟作物單產水平更是在全國名列前茅。
作為全國知名的商品棉銷售基地,兵團每年的棉花產量便能佔到全國總產量的六分之一。
同時,兵團為了確保農業的生產灌溉,進行了大模的水利建設。這樣一來,水庫、輸水渠道及機電井共同組成的輸水網路,便覆蓋了整個農場,幾乎可以將水輸送到兵團的每一個角落。
與兵團的農業相輔相成,兵團現有的工業體系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體,輔之以能源和基礎工業,基本涵蓋了食品、煤炭、化工等數百個門類,共同組成了現代化的工業體系。
事實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可以當之無愧地稱得上是新疆現代化工業的奠基者,在當時艱苦的條件下試水工業,是需要巨大的勇氣和犧牲的。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便衝在了最前列。
經過初期的試水,兵團圍繞著當時亟待解決的問題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抵制住了外界產生的重重壓力,這才造就了現如今兵團在工業方面欣欣向榮的局面,並且產生了數十家優秀的上市公司,其所生產的工業產品還曾數次斬獲國優、部優、區優等榮譽稱號。
但無論是發展農業還是工業,要想將產品推銷出去,發達而又便捷的商貿流通體系是必不可少的。
事實上,兵團在開發建設的過程中一直將其視為重點進行推進,大規模的基建服務,不僅將新疆內部連成了一個緊密的整體,而且徹底打通了新疆同內地及周邊國家的經貿往來。
不僅如此,由於前期的積累,現在的兵團擁有著勘測、設計、施工一條龍的建築、安裝施工隊伍,他們能夠到國內外各地去承建鐵路、公路、水利水電等大型建築工程,為新疆的經濟建設添磚加瓦。
另外,隨著墾荒戍邊的不斷深入,兵團的人口數量也在逐年增加,截止到2019年末,其人口數量便已從初期的17.5萬人猛增至324.8萬人之巨。
每代兵團兒女均在這片土地上奉獻著自己的青春,並將根深深扎入腳下的這片土地之中。
總的來說,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使命和宗旨便是“屯墾戍邊”,屯墾作為手段,戍邊才是真正目的,屯墾最終服務於戍邊。
兵團作為中央支援地方,穩固地方經濟發展,保衛國家和平安全的產物,不僅有效地粉碎了地方勢力及外國霸權分裂新疆的企圖,而且在經濟上兵團的生產總值曾一度達到近3000億元,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