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未名湖畔,蒼松翠柏掩映著一座陵墓,墓碑上鐫刻著:“中國人民的美國朋友埃德加·斯諾之墓”。
北京大學埃德加·斯諾墓地
1933年春天斯諾在北平安家,黃華、陳翰伯、姚依林(姚克廣)、黃敬(俞啟威)等後來一二·九運動中的先進學生是斯諾家的常客。斯諾把學生運動寫成通訊稿在國外刊出,還通知了在中國的外國記者前往現場採訪。
斯諾先生攝於北京寓所
在回憶錄《復始之旅》記述“一二·九”運動的一章裡,斯諾這樣描述:“我沒有帶燃料來,但期望用雄辯的勁風把火煽起來。”
斯諾熱愛中國,熱愛海淀。他努力學習中文,還請了一位滿族老先生指導,他認為“海淀的居民成分複雜,但他們都操優美的北京話,因此,這裡是外國人學講中國話最理想的地方”。
後來,斯諾赴陝北蘇區,採訪紅色中國的真相,從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革命領袖,到紅軍的普通戰士,斯諾都進行了直接的交談和生動描繪。他深深感到:“中國在這最緊急的時刻,找到了民族最偉大的統一,找到了民族的靈魂”。其著作《西行漫記》,第一次真實地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的光輝形象,震撼了整個世界。新中國成立以後,斯諾三次訪華,熱情地報道了新中國的建設成就。
1972年2月15日,斯諾與世長辭。斯諾夫人遵照他的遺願,將他骨灰的一部分安葬在北京大學的未名湖畔。
北京大學未名湖畔的埃德加·斯諾之墓
我愛中國,我希望死後有一部分能留在那裡,就像我生前一樣。
——埃德加·斯諾
“
1938年,毛澤東在接受德國記者採訪時說:
1936年全世界把我們遺忘的時候,斯諾來到了這裡,他把我們真實的情況反映到外面去,所以我們永遠都要感謝斯諾先生。
來源:海淀黨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