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毛澤東的文學造詣非常高,留下很多文采斐然的古典詩詞。其實,毛澤東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妙語連珠,用幽默風趣的方式來表達。
我們大家都知道的有毛澤東獨創的英文詞語“紙老虎”與“拍拍-太根兒!(paper tiger)”;“三塊肉餵你馬吃”與“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謝)”。
在和戰友朝夕相處的日子裡,毛澤東也是金句頻出,其中有一句流傳甚廣:三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根據領導身邊的工作人員韓桂馨和劉少奇之子劉源的回憶,這句話確實是毛澤東講的,大家都口口相傳,非常喜歡這句話。
三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這句話確實對青年們產生了正面積極的影響。大家都知道劉少奇非常熱愛學習,百忙之中,也會擠時間讀書思考,加上這個生動的口號,更是激發了廣大青年向劉少奇學習的熱情。
對於毛澤東的盛讚,劉少奇也“回贈”了一句話:一天不用功,趕不上毛澤東。這兩句話合在一起,相映成趣,饒有意思,儘管看起來像打油詩,但朗朗上口又平易近人的口號,充分地激起了大家的學習之心呢。
這兩句話,並不是兩位領導人之間的吹捧,而是相互勉勵,一起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正所謂:學然後知不足,知不足然後能自反。只有持續學習,不斷思考,開拓自己的視野,才能發現問題,更好地解決問題。
在那個動盪的年代,沒有充足的知識儲備,是很難應對各種突發的狀況。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兩位偉人的學習成長之路。
火燒鞋子亦不知的劉九書櫃
劉少奇一生中用過非常多的名字,其中有個名字最能代表少年時候的他:劉九書櫃。劉少奇的父親按照族譜,給他取名:紹選,但是族人多叫他“九滿”,因為他在各位叔伯兄弟中,年齡最小,又排第九,所以就有了九滿這個稱呼。
小九滿很聰慧,3歲的時候,父親已經教他讀書認字,隨著學會的字越多,小九滿就能讀懂更多的書,花更長的時間去學習,慢慢地做到了手不釋卷。
8歲的時候,他進入了當地的私塾,開始學習四書五經。可是,單調枯燥的課堂學習,還不能填滿小九滿的好奇心,課下他就想盡辦法,到附近藏書多的人家裡借閱書籍。
小九滿有個姓周的同學,父親叫周瑞仙。這位周先生可不簡單,他曾經到日本留學,又是同盟會的會員,家中的藏書非常豐富,有很多還是當時的進步書籍,外面很難借得到。更難得的是,他們家很喜歡這個聰敏好學的孩子,願意讓小九滿進來看書。
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小九滿一有空就去周家看書,這裡頭有太多不一樣的知識了,常常讓他流連忘返。有天,天氣非常寒冷,周家人給讀書的孩子送了盆炭來取暖。
於是小九滿就一邊烤火,一邊讀書,可是他讀得太入神了,居然連棉鞋鞋底被烤糊了,都沒發現,直到滿屋子都是糊味,才跳起來。久而久之,十里八鄉的人知道劉家有這麼一個“書痴”,給他起了個雅號:劉九書櫃。
除了去周家讀書烤糊鞋子之外,小九滿還有一個為人稱道的故事:借光讀書。很久以前,小九滿的母親魯氏只給了他半盞油燈的看書時間,一來是怕孩子太累了,看壞眼睛,二來為了節省家裡的開支。
小九滿自是不會被這半盞油燈難倒:他上半夜去糧食加工作坊附近,藉著作坊的燈光讀書,下半夜再用母親的半盞油燈,這樣一來,又能滿足他的讀書時光了,頗有古代鑿壁偷光的意思。
1912年,閉塞的鄉村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清帝退位,辛亥革命成功。而小九滿也讀了5年的私塾,長大成為一個有志氣的小少年。有天,他從軍在外的二哥帶著一籮筐的禮物回家探親,二哥也是個進步青年,成為了新軍的連副。
堂屋裡,二嫂幫二哥分送禮物,輪到小九滿的時候,籮筐空了!二嫂看了看二哥,二哥沒說話,神秘地從隨身的軍用包裡面拿了一本書,小九滿接過書,開心得不行,連忙謝過二哥,馬上扎進自己的書房裡看書去了。
二哥帶來的書叫《辛亥革命始末記》,裡面詳細地寫了辛亥革命的發展,讀書的過程中,小九滿心情波瀾起伏: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清政府無力抗爭,中國面臨亡國的危機。
小九滿悲憤交加,氣得牙癢癢;看到孫中山、黃興等志士仁人歷盡艱險,組織領導辛亥革命,建立嶄新的中華民國,小九滿又看得熱血沸騰,連聲叫好!
讀完,他又求著二哥,希望二哥多講講外面的世界。二哥告訴他,紙上得來終覺淺,要想知道更多,必須去縣城裡上新學,去玉潭學校,寧鄉最好的學校。如果說私塾講的是過去的事情,那新學裡學的都是今天的和未來的事情,能完成小九滿的理想。
二哥的《辛亥革命始末記》和新學課堂,像一盞路燈,指引了小九滿走向未來的道路。
在他的童年時期,書本就是通向外面世界的一扇大門,給他“坐地遙看大千世界”的機會。儘管身處在閉塞的小鄉村,但是也阻擋不了他像海綿一樣從書本中汲取精神上養分,為以後的革命事業奠定了深厚的知識文化基礎。
隨著劉九滿的讀書學習經歷,他改過的名字越來越多。最後,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這深深地激起了他的革命決心,他認為:自己作為炎黃子孫,不能虛度時光,碌碌無為,應當少有奇志。於是,1920年正式改名劉少奇。
此後的時光,劉少奇這個名字就與中國歷史大洪流緊密結合在一起,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透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算是把讀書的作用發揮出來了。
劉少奇是有一套自己的讀書學習方法,後人總結為這樣的幾點。
螞蟻啃的骨頭的精神,這自是他一直強調的要有持之以恆的態度,不斷樹立學習和進步的觀念。劉少奇的親朋好友回憶道:劉少奇幾乎沒有個人愛好和娛樂活動,閒靜少言,平時不是工作就是讀書。
難能可貴的是,他並不是一個只會讀書,不會運用的書呆子,相反他並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的。
劉少奇讀書的內容也是包羅永珍,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馬列的經典著作,劉少奇透過書中的理論來解決實踐中遇到的難題,而是把書中的精華,靈活運用起來。
在1950年秋天的馬列學院開學典禮上,劉少奇就強調了這個觀點:“僅僅讀了幾本書,有了一些理論知識,並不等於就有了理論。讀了書,增加了一點理論知識,這只是有了運用理論的可能,而處理實際問題不是單靠書本所能解決的。”
透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算是把讀書的作用發揮出來了。
讀奇書,交奇友,做奇事的毛奇
劉少奇刻苦專研學習的精神實在讓人讚歎不已,而同時期的另外一個偉人-毛澤東也是如此。
毛澤東讀書的習慣,是從他寄居在外婆家唐家坨養成的。毛澤東的祖父叫文芝儀,文家的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遠在三國時期的大將文聘和南宋的名將文天祥都是文氏祖先中赫赫有名的風雲人物。
文氏堂屋裡滿室書香,正中有神龕和一塊“天地君親師”的牌匾。文人氛圍非常濃厚,小孩時代的毛澤東就在這種氣氛下,耳濡目染,很早就想跟著家裡人學習。
而他學習道路的領路人正是毛澤東的八舅-文正瑩。文正瑩是毛澤東母親文七妹的二哥,是位正直而文雅的儒士,在家中開了個私塾,教族中弟子讀書習字,他也是毛澤東的啟蒙老師。
八舅的書齋,就是毛澤東的小天堂,裡面有四書五經、唐詩宋詞、百家經典、明清小說,就是一座古典文化的寶庫。於是,外婆家的舊藏書和表哥文運昌從新學堂帶回來的新書,成了毛澤東心靈的慰藉,和外部世界交流的窗戶。
繼八舅文正瑩之後,毛麓鍾先生又是毛澤東的另一位領路人。毛麓鍾是韶山沖著名私塾面山樓的傳人,面山樓的創始人毛蘭芳本來就留下了大量的詩書,在加上後人的添置,面山樓的藏書閣漸漸變成了一個圖書館。
後來毛澤東師從毛麓鍾先生,有幸來到面山樓的圖書館,在這個文字的海洋裡,毛澤東大開眼界,博覽群書,還讀了一些帶有新潮意味的書籍,在少年毛澤東的心中種下了一顆革命的種子。
正是有了毛麓鍾先生的精心栽培和麵山樓書籍的薰陶,毛澤東越發關注中國的前途命運,繼而決心衝出韶山沖,前往更廣闊的世界。
在毛澤東成為領導以後,既然能堅持好好讀書,好好運用,而且讀書的範圍越來越廣泛了。1958年的一天,毛澤東坐在列車上,正津津有味地讀著一本冶金工業的書,當然他不是要做冶金技術工人,而且要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在1959年某次出行的時候,他也隨身帶著書,除了馬列著作、哲學文史的書本之外,他還帶了一些技術科學的書,諸如講透平、鍋爐的書。
當時,新中國正在建設的路上,多讀些工業科技的書,有助於一來可以滿足他旺盛的求知慾,二來可以幫助他了解科學技術,與新中國同發展。
中國地大物博,物資富饒,建國後,毛澤東也要經常到全國各地區走訪。他有個好習慣:每到一個地方,先做兩個方向的調查。
一個方面是向當地人做調查,關心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人民生活的現狀;另一方面是向書本做調查,瞭解當地的歷史情況,風土人情,地理沿革等等,儘可能全方位地瞭解當地情況。
1958年春天,毛澤東第一次來到蜀漢古都-成都,主持中央工作會議。剛到當地,他就請人要到了《四川省志》、《蜀本紀》、《華陽國志》等各式地方誌書籍,按照他的讀書習慣,在書上批、劃、圈、點。
會議期間,他選了些有代表性的關於四川的詩詞,和《華陽國志》一起引發給參加會議的人員學習。毛澤東的讀書習慣,不僅僅是個人閱讀,還積極把好的書本,有價值的知識,分享給身邊人,一起學。
毛澤東能把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相互結合在一起,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在是妙。
結語
毛澤東和劉少奇都來自湖南的鄉間田野,孜孜不倦地從書中汲取養分,長大後,都胸懷天下,志在四方,以救國救民為己任,衝出自己的小天地,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善於把胸中的知識,轉化為解決難題的好工具,把讀書的功用都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111年前,16歲的少年毛澤東決心離家外出求學,他在父親的賬本上留下了他的凌雲壯志《七絕呈父親》:“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許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無獨有偶,劉少奇在少年求學路上也寫下了《五絕·玉潭校門前栽樹》:“小樹兩邊栽,濃蔭一條街。他年成大樹,便是棟樑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