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軍銜制設立過程幾經波折,共經歷了三個階段,從1955年首次實行開始只維持了十年的時間,往後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在世界上的國家幾乎沒有不設立軍銜制的情況下我國成為了一個特例,直到1988年,我國才再次恢復了軍銜制,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軍銜制又有著什麼奧秘呢?
1965年我國廢除軍銜制
1955年,我國首次實行了軍銜制,當時的軍銜等級還是很高的,有大元帥、元帥、上將等等,十大元帥如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等人,十大將軍如許光達、黃克誠、陳賡等人,均是在1955年第一次被授予的軍銜。
這些為國奉獻的軍官們的身影出現在北伐、土改、抗日、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等各種戰爭中,參與了新中國的成長,為了中國的發展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實屬勞苦功高之人。因此,1955年第一次設立軍銜制的時候,有大元帥、元帥這類地位極高的頭銜。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軍銜制的存在出現了一些弊端。高階軍官的軍銜高、待遇好,軍隊中一度催生了一些不良的攀比風氣,而且當時國家成立不久,社會上民眾工資普遍不高,軍官薪資按照規定比民眾普遍收入高了許多,這不利於我國一直提倡的官兵一致,影響了軍隊和社會的團結力。
再加上五十年代我國軍事制度向蘇聯借鑑了比較多,到了六十年代中蘇關係僵化,軍銜制在種種情況下已經不再適合我國的情況。於是,1965年5月22日,《關於取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的決定》在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上被透過,從此我國取消了軍銜制,成為了一個沒有軍銜制的國家。
沒有軍銜制的“空白期”
軍銜制是取消了,但是軍隊中的等級還是要劃分的,不然戰士們該聽誰領導呢?沒了軍銜,我軍採用了區分“軍裝制式”的辦法來劃分等級,稱為“65式軍服“。軍裝統一為一顆紅星,兩面紅旗的樣式,所有的軍人無論是軍官也好、普通戰士也好都是一樣的服飾,在軍裝上首先體現了“官兵一體”,唯一的區別就在於衣兜,幹部的上衣兜為四個,而戰士則為兩個。這就是俗稱的“認人認職不認銜”,大家只有職位的不同,而無軍銜的高低,這樣一來人們只是從衣服上辨認軍官的職位罷了。
但是,在取消了軍銜制的二十餘年中,我軍因為沒有軍銜也出現了很多不便的麻煩事。其一便是在戰場上指揮作戰時有很大的問題,由於服裝區別很小,士兵們在戰場上分不清到底誰才是長官,不知道應該聽從誰的指揮與領導。
再有就是當我軍與國外進行訪問交流時,缺乏一個合適的接待標準,就比如1978年時,國家實行改革開放,當時作為國防部副部長的蕭克帶領團隊出國訪問伊朗,伊朗當時和美國關係親密,所以用的也是同美國一樣的軍銜制。
伊朗方面接待我們的人員詢問蕭克,他是什麼等級,有什麼軍銜?他們想根據蕭克等人的軍銜,來安排相關接待事項,這常規的詢問,卻將我方人員問懵了,因為我們沒有軍銜制,根本回答不了伊朗人員的問題。
正因為這樣,在我國改革開放和世界進行交往時,我們因為沒有一套明確的軍銜等級,無法派出與國外對接人員相對應軍職的人進行交接,給我軍的外交活動帶來了不小的障礙和困擾。
重新“恢復”軍銜制
1980年三月,鄧小平提出:重新恢復軍隊軍銜制。一年後的國慶閱兵,鄧小平在檢閱部隊時,看到空降兵陣隊身著翻領跳傘服、頭戴鋼盔走來時,不由得眼前一亮,同身邊一起檢閱的北京軍區司令秦基偉說:“也就是空降兵們這一身還拿的出手啊。“也就是在這次大閱兵之後,中央軍委根據鄧小平要求,召開軍委會議,正式做出了恢復軍銜制的決定。
其實,再次設立軍銜制已經不能稱之為“恢復”軍銜制,因為它已經不同於舊式的軍銜制,在等級設定等方面發生了很大改變。
設立軍銜制是鄧小平深思熟慮的結果,首先就是可以解決上文提到的外交問題,這是為國際交往搭建橋樑。各個國家都有軍銜制,我們不能搞特殊,有了軍銜制,我們才好在國際軍事上做交流。
鄧小平認為軍銜制還可以作為軍隊將士們的激勵機制,先前,軍隊裡只有官職之分,沒有軍銜的稱謂,重新給積極為國貢獻的將士授銜,也能在軍隊裡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
除此之外,便是為了軍隊發展服務了,建國以來,我軍一直在為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做努力,制度、裝備、作戰方式等等都在朝這三個方向前進,而軍銜制正是正規化的要求。
基於這些原因,軍銜制的再次設立被提上日程。1983年五月,在鄧小平的領導下,中央軍委成立了名為“全軍恢復軍銜制領導小組”的工作組,負責恢復軍銜制的全部工作,其中領導小組成員十餘位,皆是軍隊中各個方面的領導,他們直接統領下屬的辦公室,包括從各地抽調到北京的二十多位人,為此次軍銜恢復工作的負責人。
辦公室的下一級分為三個小組,分別是:軍銜小組、文職小組、預備役軍官小組,他們直接負責具體的工作。小組設立後,成員們對於新的軍銜到底該設為什麼樣子,請教了鄧小平的意見,五十年代的時候我們實行的軍銜等級是四等十四級,對於新的等級,鄧小平做出了決定——三等十一級。
三等指的是將官、校官和尉官,十一級則代表將官四級,校官四級,以及尉官三級。不過在第八屆人大第七次會議時,《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將三等十一級更改為十級,取消了“一級上將”這個軍銜,這是後話了。
為什麼鄧小平沒有沿襲之前的形式,重新提出將軍銜只設立到上將呢?
1955年授銜時,在上將之上還有大將和元帥,但在鄧小平看來,現在已經是和平年代,和五十年代的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不再有戰爭這樣的紛亂,現役的軍官大多也沒有經歷過戰場的拼殺。
1955年授銜的元帥和大將都是在沙場浴血奮戰,才換得了中國今日的和平,他們對共和國的誕生與成長至關重要,與國家生死與共。比如十大元帥之一的朱德,領導湘南起義,同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組成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後經土地改革等事件,一路跟隨共產黨,粉碎國民黨的多次“圍剿”,參與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用一腔熱血與忠誠,將一生奉獻給了共和國。
這樣的開國元勳被授予元帥的軍銜是實至名歸、是民心所向。而在和平年代,將領們很難再經歷那樣特殊的事件,立功的機會就相應地少了許多,也就很難達到元帥和大將的級別。況且在當時情況下,能夠按標準被評為上將的將領都不算多,更不用說評元帥和大將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和平年代,軍隊裁員數量很多,編制等級也在壓縮,1955年時軍官的職務等級還有二十一級,到了重新設立軍銜制時已經減少到十五級。所以相應的,軍銜等級也不適宜設立得過多,應當簡化規格。因此,根據軍隊的實際情況,鄧小平慎重考慮,才決定將最高等級軍銜只設立到上將為止。
在得到鄧小平的指示後,小組成員就開始將計劃執行落地。首先就是學習軍銜制的內容與形式,他們把中國以前的軍銜制內容,以及各個國家的軍銜制具體形式進行分類、對比、研究,力求制定出最適合我國軍情的方案。怎樣授銜能夠體現我國的特點?授予哪些人軍銜?具體哪個人對應到哪個軍銜等級?統統都是需要謹慎決定的事情。
為了把這些事情做好,做紮實,工作小組成員花費了幾乎兩年的時間,跑到全國的各大軍區進行實地調研,親自走訪所有的兵種、部門,認真聽取每一個戰士的意見和建議,將結果收整合冊。三個小組分別將其整合成了檔案,也就是《預備役軍官條例》、《文職幹部條例》以及《軍官軍銜條例》的草案。
經過編輯條例使之更加規範可行,再遞交給上級進行審閱與批覆,對其中的結果再次針對性得回到一些部隊中,摸排調查,重新研究,經過反覆討論後同領導同志交換意見,修改調整相關條例,才最終再次上交軍委。
除此之外,伴隨新的軍銜制誕生的還有嶄新的87式軍服。軍服設計的研究人員收集數十個國家的軍服制式,再加上我國之前軍服設計的經驗,結合我國的特色,精心設計了87式軍服的樣式。同時,他們對我國多地各兵種人員進行抽樣調查,得到了豐富的身形資料統計;又在一批樣衣製作完成後,分發到不同軍區、不同兵種中進行實驗,檢驗服裝的保暖性、舒適性、衛生性等等各方面因素,收集了許多部隊的意見和建議,經過不斷地改進,最終形成了87式軍服。
1988年9月14日,北京中南海的懷仁堂內,授銜儀式隆重開幕了。經過嚴格的評定審議,洪學智、劉華清、李德生等十七位軍隊高階軍官被授予“上將”的軍銜。
上午十時,在嘹亮高亢的樂曲聲中,授銜儀式正式開始了。此次授銜儀式,由當時的國家主席兼軍委副主席楊尚昆主持,他當場宣讀了鄧小平簽署的授上將軍銜的檔案。十七位上將身著正挺地軍裝,腰板筆直,體現出軍人地颯颯風姿,他們莊重地將軍銜命令狀從楊尚昆的手中接過,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向黨和國家,向領導人以及在場的上千名軍官致以敬意。全場集體起立,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也向這些為國奉獻的將軍們表達崇高的敬意與感謝。
授銜儀式結束後,時任中央軍委主席的鄧小平同志會見了剛剛被授予上將軍銜的十七位將領,並和他們親切地合影留念,一時間閃光燈交錯地亮起,記錄下了這一珍貴的歷史瞬間。
這一刻的輝煌,也是中國軍銜制幾經波折的印證。時代在飛速的發展,國家領導人也從未停下探索與創新的腳步,他們根據國際形勢與國情的變化,及時地調整治國治軍的方案。正是有了那些為國嘔心瀝血、盡心奉獻的偉人們,我們的國家才能從無比艱苦的戰爭年代一直走到今天,走向世界,走向更加奪目的未來。
此後,授銜儀式陸續在全軍各單位舉行,這些被授銜的將士們,有從戰爭年代浴血報國,到新時代依舊奮戰在崗位上,為新中國保駕護航的開國元勳;也有和平年代一心忠誠為國,用技術帶領全軍走向世界、走向現代化的年輕將領。也許他們的經歷不同,從事的工作也不同,但無論何時何地,無論處於怎樣的條件,他們都時刻謹記自己作為中國軍人的身份,一切為了黨和人民。他們都是共和國的功臣,是黨和人民永遠鐫刻在心頭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