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德國基爾大學研究揭示表觀遺傳修飾影響小麥致病真菌的自發突變率

突變是遺傳變異的來源和進化的基礎。全基因組突變率似乎受到選擇的影響,並且可能具有適應性(eLife | 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揭示獨特的染色質圖譜定義了植物病原真菌的適應性基因組區域!Trends in Genetics | 植物病原體中轉座子的“魔鬼交易”!)。例如,植物病原真菌可以克服植物抗性機制或在幾年內對殺菌劑產生抗性。還已知突變率隨基因組而變化,可能是對錶觀遺傳修飾的反應,但只是假設因果關係(New Phytologist | 表觀遺傳學:植物免疫對抗病原體的催化劑!eLife | 研究揭示擬南芥響應病原體訊號快速誘導植保素合成的機制!)。小麥病原真菌Zymoseptoria tritici是剖析不同基因組區間的突變過程以及表觀遺傳修飾和環境脅迫對植物病原真菌突變率影響的理想模型。Z. tritici是一種半活體營養病原,感染世界各地的小麥,造成產量的巨大損失。該真菌的二元基因組包括一組13條核心染色體和數量不等的副染色體,這些染色體在有絲分裂期間會出現染色體缺失,在有性繁殖期間會出現減數分裂驅動。

2021年10月7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了德國基爾大學/馬克斯普朗克進化生物學研究所Eva Stukenbrock團隊的最新相關研究成果,題為Epigenetic modifications affect the rate of spontaneous mutations in a pathogenic fungus的研究論文。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德國基爾大學研究揭示表觀遺傳修飾影響小麥致病真菌的自發突變率


在這項研究中,科研人員使用突變積累方法確定了表觀遺傳修飾和溫度脅迫對小麥病原真菌有絲分裂突變率的直接影響。缺乏表觀遺傳修飾的缺失突變體證實組蛋白標記 H3K27me3 增加,而H3K9me3 降低突變率。此外,轉座元件 (TE) 中的胞嘧啶甲基化使突變率增加了15 倍,導致 TE 移動顯著減少。副染色體的突變率也明顯更高。最後,科研人員發現溫度脅迫大大提高了突變率。綜上所述,科研人員發現表觀遺傳修飾和環境條件會改變基因組中自發突變的速度和位置,並改變其進化軌跡。



1:基因組特徵和實驗程式概述,以確定DNA甲基化、組蛋白修飾和溫度壓力對突變率的影響



2:Z. tritici的突變譜受表觀遺傳學修飾和溫度影響



3:副染色體、組蛋白修飾的存在和TEs與野生型中較高的鹼基替換突變率有關



4:組蛋白修飾和TEs與結構變異的發生有關



5:去除組蛋白修飾H3K9me3和H3K27me3,以及溫度升高對不同基因組區間的突變率影響不同



6:一個功能性的dim2基因與較少的結構變異和TE缺失的影響有關



7:平均而言,累積的突變會降低植物侵染期間產生分生孢子的能力

分類: 科學
時間: 2021-10-10

相關文章

Science Advances│王紅霞團隊研究揭示乳腺癌迴圈腫瘤細胞異質性

Science Advances│王紅霞團隊研究揭示乳腺癌迴圈腫瘤細胞異質性
文章轉載自:BioArt 責編 | 酶美 透過上皮-間充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腫瘤細胞失去黏附能力,逐漸轉變成間質表型,增強其乾性.遷移 ...

Nature communications:地幔溫度和板塊厚度對板內火山活動的全球影響

Nature communications:地幔溫度和板塊厚度對板內火山活動的全球影響
Nature communications:地幔溫度和板塊厚度對板內火山活動的全球影響 地幔對流是地球內部的重要動力學過程,是板塊構造.大陸形成和漂移.火山作用.地震和造山運動的根本原因(Lowman ...

Nature Communications:雪球地球時期生命存續之謎新解

Nature Communications:雪球地球時期生命存續之謎新解
Ross Mitchell等-NC:雪球地球時期生命存續之謎新解 雪球地球是地球經歷過的最極端的氣候事件.當今冰蓋只出現在位於高緯度的大陸比如格陵蘭島和南極洲,與之相反,雪球地球顧名思義,意味著整個地 ...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人員研發“無能源浪費”原子級薄半導體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人員研發“無能源浪費”原子級薄半導體
澎湃新聞記者 邵文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簡稱ANU)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只有原子般薄的半導體,厚度只有一張紙的10萬分之一,可用極其 ...

阿爾茨海默病神經表觀基因組研究正在從整體發展到特定水平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慢性神經退行性疾病,是痴呆最常見的病因.經過幾十年科學家的努力,許多阿爾茨海默病的標誌,如澱粉樣蛋白-β而tau病理,終於被理解了.但是這些里程碑式的發現仍然未能幫助我們找到一種治療 ...

牛津大學研究:吃雞或會增加3種癌風險,雞肉究竟還能不能吃?

牛津大學研究:吃雞或會增加3種癌風險,雞肉究竟還能不能吃?
追蹤了47萬人,牛津大學研究表明吃雞肉會患上三種癌症? 平時就總是聽說雞屁股.雞脖子.雞頭不能吃而已,怎麼這個研究連一整隻雞都不能吃了呢? 中國每年幾乎都要吃掉80億隻雞,聯想到如今中國居高不下的癌症 ...

研究揭示漢語閱讀障礙兒童書寫與閱讀的腦功能異常

研究揭示漢語閱讀障礙兒童書寫與閱讀的腦功能異常
閱讀是人類資訊交流與知識獲取的核心途徑,對個體生存與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然而,約有5%-17%的兒童卻受到閱讀障礙的困擾.發展性閱讀障礙指個體的智力水平正常,且享有正常教育環境,也無明顯神經與器質性病變 ...

見過這樣的鑑定表沒?——東北人民大學學生鑑定表

見過這樣的鑑定表沒?——東北人民大學學生鑑定表
每個人一生中都要填寫無數次表格.我們現在用的表格和歷史上的有什麼區別沒?我手上剛好有一份上世紀50年代東北人民大學學生鑑定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鑑定表正面 鑑定的學生為畢鎮寰,時年21歲,為安徽省 ...

研究揭示中國東部南北重力梯度帶可能成因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特任研究員鄧陽凡.徐義剛院士.副研究員陳贇,研究揭示了中國東部南北重力梯度帶的可能成因.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構造物理學>. 重力梯度帶是全球重力異常圖中非常引人 ...

研究揭示調控小麥穗粒數基因在高產育種中的潛在作用

研究揭示調控小麥穗粒數基因在高產育種中的潛在作用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生物資訊學及應用創新團隊與四川農業大學小麥所合作,研究了小麥轉錄因子AGL6在小麥花器官和小穗發育過程中的功能.相關研究成果線上發表於<植物生物技術雜誌(Pla ...

科研人員構建T淋巴細胞膜修飾干擾素表觀遺傳奈米誘導劑

科研人員構建T淋巴細胞膜修飾干擾素表觀遺傳奈米誘導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仁濟醫院.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煙臺藥物研究所等合作,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發表了關於工程化T淋巴細胞膜修飾干擾素(IFN)表觀遺傳 ...

劉文教授團隊在腦膠質瘤“表觀免疫”聯合治療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劉文教授團隊在腦膠質瘤“表觀免疫”聯合治療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腦膠質瘤是最致命的惡性腫瘤之一,平均生存期只有15個月,臨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近期,廈門大學劉文教授團隊在Molecular Therapy期刊上發表題為 BRD4 inhibition boos ...

Plant Physiology-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王曉傑課題組揭示條鏽菌效應子抑制小麥葉綠體防禦的新機制

Plant Physiology-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王曉傑課題組揭示條鏽菌效應子抑制小麥葉綠體防禦的新機制
提示:植物生物學」↑關注我們! 2021年9月16日,Plant Physiology線上發表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曉傑教授課題組完成的題為"Tw ...

研究揭示二氧化碳高選擇性電還原“雙通道”機理

研究揭示二氧化碳高選擇性電還原“雙通道”機理
中國科學報社製圖 (記者卜葉)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肖建平團隊與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夏川團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曾傑團隊合作,在二氧化碳轉化研究中取得新進展.他們研發出鉛單原子合金化的 ...

中外學者共同研究揭示凍土區地表圖案產生新機理
中新社上海10月2日電 (記者 陳靜)在北極地區斯瓦爾巴群島和火星地表,分佈著大量神秘規則石質圖案.這些圖案由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碎石堆積而成,有的排成一個個多邊形的空心石環,有的呈條紋狀空間分佈,令 ...

研究揭示胞內致病聚集態蛋白質的極性異質性

研究揭示胞內致病聚集態蛋白質的極性異質性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蛋白質摺疊化學生物學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劉宇團隊,與山東大學教授劉曉靜.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王磊.大連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教授高振明合作,透過發展對蛋白質錯誤摺疊與 ...

光照不足為何會降低水稻產量?川農大研究揭示新原因
四川線上記者 史曉露 自古以來,四川盆地就"多雲霧.寡日照",在古文中還能找到"蜀犬吠日"的典故. 弱光脅迫對水稻柱頭花粉粒數的影響 光照不足會影響水稻產量,四 ...

研究揭示植物單細胞再生機制
不同於高等動物,高等植物細胞命運可塑性高,分化的植物體細胞可獲得全能性(totipotency),再生出完整可育植株.植物單細胞再生在農業.園藝上應用廣泛,是遺傳轉化的常用途徑.雖然較多種類的植物均實 ...

研究揭示傳粉榕小蜂從互惠共生向欺騙寄生演化機制

研究揭示傳粉榕小蜂從互惠共生向欺騙寄生演化機制
互惠共生是兩種不同的生物在相互合作中受益,形成穩定的合作關係.以往研究發現互惠共生從不同尺度上影響全球生態過程,而物種間互惠關係的獲得.維持或丟失的演化機制仍是未解之謎. 榕樹-傳粉榕小蜂在繁殖上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