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飛蛾破繭的理念人皆熟知:其蘊含的教育啟示是父母介入幫助孩子(阻礙了其發展所需要的技能),削弱了他的能力感(“我需要別人的幫助”),並給她呈現出不切實際的人生景象(我不需要努力!)果真如此嗎?)
這是一個爛大街的教育故事:
生物學家說,飛蛾在由蛹變繭時,翅膀萎縮,十分柔軟;在破繭而出時,必須要經過一番痛苦的掙扎,身體中的體液才能流到翅膀上去,翅膀才能充實有力,才能支援它在空中飛翔。
一天有個人湊巧看到樹上有一隻繭開始活動,好象有蛾要從裡面破繭而出,於是他饒有興趣地準備見識一下由蛹變蛾的過程。但隨著時間的一點點過去,他變得不耐煩了,只見蛾在繭裡奮力掙扎,將繭扭來扭去的,但卻一直不能掙脫繭的束縛,似乎是再也不可能破繭而出了。最後,他的耐心用盡,就用一把小剪刀,把繭上的絲剪了一個小洞,讓蛾出來可以容易一些。果然,不一會兒,蛾就從繭裡很容易地爬了出來,但是那身體非常臃腫,翅膀也異常萎縮,耷拉在兩邊伸展不起來。他等著蛾飛起來,但那隻蛾卻只是跌跌撞撞地爬著,怎麼也飛不起來,又過了一會兒,它就死了。
原來,那“鬼門關”般的狹小繭洞恰是幫助飛蛾幼蟲兩翼成長的關鍵所在,穿越的時候,透過用力擠壓,血液才能順利送到蛾翼的組織中去,惟有兩翼充血,飛蛾才能振翅飛翔。人為地將繭洞剪大,飛蛾的翼翅就失去充血的機會,生出來的飛蛾便永遠與飛翔絕緣。
講述者最後大多會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任何一種本領的獲得都要經由艱苦的磨練,“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這隻飛不起來的飛蛾的經歷就證明了這一切。
可是孩子真的不需要幫助和教育嗎?如果父母的教育作用沒有有效發揮,孩子定會遭遇一次次失敗!
屢次失敗對孩子影響何其大也:
一次次失敗,孩子會給自己貼上“我不行”“我沒用”之類的標籤,讓一個孩子失去信心;
一次次失敗,會形成惡性迴圈,否定了自己,再也不想奮進了,產生破罐子破摔心理;
一次次失敗被擴大以後,孩子會逐漸形成低自尊的心理狀態。尤其對於意志力並不堅強的孩子來說,經常失敗往往留下童年的陰影,對他個性心理的形成會產生消極影響。
孩子真得需要家長幫助、指導、教育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成功走向成功!
晚飯後,女兒在用六塊拼板要拼出一艘輪船,孩子已經拼出四塊,剩下兩塊找不到位置,翻來覆去,抓耳撓腮。我忍耐住去幫助她衝動,首先問:小朵,你需要我的幫忙嗎?孩子搖搖頭,我趕緊鼓勵她:奧,這個拼圖真難,你拼的很努力!孩子換上一塊,還是不對;倒過一次還是不行。我說,我們先拼邊緣會怎樣呀?女兒恍然大悟,立刻完成拼圖,高叫著:我成功了!
從幫助孩子拼圖的過程中,我的啟發是:
孩子在成長過程父母的幫助、指導、教育或干預是必不可少的,家長不能缺位;
幫助教育孩子,要把尊重孩子放在首位,在孩子的允許後才能行動,;
幫助教育孩子,只能提建議或方法,不要去代替孩子去做,讓孩子體驗到能力感,這樣才能培養獨立能力和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