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要從咱們學母語開始說起了。敢問,可有一對父母,是先教孩子們“爸爸媽媽”的偉大意義,或者漢語的豐富文化,再談其他的?哪怕是同時進行的呢?一般的操作,難道不是管他三七二十一,張嘴再說?
都不讓寶寶們理解了再說,“不科學”。差評!
小學階段,就更“離譜”了。居然都不給孩子們講基本的構詞法,上來就抄抄抄寫寫。更恐怖的是,還有老師定期不定期的“襲擊”。但是,跟背書相比,這個就算好了。經常有大段的文字,不怎麼講就讓背。
“不人道”了,簡直是。差評!
問題是,只要身體沒有問題,作業別欠賬太多,咱們大家個個都能把中文說的不差。喜不喜歡,另外說。但是隻要讀,絕大多數書籍報刊,都沒問題。
這是怎麼啦?
這是因為,雖然腦子一直沒怎麼動,我們“身體”從未放鬆學習。
說回到英語上,也是一樣。咱們之前聊過很多次:語法,理解是沒有用的。因為他們只是專家們從絕對正確的英文中,總結出來的一些規律。真實的應用場景,不要說口語交流,就是卷面上,也很多完全不按規矩來的句子。
所以,語法是沒有用的嘍?
當然不是。
初高中的孩子,身體狀況,生活環境,各方面跟剛出生的嬰兒,有很多不同。特別是時間,不可能有一個單詞學幾個月的心態了——老師家長也不讓啊。相對豐富的思想和生活經驗,也讓他們完全有能力把“”抄抄寫寫讀讀背背“”之類的作業,完全打造成應付老師的“面子工程”。而腦子和手上,什麼都留不下。
但是理解能力,“今非昔比”。
於是,語法就誕生了。按他們組織的句子,絕對正確。當然,不遵守的,也未必錯。但那是另一個話題了。學生只要按照這個來,就能理解絕大多數要學的東西。
那還不是考腦子嗎?
我沒說過,“不能”靠腦子啊。問題是,很多孩子,止步於此。以為“明白了”就行。於是就陷入了“背得快忘得快”的陷阱。可這其實是個幻覺——咱中文也沒做到過目不忘啊。
“忘得快”其實是因為身體還沒學會。拽個專業點兒的詞:沒有內化。
剛不是說了,沒時間,沒精力嗎!?
咱也不需要小時候那麼多的投入了呀。否則這十幾年,不都長在……身上了嗎?再說,我們還有語法這個大幫手呢!他至少可以幫我們,把原來十萬步千里的取經之路,變成只要二萬五千里長徵。
具體來說,可以有這些參考:
- 讀題,把答案填上,就當是小文章那麼讀。遇到不會的東西,拿出當年看小說的氣魄,猜就行了。高考以前的親,過後再查。大學以上的親,根據自己的目標來。
- 分析題。用自己掌握的語法,逐句分析錯的比較多的題目。要確保每一句,都有清晰的理解。語法,就像是屠龍刀。只是擁有,遠遠不夠。關鍵是有用的功夫。
- 仿寫。仿寫課文,仿寫題目。如果咱自己寫的出中考高考那樣的——不說文章,句子就行,考試還會是個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