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我是尤娜,硬體數碼愛好者一隻。我的開箱測評都是自費購買,儘量保證中立客觀不恰飯。
文章結尾,我都會給出該產品的推薦指數,以及在這個測評時間點的購買建議。如以後有修改,請以本文的創作時間為準,是2021年10月12日。
今天的評測主角是一款“舊瓶裝新酒”——聯想小新Pro14高刷版。小新是聯想旗下銷量最大的價效比輕薄本系列,Pro14則是其中定位較高一款,它直接沿用了上位機型YOGA14s的模具,全金屬機身、杜比全景聲等要素均保留了,區別只在外觀與配色。這次更新的高刷版除去硬體小幅升級,螢幕也換成了YOGA14s的2.8K 90Hz螢幕,可以說除去顏色就毫無區別了。
YOGA14s曾經是品質家用本的代名詞,小新Pro14高刷版能成為“YOGA終結者”嗎?今天讓我們來一探究竟。我手中這臺是酷睿版,核心配置為酷睿i5-11320H;此外還有搭載銳龍5 5600H和銳龍7 5800H的銳龍版可選。
開箱外觀
京東自營當初我也沒預購上,最後是在聯想官網(聯想智選)入手的禮包套裝,包含了小新揹包、滑鼠加筆記本支架。
之前測過銳龍普屏版,包裝完全一樣。
65W的電源來自臺達,跟我日常自用的YOGA14s低壓版完全一樣。大小基本相當於綠箭口香糖盒子,下圖用單個Joy-Con對比一下。
和YOGA14s放一起對比,可見基本就是後者的換皮版,配色由深灰換成相對“高階感”沒那麼足的銀白,YOGA的logo也省去了。
D面也是除了顏色幾乎一模一樣,外觀看不到它的散熱設計,它是2熱管2風扇,基本也是14英寸輕薄本所能達到的極致了。
機器單手開合有點勉強,幾乎每次都會被帶起來一點……YOGA14s和銳龍普屏版,單手開合都挺輕鬆啊。機器可以放平,但不是標準的180°開合,會稍微墊起一點。
左側為2個C口,均支援100W PD充電,酷睿版還均支援雷電4協議。
右側除去先進的3.5mm耳機耳麥二合一介面,就只剩一個A口(USB3.2 Gen1,支援關機充電),無法同時插常規A口的滑鼠和u盤。小新Pro14還有YOGA14s都以介面少為人詬病。
C面細節,雖說是同款模具,其實具體到每臺機型還是有細微差別的——
- 這臺機器的觸控板手感和之前測過的銳龍普屏版相當,均要略優於我自用那臺YOGA14s;
- 觸控板之外的C面則是它與YOGA14s較好,而那臺銳龍普屏版上手卻顯得很生澀;
- 鍵盤手感又換成是銳龍普屏版最好了,這臺機器和我的YOGA14s都顯得有點肉。
排除開我個人的主觀感受影響,姑且可以認為,聯想不同批次的產品,做工細節還是有一定小差異,其它銷量大的品牌型號同理,大家還是不必過分糾結KOL們對做工的評價。另外儘管細節有些參差不齊,小新Pro這個模具的做工仍然稱得上是5K價位數一數二的,比我之前上手過的諸如Air14Plus、Pro16、戰66/戰X整體都要更好。
小新Pro14高刷版預裝了Win11,應該也是國內第一批首發Win11的機型了。Win11在開機階段會強制你啟用並用微軟賬號登入,個人很不喜歡這個設計,尤其前者不利於網購驗機了。
由於本人對作業系統/UI研究不深,本文不涉及有關Win11與Win10的體驗區別。
開機實拍,四邊框寬度均不到一指,應該是目前屏佔比最高的筆記本之一了。
配置一覽
CPU是一位新同學i5-11320H,10nm製程,4核8執行緒,8M三級快取。單核/全核最大加速頻率分別來到4.5/4.3GHz,尤其全核最大加速頻率比低壓版i5-1135G7好了不少。
不同於前輩i5-11300H,i5-11320H下放了原本11代高能效i7才擁有的96EU滿血版核顯,頻率也稍微提升到了1350MHz,此前i5都只有80EU,1300MHz。某種意義上,這是目前你能買到的最強的x86核顯(i7-8809G被Intel官方歸類為獨顯)。
記憶體是來自鎂光的E-die,4266MHz的雙通道LPDDR4X,容量16G。LP低功耗記憶體會顯著增加延遲,但其實這個只是影響CPU搭配獨顯的表現,不會影響核顯的表現。
硬碟是海力士較新批次的PC711工包盤,遺憾的是依然是PCIE3.0*4的,沒有上到4.0。
螢幕為聯想貼牌生產,2.8K 90Hz 400尼特的鏡面屏,面板型號為LEN8A90,和Yoga14s上面那塊完全一致。NTSC/sRGB色域覆蓋分別為70.87%/98.43%。
理論跑分
小新Pro14支援聯想祖傳的Fn+Q切換效能模式,不過沒有拯救者家族的燈光提示,只能看聯想軟體UWP給出的桌面懸浮提示:“節能”“平衡”“野獸”三種模式下,懸浮圖示分別為“電池”“雪花”“儀表盤”。
下面的理論跑分在“野獸”模式下進行,乾淨後臺(跑之前關閉其它可見軟體),跑分時不墊高機器,不外接散熱。
我加入了兩個對比項,一個是之前出鏡的YOGA14s低壓版(i5-1135G7 38W+Xe80EU核顯),另一個是上半年發售的小新Pro14銳龍普屏版(R7-5800H+Vega8核顯)。值得注意的是,YOGA14s低壓版是11代酷睿剛出時候的機型,距離今天已有將近一年,此前我在測其它i5-1135G7本子時,都發覺它的體質有些偏“雷”。較新批次的i5-11320H會進步嗎?
老規矩總結放上面,詳細截圖放下面,太長不看的小夥伴可以只看上面然後快進。
CPU-Z屬於負載較輕的物理效能測試,它的單核分數關係CPU的輕度單核表現(如開關軟體、網頁瀏覽);多核分數則關係輕度多核表現(如壓縮軟體、多工辦公)。
這個跑分對I/A兩家相對比較公平,但持續時間很短,多核分不太能衡量筆記本尤其是輕薄本的真實效能。i5-11320H的單核分與R7-5800H相當,強出i5-1135G7一小截;多核分則比i5-1135G7(YOGA給了38W功耗,基本是最高了)高出13%。
Cinebench R23屬於負載較重的物理效能測試,它的單核分數關係CPU的重度單核表現(如UI重新整理、渣最佳化遊戲);多核分數則關係重度多核表現(如影片轉碼、程式編譯)。
這個跑分對Intel更有利一些,i5-11320H的單核分小幅超出了R7-5800H。多核分則比i5-1135G7強出近15%,雖然是四核打八核,也達到了R7-5800H的接近60%效能。
3DMark Time Spy屬於圖形效能測試,它的物理分數能反映CPU的物理渲染表現,不過其實和遊戲關聯不大;圖形分數則能比較好的反映顯示卡遊戲效能(尤其是3A大作)的上限。
滿血版96EU核顯果然強大,圖形分接近1800,把i5-1135G7和R7-5800H遠遠甩在身後,也要強於上一代滿血版的MX350獨顯(約1600)。約等於桌上型電腦的GTX950/RX560獨顯了,桌上型電腦目前最強的核顯來自R7-5700G,需要搭配高頻記憶體+暴力超頻才能達到這個數字。
辦公與續航
首先看插電的表現,測試在“野獸”模式下進行,不墊高機器,不外接散熱。
兩臺對比機型依舊是YOGA14s低壓版(i5-1135G7 38W+Xe80EU核顯)和小新Pro14銳龍普屏版(R7-5800H+Vega8核顯)。
小新Pro14高刷版不出意料完勝了CPU/核顯均落下風的YOGA14s低壓版,和小新Pro14銳龍普屏版則是互有勝負,修圖從明顯落後變一舉反超,剪影片也維持優勢(Xe核顯對影片編輯類軟體,包括國產的格式工廠/愛剪輯最佳化都優於Vega核顯)。
Excel一項看似落後很多,其實PCMark10的這個測試包含了普通人不太用得到的蒙特卡羅/能源市場運算,會呼叫OpenCL,這個屬於Xe核顯的弱項了。去除這部分的話,最多四核的U28/H35雖仍然會吃虧,不過差距不會像圖上腰斬那麼誇張了。
然後是不插電的表現,測試時拔掉電源,在“平衡”模式下進行,不墊高機器,不外接散熱。
Intel相比AMD向來有離線效能更強的優勢,EVO認證更是強調這一點,可見拔電以後AMD辦公表現縮水嚴重,U28/H35則都仍維持相當效能。這麼做的代價就是功耗同樣上升,會影響續航——但我們驚喜的看到,儘管TDP更高,i5-11320H的離電續航也有進步了!前15分鐘偏日常使用的測試僅耗電7%,按強度減半計算,輕度使用的續航可以超過7個小時;總共24分鐘的測試耗電13%(截圖截得稍微慢了一些,時間和電量都多走了一格),重度使用的續航也超過了3小時。而且這還是90Hz下的結果,60Hz下各自應該還能延長約1/0.6小時。
此前YOGA14s雖然是“低壓版”,輕度/重度使用也只能堅持6/3小時。小新Pro14的銳龍普屏版因為離電效能壓得很死,螢幕功耗也低,續航較長,輕度/重度使用分別達到9/4.5小時。
最後看一下低負載狀態下的功耗,核顯筆記本的CPU封裝功耗(Package Power)也包含了GPU的功耗,所以透過這個數值也可以預見不同CPU輕度使用的功耗情況。開啟“節能”模式,關閉包括聯想電腦管家在內的任何後臺軟體,僅保留監控軟體和截圖用的TIM。
桌面什麼也不動時,i5-11320H的功耗約1.2W,和i5-1135G7相似;R7-5800H可以低到0.6~0.8W;在Word裡打字,i5-11320H和i5-1135G7的功耗均約5W;R7-5800H是約4W。
Edge瀏覽器瀏覽淘寶首頁,i5-11320H的功耗為7~8W,倒是還略低於i5-1135G7,後者在8W出頭;R7-5800H是5~6W;嗶哩嗶哩播放1080P高位元速率的彈幕影片,i5-11320H和i5-1135G7的功耗均約10W;R7-5800H約8W。
綜合看來,較新批次的11代酷睿還是比銳龍5000系要更耗電,不過相比較老批次已經有進步了。下一代12代酷睿將會採用大小核設計以進一步提升能耗比,非常值得期待。
之前的辦公與續航測試截圖——
散熱表現
正常而言,CPU重負載溫度不會超過單烤FPU,顯示卡重負載溫度不會超過單烤Furmark。但筆記本在遊戲、影片渲染等雙負載場景,CPU和顯示卡之一(往往是CPU)溫度可能會超過雙烤。
測試在“野獸”模式下進行,室溫為17℃,關閉CPU的AVX512功能,不墊高機器,不外接散熱。由於室溫有些偏低,這個成績的代表性可能相對一般。
單烤CPU,瞬時功耗高達54W,不過CPU並未達到全核最大睿頻(估計只有算整數才能達到),峰值大約4.1GHz。持續十數秒後溫度上百開始降頻,約1分鐘時間內下降到42W,此後功耗一直維持在這個數字,頻率大多數時候穩在3.8GHz,偶爾會下降到3.3GHz但很快又會衝到接近4.0GHz,然後再稍微降到3.8GHz……可以認為長時頻率能穩在3.8GHz。
單烤顯示卡,96EU核顯的功耗比80EU稍高一點達到24W,後者是21W,可見Xe核顯需要至少20W的功耗才能滿血執行,而且Intel更傾向於雙高負載優先保顯示卡(後面雙烤可以看出),現在明白為啥不推薦買戰66酷睿版這種效能釋放低的Xe核顯本了叭。核顯溫度很低一直沒有超過60℃,頻率也穩定在1350MHz,偶爾會跳到1300MHz但很快又回來了。
雙烤,瞬時功耗達到了PL2的上限64W,堅持約半分鐘後先是下降到48W左右,又逐漸回升到55W左右並且一直維持,室溫更高時這個成績可能要差一點。雙烤顯示卡的頻率稍有下降,1250MHz;CPU則在3.3~3.4之間搖擺,純CPU核心的功耗在28W左右。
遊戲實測
正常而言遊戲不是輕薄本主測專案,但前面提到過i5-11320H是目前能買到最強的x86核顯,故今天稍微增多一點遊戲實測內容,增加了CSGO、古墓麗影9和原神3個一般輕薄本也可體驗的遊戲。
遊戲測試在“野獸”模式下進行,不墊高機器,不外接散熱,後臺開啟TIM、微信和3個瀏覽器視窗,儘量模擬大家日常使用的場景。
解析度均為1920*1080,畫質設定詳見圖表。兩臺對比機型依舊是YOGA14s低壓版(i5-1135G7 38W+Xe80EU核顯)和小新Pro14銳龍普屏版(R7-5800H+Vega8核顯)。需要注意的是它們都是裝的Win10,而小新Pro14高刷版是Win11,這個對比不是很嚴格,僅供參考。
遊戲截圖普遍是.jpg格式,因為.png格式容易超出上傳大小限制。大家開相同畫質實際遊玩的視覺體驗,普遍要比看我的截圖來得更好。下文提到的“最低幀數”指的是1%low,畢竟0.1%low在實際遊玩時極少能感知到,也不會影響操作。
FF15是我認為比較貼近實際遊玩的一個測試專案,其它遊戲的benchmark都更像是在播放過場動畫,很少涵蓋實際遊玩時的攻擊、射擊、駕駛等動作。
憑藉滿血96EU,小新Pro14高刷版成為第一臺跑過了2500分(Slightly Low)大關的核顯機器。不過TS跑分和它相當的RX560能能跑到2800左右,GTX950更超過3000(FF15是N卡優勢專案),Intel的遊戲生態還需建設。
LOL全最高畫質,有些意外沒有超過相同模具的銳龍版。這是Intel優勢專案,正常Xe核顯在低壓時候表現是要優於Vega核顯的。
比較靠譜的解釋是,LOL更吃顯示卡的頻率,而Vega核顯頻率要高得多。大家可以盡情開2880*1800的原生解析度遊玩,沒必要像我降到1080P。
CSGO畫質設定是低(不是最低,陰影低,增強對比度和Uber著色器開啟),96EU核顯跑出了平均188幀的成績,超過兩個對手的同時,也超過了桌上型電腦5600G的核顯。不過前面有煙霧升起(煙霧裡的幀數太不具備參考意義了)時最低幀數掉到85左右,稍低於5600G。
高畫質我也跑了一遍,如果不開啟MSAA可以衝到近100,但開了哪怕把別的調成低,也會掉到60左右。DOTA2和CSGO同引擎,幀數表現也基本可以參考CSGO。
古墓麗影9畫質設定為高。這是AMD優勢專案,Xe核顯的表現一般,滿血+高效能釋放也沒追上5800H的核顯,最低幀數不足50。另外這個遊戲的benchmark跟實際遊玩有差距,實際遊玩更吃CPU,小新Pro14的效能釋放還能支撐流暢執行,換成X1C、靈耀14s一類機器就不一定了。
Vega核顯玩古墓麗影9的表現和守望先鋒差不多,但Xe核顯會明顯好一些,這個96EU滿血版應該撐得住高畫質+100%渲染比例下1080P 75幀執行,如果用1440*900解析度玩就更好。
GTA5中畫質+FXAA平均幀數超過60,發生激烈碰撞時也維持在40以上,基本可以暢玩。
追求畫質體驗可以把解析度降低到1440*900,然後用中高的畫質去玩,點對點視覺不會糊。
吃雞的表現有點讓人失望,非常低畫質依然不流暢,只能怪藍洞最佳化差了。
空地上的幀數還是蠻高的能超過60,但在草木較多的場景就很容易掉到40以下,最低幀數35左右,跟Vega核顯差不多。桌上型電腦5600G也要超頻才能流暢玩,筆記本還是上獨顯叭。
地平線4作為微軟的親兒子,Win11應該是在底層最佳化上出了力,Xe核顯在低畫質下幀數一舉提升到平均60最低48,漂亮的戰勝了此前一直耀武揚威的Vega核顯。
Xe核顯提升畫質(中以上)以後,車體變模糊的問題終於也解決了,但仍存在一些小問題,螢幕裡偶爾會有黑色的方塊在閃爍,建議還是低畫質玩。
原神因為上限鎖60幀,故開啟中畫質進行測試,這個遊戲針對Intel核顯做過最佳化,Xe核顯表現要優於Vega核顯,也戰勝了桌上型電腦上的5600G。
PC端原神的最低畫質也比iOS上的最高好,大家可以開最低畫質,用原生的2880*1800解析度(因為全屏只能這個)配合降低渲染比例絲滑體驗。
幾個沒有基準測試或相關功能不全的遊戲,均是用的MSI Afterburner手動記錄幀數表現。
總結及其它
機器重1.36kg,加上電源(稱“旅行重量”)為1.54kg,輕薄本里主流水平。
螢幕在同價位產品裡幾乎最強(華碩無畏Pro14的OLED屏純看引數更強,但不少人還是挺牴觸OLED屏的),而且亮度超過400尼特,意味著在室外背陰處也可以使用。
相比YOGA14s顏色顯得沒那麼“高階感”,而且相對更容易沾指紋。做工的細微差別可以忽略,基本可以認為是同一級別的機器。
效能釋放優秀,可以說基本達到14英寸輕薄本的天花板了。i5-11320H增強了核顯,因此它可以輕度遊戲,只是Intel的最佳化確實還是參差不齊的,需要加強。
效能模式下人位噪音是45多不到50db,在輕薄本里偏大,在遊戲本/創意設計本里仍屬於最低一檔,一般不需要擔心帶去圖書館一類場景“擾民”,開平衡模式即可。
雙高負載下表面溫度分佈和YOGA14s相當,螢幕下方和鍵盤中央均接近40,兩個掌託在30附近,輕薄本里屬於中等偏高。如果比較在意,可以轉平衡模式使用。
用料在5K級別的本子裡是絕對一流,不必理會之前YOGA14s那些所謂的“品控翻車”問題,我自己日常用的YOGA14s可沒那麼多問題。這個問題的真相明說出來,對你我都不太好。
最大的遺憾還是介面太少,內部也沒有任何擴充套件能力,16G記憶體為板載,硬碟插槽只有一個,不能加只能換。因此銳龍版個人更推薦購買R5的版本,除非R7能便宜到只貴200。
推薦指數
較為主觀,大家也不一定完全信奉。適合我的不一定適合你,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外形:★★★★☆,如果能多幾個配色可選就更好了,銀白色掉漆以後是比較顯的。
做工:★★★★,其實對小新而言完全可以打5星,但它骨子裡是YOGA,要求高一點。
效能:★★★★☆,基本是H35 CPU的天花板了,扣半分免得Intel太驕傲叭,下一代12代酷睿別賣太貴了。
散熱:★★★★☆,效能一流同時噪音和表面溫度尚未超出可接受範圍,小扣半分。
價格:★★★★,迴歸5699後有些貴,畢竟以前核顯版的YOGA14s也經常促銷到這個價格。個人認為5499更合適,不過目前輕薄本也不好買,大家有剛需就果斷剁了叭。
時段:★★★,移動端的12代要明年一季度才出,但這個版本出得還是稍微有些晚了。
整體推薦指數:★★★★。輕薄本里的六邊形全能戰士,辦公、輕度遊戲、影片創作都能勝任,續航也得益於體質有所進步。不過如果雙十一遊戲本能促銷到這個價格,對高效能有需求的小夥伴,還是建議購買遊戲本。
建議入手人群:預算5000+元的Office人員/教師/短影片創作者,或只玩騰訊全家桶/原神的學生黨/上班族。
銳龍版同樣值得購買,但如前所述,更建議購買R5的版本。同價位競品主要是自家ThinkBook14p(介面更多)、無畏Pro14(螢幕更好)以及促銷時候的遊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