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蒙哥馬利來到蘇聯,和各個領導人見面,在和他們談話的過程中,“中國”這個字眼吸引了他,並讓他萌生出了要來中國的想法,就這樣,他向政府提出要到中國訪問的請求,政府請示了毛主席,主席對此表示很歡迎。
1961年9月,蒙哥馬利在李達上將的陪同下,從北京抵達武漢漢口的勝利飯店,晚上時,他又來到了主席所在的東湖賓館,一見到毛主席,蒙哥馬利就兩眼放光,激動的不行,趕忙上前和主席熱情地握手。
當晚,毛主席和蒙哥馬利就聊得非常愉快,他們主要聊了關於軍事方面的問題,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了,很快就到了吃晚飯的時候,這時蒙哥馬利也準備走了,毛主席見狀,便讓他留下來吃晚飯。
面對毛澤東的邀請,蒙哥馬利求之不得,便開心地答應了,二人又坐了下來,聊回了剛剛還沒有結束的話題,而負責招待的人,特地叮囑廚房:“主席今天晚上要宴請外賓,規格一定要搞得高一點!”
因為考慮到外賓是外國人,飯桌上除了中國菜以外,還需要準備幾道西餐菜式,經過考慮,今晚的菜定為六道冷盤和四道熱菜,當飯菜上桌後,蒙哥馬利的眼睛都亮了,主席看後,笑著說道:“飯菜好了,現在可以吃飯了!”
這天晚上,蒙哥馬利吃得十分開心,飯菜竟一點沒剩下,吃完飯後,還一臉滿足地對毛主席說:“這頓晚飯我吃飽了,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飯菜,在此之前,我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飯菜。”毛主席聽後,也跟著開心笑起來,蒙哥馬利走後,工作人員走過來說:“主席,吃好了嗎?”
誰知主席這個時候,突然笑了一下,這讓工作人員有些搞不清楚狀況了,他一臉疑惑地問道:“主席,怎麼了?您笑什麼呢?”毛澤東說:“今天晚上的飯菜,是不是咱們的廚師做的?”聽完,工作人員趕緊跑到廚房問道:“主席問,今天晚上的飯菜是不是咱們自己做的?”這時,負責做飯的程師傅,走了過來回答道:“當然了,都是自己臨場發揮,將以前學的東西搬上去了。”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後,工作人員便原封不動地講給主席聽,毛主席聽後,笑容更大了,他豎起大拇指,誇讚道:“程師傅就是程師傅,手藝真的是精湛啊!”這裡提到的“程師傅”,就是為毛主席做了22年飯的專職廚師程汝明,並且還號稱是“國寶級烹飪大師”。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程汝明的故事,順便來講講他的那些讓主席都誇讚的拿手好菜!
精通中餐、西餐的“程師傅”——程汝明
1926年10月1日,程汝明出生在山東的一戶農家,家境貧寒,不僅如此,家裡的兄弟姐妹眾多,父母每天需要起早貪黑去幹活,以此來維持家中的生活,但是,家裡這麼多張等著吃飯的嘴,光靠兩個人幹活還是有些勉強。
出生在這樣的環境,只會叫苦是沒有用的,當程汝明九歲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家中的勞動力,每天都會跟隨父母一起去田地裡幹活,每當他幹活的時候,總能看到上學、放學的孩子們,他們勾肩搭背,有說有笑地走在一起,看著這一幕,他的眼中流露出了羨慕的神情。
其實,程汝明是個非常喜歡學習的人,他恨不得泡在書中的知識裡,可是,家裡的條件根本就支撐不了他的學費,他只能在心裡默默地安慰自己:“不用羨慕他們,誰都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自己一定也可以活出自己的樣子。”
雖然家裡有他幫助父母幹活,但依舊維持不了正常的生活,他們經常都是有上頓沒下頓的生活,在家裡最困難的生活,又傳來了一個噩耗:小妹妹沒了,當程汝明知道小妹妹是被餓死的後,他就在心裡發誓:“自己將來做的工作,一定是能夠讓全天下人都能吃飽飯的。”
就這樣,在家裡幹了幾年農活後,13歲的他,有了想要出去打拼的想法,他想透過自己的努力,改善家裡的生活。對於兒子的想法,父母起初是反對的,他們認為程汝明年紀還太小了,又是一個人出去,太不安全了,最後,有一個老鄉愿意和他一起出去,這才答應了下來。
自此之後,程汝明開啟了豐富多彩的打工生涯,或許那時的他也沒有想過,自己將來會遇到什麼,跟隨老鄉來到天津後,他想起了自己曾經許下的承諾,便打算從事廚師的行業,先從一名學徒做起。
但是因為程汝明的年紀太小了,很多飯店的老闆都不願意要他,面對挫折他沒有放棄,他還是態度真誠地一家一家問,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如願以償在一家名叫惠中飯店裡當學徒,然而,開心之後,迎接他的就是每天做不完的事情。
因為程汝明是一名學徒,每天要做很多事情,不僅如此,他基本上每天都要工作十七八個小時,忙起來的時候,甚至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這對於一個未成年的孩子而言,簡直太艱難了,要明白,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夠堅持下去。
長時間的工作,讓程汝明的身體變得非常疲倦,有好幾次他差點撐不住暈倒,但每次他都會強迫自己忍住。果然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每當他一有放棄的念頭,他就會想起家裡的生活,他已經厭倦了那種吃不飽的日子,因此不管怎麼樣,他都要和主廚學到點東西。
一天夜裡,忙碌了一天的程汝明終於等到了休息的時候,他看著自己傷痕累累的雙手,嘆了口氣,這時腳上又傳來了一陣刺痛,一看,原來是腳上的水泡破了,隨之而來是鑽心般的疼痛,他還在苦撐著,那時很多和他差不多大的學徒,都因為受不了走了。
程汝明也動過想要離開的念頭,但想到種種事情後,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離開,他認為既然選擇了這件事情,就一定要堅持到最後,如果半途而廢的話,他說什麼也覺得不甘心。
其實,當學徒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有句老話說得好:“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因此要想從手藝人手上學到東西,毫不誇張地說,比登天還難,必須要透過他們的考驗才可以,只有被認可了你才有機會學習。
在工作中,程汝明會細心地觀察主廚做菜的手法,到了晚上休息的時候,他就會躺在床上,回憶著主廚的手法,不僅如此,有的時候他為了研究一道菜,能夠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這樣的程汝明,很快就引起了主廚的注意。
之前注意到他的時候,就感覺是個廋廋小小的孩子,一年半載過去了,別的學徒都因為吃不了苦走了,只有他一個人還在苦苦堅持,便覺得他或許是個好苗子,在接觸之後,主廚又發現,這小子在廚藝方面的天賦挺高,所以打算收程汝明為關門弟子。
這個好訊息,就這樣毫無預兆地砸在了他的頭上,程汝明高興極了,他就知道,只要自己肯努力,就一定會有回報的,從這以後,程汝明就每天跟在主廚身邊學習,主廚教給他的知識,他每天晚上都會在自己的腦中過一遍,將它們熟記於腦中。
後來,程汝明慢慢地在主廚的支援下,開始上手,看著自己精心烹飪的食物,被端到客人的餐桌上,那一刻他的心情非常緊張,當聽到客人的誇讚時,程汝明才露出了微笑,就這樣,程汝明的廚藝越來越好,主廚看在眼裡可欣慰了。
程汝明對於眼前的成功並沒有驕傲,反而更加用心地鑽研廚藝了,一天,他找到主廚,告訴他自己想學習西餐的做法,主廚聽後立即介紹了一家開在英租界的西餐廳,隨後,程汝明憑藉著主廚的推薦,進入了這裡工作。
在工作期間,他學習到了很多東西,進步也很大,這家餐廳的英國主廚很早就注意到他了,他也十分看好程汝明的能力,常常會提點程汝明,後來,更是直接讓他跟著自己學習西餐的做法,並且還是手把手地教他。
這讓程汝明覺得受寵若驚,為了不辜負主廚的期望,他每天都在苦心鑽研廚藝,終於,在他的努力下,廚藝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主廚一個高興,就給他漲了好幾倍的工資,程汝明知道後,笑得眼睛都沒了。
如今,自己有了一門手藝,也有固定的收入來源,這些年付出的汗水總算沒有白費,想到家中父母的生活,他留下下個月的開支,其他的全部都寄回家裡,用來改善家中的生活,當父母收到程汝明寄來的錢時,他們熱淚盈眶,心裡清楚地知道,苦日子算是熬過去了。
在天津待了十多年的時間,他先後在多家中外名店工作過,憑藉著豐富的經驗和出色的表現,天津烹飪界對程汝明的廚藝表示很高的認可,大家都對程汝明做的中西餐讚不絕口,因為北京距離天津不遠,他的名字很快就傳到了北京這邊,而北京方面知道程汝明這個人後,對他重視了起來。
後來,世界和平理事會打算在北京召開亞太地區的和平會議,北京地區方面考慮到程汝明對西餐很有研究,便讓程汝明負責此次會議中的餐飲,在會議期間,程汝明表現十分優異,做出的西餐連外國人都給出一致好評,甚至還詢問道:“你們這裡還有外國廚師嗎?”
會議結束後,程汝明因為出色的表現,很快就讓上級部門注意到了,他們認為這麼厲害的廚師,一定不能浪費了,要用起來,不能埋沒了他的能力,於是,中國鐵路局的領導人,便安排程汝明到外國人專門乘坐的列車上,擔任西餐主廚,專門負責製作西餐。
初遇毛主席,擔任偉人專職廚師
1954年,毛主席正在一輛列車上出巡,因為主席有一個習慣,喜歡和工作人員商量工作,最關鍵的是,每次講的時間都會比較久,常常都會進行到飯點,一般到了這個時候,毛澤東總會熱情地將工作人員留下,大家一起吃飯。
可是,這就讓主廚李錫吾有些忙不過來,畢竟在列車上只有他一個人,因此他向鐵路局的領導反映了情況,希望能夠調一個人過來忙他,領導們經過慎重考慮後,決定派程汝明去幫忙。
在詢問程汝明的意見時,他想也沒想就答應了,給毛主席做飯,這種好事哪有拒絕的道理啊,就這樣,他來到了毛主席所在的列車上幫忙,作為廚師一定要摸清楚服務人員的飲食習慣、口味以及喜好等,起初,他還不瞭解毛澤東的飲食習慣,後來才知道,毛主席不喜歡菜裡面放醬油。
經過四方打聽,才瞭解到毛主席不吃醬油的原因,原來在毛主席小的時候,家裡面曾經開過醬油作坊,當年製作醬油的方法和現在完全不同,那時候是透過自然發酵的,因此有些東西是不能控制的,那時,毛澤東去裡面逛的時候,無意間看見了醬油缸裡面有白的東西在漂浮著,出於好奇他準備一探究竟,可是,走近一看才發現那些白的東西是蛆(qū)蟲。
自此以後,主席說什麼都不願意吃醬油,知道緣由的程汝明在做飯的時候,更加小心翼翼了,期間還特地向李錫吾學習了中餐的做法,一段時間後,他不管是做中餐還是西餐,都讓人讚不絕口。
後來,程汝明準備做一道紅燒肉給主席吃,因為他聽說主席很喜歡吃,但醬油又是紅燒肉的靈魂,難就難在主席不吃醬油,費盡一番心思後,他終於做出了不用醬油的紅燒肉,味香色俱全。
他琢磨出來的辦法很簡單,就是用糖和鹽調色,這樣就算沒有醬油也不影響,自從毛主席嘗過之後,每次有這道菜就一定不會剩,因為毛主席從不吃醬油起,就沒有吃過紅燒肉,現在又能吃到,哪能不開心啊。
就這樣,程汝明被調到了毛主席的身邊,擔任專職廚師,做了主席的廚師之後,他才知道主席的選單是需要保密的,一般做好了,就要立即將選單銷燬,起初,程汝明對此還有些不解,跟在主席身邊久了才知道,選單如果洩密,很有可能就會被敵人鑽空子。
當程汝明明白後,每次做完飯後,就會立即將手裡的選單撕掉,這已經成為了他工作的一部分,甚至對於自己的身份也必須保密,他不能讓任何人知道自己是主席的廚師,就連他的家人都不知道,家人只知道他在北京中南海上班。
程汝明平時不忙的時候,就會去研究毛主席的菜譜,愛吃什麼、不吃什麼都瞭解得很透徹,前面我們提到了主席喜歡吃紅燒肉,除此之外,他還喜歡吃苦瓜和辣椒,用毛主席的話說:“不能吃辣椒和苦瓜的人,怎麼能幹革命呢?”
可是,苦瓜和紅燒肉是一個道理,都是需要醬油才好吃,可主席是不吃醬油的,這下程汝明又有的忙了,後來他發現毛主席能夠接受豆豉(chǐ),這可就好辦了,豆豉可以用來代替醬油。
總而言之,自從程汝明到了中南海後,毛主席的胃口就變大了許多,每次都吃得很開心。有一次,程汝明見主席胃口不佳,便做了小時候母親最愛做的蔥油餅,毛主席接過,不到一會兒就吃完了。
吃完後,還對程汝明說:“味道挺好的,這個還有嗎?”這讓程汝明有些尷尬了,因為他沒有想到主席會喜歡吃,原本就是想給主席嚐嚐味道,所以就沒有準備多餘的,只有這麼一個,但考慮到主席喜歡,便說:“主席,您等等,我現在就去做。”
在廚房裡,李錫吾和程汝明兩人分工合作,一個負責和麵,一個則負責炸豬油,在一頓操作後,終於以最快的速度將蔥油餅做出來了,看著主席來了胃口,程汝明的心裡很高興,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1960年,我國受自然災害的影響,經濟十分惡劣,很多農田都寸草不生,不少的百姓連飯都吃不起,毛主席為了節約政府的開支,便以身作則降低了自己的伙食標準,就這樣,在廚房忙碌的程汝明,接到了這樣的命令:以後不準做肉菜!
程汝明也知道這樣做的原因,但毛主席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肉菜還是需要做的,明面上不能出現,那就只能想盡辦法往暗處弄了,終於,他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那就是往蔥油餅裡面偷偷加“豬肉”,毛主席特別喜歡吃蔥油餅,要想裡面的豬肉不被發現,那就只能將它神不知鬼不覺地放進去,他將肉,肥瘦分離,肥肉炸成油,瘦肉切成很小很小的肉丁,就這樣,蔥油餅做好了。
拿到主席面前的時候,他緊張得都出汗了,主席每吃一口,他都不由得緊張起來,吃完最後一口,毛主席看著他,笑著說道:“程師傅的手藝越來越好了,做的大餅可真香啊!”聽完,程汝明也笑了,心裡想的卻是,還好沒有被發現,真是虛驚一場。
可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這麼幹了幾次,還是被主席發現了不對勁,他命人告訴程汝明:“以後你不許再做大餅了!”程汝明心裡咯噔一下,果然主席就是主席,這麼快就被發現了,此事過後,程汝明再也沒有做過“大餅”。
既然此路不通,那就換一條路,主席不願意吃肉,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要省錢,因此,程汝明每天琢磨的事情就變成了,如何用最少的錢,做出一道可口又有營養的菜?
在那段時間裡,毛主席的生活一切從簡,很難在餐桌上看到硬菜,唯一一道硬菜就是“羅漢大蝦”,除此之外,基本上都是一些蔬菜,總之很少可以看到肉,程汝明看在眼裡,十分難受,一直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
於是,程汝明只好開始自創菜品,想到毛主席喜歡吃辣椒,他就開始從辣椒上下功夫,終於,他研發出了“烤辣椒”這道菜,做法倒也不難,洗乾淨的辣椒放在火上烤,差不多之後,就在上面放上鹽、糖和豆豉,等到最後的時候,再隨便撒上點糖,這道菜毛主席一見就非常喜歡,吃的時候更是一口一根。
1961年,毛主席和老鄉正在吃飯,在吃飯的過程中,主席情緒明顯高漲,神秘地說道:“一會有個貴賓要到這來吃飯,說起來他還是我們的老上司呢!”主席的話,瞬間就勾起了大家的興趣,他們都非常好奇,一會兒來的人會是誰。
但不管眾人如何詢問主席,主席就是笑笑不說話,並打趣道:“別急啊!一會兒來了,你們自然就知道了!”果然,沒一會兒,就進來了一個人,走近後才看清,他就是溥儀,毛主席起身和他握了握手,朝著眾人說道:“這可不就是咱們的老上司嗎?”
眾人聽後都笑了,吃飯的時候,餐桌上有一道程汝明的拿手菜——辣椒苦瓜,溥儀遲遲沒有動筷,因為他吃不了辣椒,但最後還是沒忍住嚐了一口,那滋味又苦又辣,他急忙喝了一杯茶這才好點,可是後來他竟然有些回味這道菜,便想著讓他的妻子做這道菜。
然而,不管妻子怎麼做,味道和程汝明做的就是不一樣,每次吃過後,他都會搖頭,這不是他吃到過的味道。
就這樣,程汝明一直在主席身邊做了22年飯,這期間他從來沒出過錯,後來,他又開始負責其他領導人的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