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是中醫臨床的一味要藥、峻藥和猛藥,受到古今眾多名醫的推崇。如明代名醫張景嶽把附子列為“藥中四維”之一。他說:“夫人參、熟地、附子、大黃,實乃藥中之四維……人參、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黃者,亂世之良將也。”清代名醫陸懋修稱“藥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黃、附子、人參。有此四藥之病一劑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則不能。”現代名醫吳佩衡則把附子、乾薑、肉桂、麻黃、桂枝、細辛、石膏、大黃、芒硝、黃連列為中藥十大主帥,指出“此十味藥品,餘暫以十大主帥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從上述說法中,足見附子在名醫心目中的地位。
同時,古今許多醫生因善用附子而成名。如明代仁和縣(今杭州)名醫嚴觀因擅用附子而有“嚴附子”的美稱。嚴氏常用薑汁制附子。人難之曰:“附子性熱,當以童便制,奈何復益以姜?”他回答說:“附子性大熱而有毒,用之取其性悍而行速。若制以童便則緩矣,緩則非其治也。今佐以生薑之辛,而去其毒,不尤見其妙乎?”臨證多用此法,皆見奇效。清代四川名醫鄭欽安,善用大劑量附(生附子、熟附子)、姜(生薑、乾薑)、桂(桂枝、肉桂)等大辛大熱藥,人稱“火神”。前面提到的吳佩衡,因擅用附子而有“吳附子”的雅號。有類似美譽的,還有由川至滬,因擅用附子而開一代風氣的現代名醫祝味菊(人稱“祝附子”);由川入黔,精研《傷寒》、《金匱》,擅長補火,善用附子的現代名醫李彥師(人稱“李附子”);以及臨證六十餘年,善用附子的浙江名老中醫傅夢商(人稱“附子先生”)。
上述名醫推崇附子的效用,而附子的效用也在他們那裡得到了極大的發揮,並因此造福病家,鑄就醫名。但是另一方面,也多有“終身視附子為蛇蠍”而不敢用的醫生。明代張志聰《本草崇原》即記述了這樣的醫者,並記載了他們的勸告:“附子不可服,服之必發狂,而九竅流血;服之必發火,而癰毒頓生;服之必內爛五臟,今年服之,明年毒發。”這些醫生對附子如此畏懼,究其原因,無非是怕用附子發生醫療事故。也確有導致醫療事故的醫生。如據李介鳴先生介紹,曾有餘某,原是律師,1949年後改業中醫,用川烏、附子量恆達60克,多至一方120克,治風寒溼痺頗有著效。但因濫用烏、附,幾次以之“殺人”而被判刑。
那麼,用附子何以會發生醫療事故呢?首先,是因為附子有大毒,用不好會中毒,甚至死亡。古代這樣的例子一定很多,現代臨床報導的附子中毒的事例也時常可見。其次,中藥治病,在於以藥物之偏來糾正人體之偏。附子辛熱之偏性甚劇,如認證不確,可發生燥熱的副作用,甚則加重病情,乃至置人於死地。而認證雖準確,但配伍不當,或劑量失宜,亦可發生燥熱的副作用。
所以,如要用附子不發生醫療事故,就必須在附子的毒性、偏性上好好加以研究。
首先來看附子的毒性。這是不管醫者是否按指徵用藥都必然存在的。也就是說,即使醫者辨證準確無誤,如果沒有掌握減毒去毒的方法,就有可能發生中毒反應。而一旦發生中毒反應,如不能及早辨識,並及時採取有效的救治措施,一誤再誤,就可能危及生命了。顯然,在這些環節中,減毒去毒方法的充分掌握,是防範附子中毒的關鍵。具體而言,應當包括:炮製、配伍、劑量、煎煮等。以上方面一有不慎,禍不旋踵,必須小心謹慎,時時在意。
再來看附子的偏性。如用在合適的地方,正是醫者求之不得的妙處;而用在不恰當的地方,則為害不小。所以,該用在哪兒,不該用在哪兒,是用附子的首要問題。同時,這也是最難掌握的。說這是首要問題,好理解。為什麼說是最難掌握的呢?有三個原因:一,附子性熱,當然用在寒證中。問題是,寒熱兩極頗有形似之處,如真寒假熱、真熱假寒,臨床還多見寒熱錯雜之證。辨一般證不難,難就難在如何辨別寒熱的疑似(真假)或錯雜上。此非多讀書、多臨證者不能。二,附子救危,用在危急重症。時間緊迫,不容猶豫。難在當機立斷,非有勇有謀、有膽有識者不能。三,附子是要藥,其應用甚廣,絕不只限於亡陽證、虛寒證。從古至今積累了用附子的豐富經驗,也留下了不少所謂的禁忌,但又都缺乏系統地總結。這些經驗是不是經得起實踐檢驗,這些禁忌是不是必須遵守,都還是值得探索的問題。所以,用附子難,還難在用附子的探索性上。這又需要醫者多讀書、多臨床、多思考,還要有膽識。(這一問題的討論,將在以後諸講再詳細展開。)
談到附子的偏性,還要注意的是附子的配伍和用量。透過與其他藥物的配伍,可加大、縮小或引導附子的偏性。比如附子與乾薑配伍,和附子與熟地配伍,若用陳修園打過的比方,前者是夏日可畏,後者是冬日可愛,說的是兩種配伍在附子偏性量上的差別。其實不僅如此,乾薑配附子回陽救逆,熟地配附子溫腎滋補,藥物透過配伍起到合力,或者說透過配伍其他藥物引導了附子的偏性作用於特定方向。至於用量的調整,則是對附子偏性在量上的直接調整。而把配伍與用量一起考慮,就會對附子偏性的大小與方向都有比較明確的規定,我們大致可借用“向量”這個術語來想象一下。還是借用上面的例子,附子3克配伍乾薑3克,附子9克配伍乾薑3克,附子3克配伍熟地15克,這三對配伍的溫熱之偏性無論在量上,還是作用的具體方向,都是不同的。因此,配伍與用量必須針對病情而恰如其分的。
總之,要安全有效的用好附子,就必須最大限度地降低附子的毒性,合理地利用附子的偏性,對炮製、認證、配伍、劑量、煎煮、對中毒表現的認識和救治中毒的方法必須全面掌握。務必多讀書、多臨證、多思考、多總結,用附子時,則必須膽大心細。要求那麼多,足見用好附子實非易事,也就難怪惲鐵樵先生要說附子“為最有用亦最難用”了。這也正是筆者主編《危症難病倚附子》的目的所在。
附:近代名醫吳佩衡擅長超大劑量應用附子,其經驗系統歸納十個方面:
1.助陽解表,扶正祛邪,代表方是麻黃附子細辛湯,附子用量為30g;
2.益火之源,回陽救逆,代表方是四逆湯,附子用量至每日120g;
3.溫補脾陽,燥溼運土,代表方是附桂理中湯,附子一般用量為30-60g;
4.溫陽託毒,活血通滯,代表方是陽和湯,附子用量為60g;
5.溫經通絡,祛風止痛,以烏頭煎化裁,附子劑量常用為60g;
6.溫補陽氣,振奮心陽,代表方是附子湯,附子用量為30-120g;
7.暖水燥土,溫陽止瀉,代表方是四神丸,附子用量為30-60g;
8.祛痰止咳,溫化痰飲,代表方是附子加苓桂術甘湯,附子常用量為30-60g;
9.溫暖胞宮,調經止痛,常以桂枝茯苓丸化裁,附子用量為30-60g;
10.滋養補虛,溫通寒結,多用於老年寒性便秘,以附子理中丸化裁,附子常用量為60g。
吳老在超大劑量應用附子時,特別強調須久煎,以煎液不麻口為度。而且服藥後3-4小時內忌食生冷,避風寒[張壽,等,雲南中醫雜誌,1982;(5);1]。
據此,附子雖然有毒,只要確切掌握其適應證,超大劑量應用附子應當是安全的。但在具體應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必須久煎,以0.5-4小時為宜,具體標準是煎液不麻口,目的是降低 或消除其毒性;
2.劑量應逐漸加大,不可盲目地一次性 加大劑量;
3.適應症必須明確,必須是寒溼之證;
4.必須清楚地瞭解和掌握附子的毒性和中毒反應及其救護措施;
5.服藥期間應禁酒、避風寒、禁食生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