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腳看似是小事,但除了疼痛,走路不便,還需要休息很長時間。
而且如果崴腳後沒有正確治療,造成韌帶慢性損傷、踝關節慢性不穩定,還容易導致以後經常崴腳、提前出現踝關節的退行性改變等後果。
崴腳是怎麼回事?
崴腳在醫學上稱為踝關節軟組織挫傷,大多是由於受力不均勻造成的踝關節過度內翻,從而出現三束外側副韌帶以及其他關節軟組織,甚至骨質的損害。
根據韌帶損傷的嚴重程度,一般把崴腳分為三個級別:
一級,可能只是韌帶的損傷、牽拉,但是未斷,還可以走路;
二級,就是三束外側副韌帶斷了一束,關節還存有一定的穩定性,勉強可以走路;
三級,則是外側副韌帶有兩處以上損傷,關節不穩定,無法走路。
因二級、三級損傷都比較重,大多會出現關節的腫脹、出血,在腳踝外側迅速出現一個發紅甚至發紫的大鼓包,疼痛劇烈。
除了韌帶損傷以外,有些崴腳嚴重的患者,還可能會出現跟骨或者其他腳骨的損害,小到骨裂縫,大到骨折等都可以出現。
骨折往往會導致關節畸形,容易發現,而骨裂縫等則可能不易察覺。
因此,如果不小心崴腳了,最好不要自己盲目判斷輕重,即使不太疼,還可以行走,也最好去醫院檢查,明確損傷程度。
崴腳後如何緊急處理?
如果崴腳後急性期處理不當,雖然慢慢恢復後疼痛可以緩解,但是有可能出現韌帶、骨質的癒合不良,從而影響關節的穩定性,導致崴腳反覆發生。
那麼,崴腳後應該如何進行緊急處理呢?
我們需要遵循“RICE”大米原則,即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加壓固定,以及Elevation抬高患處。
及時冰敷可以大大降低炎性反應,減輕症狀。注意避免凍傷,如果覺得涼可以在冰袋外裹一層毛巾,且最好區域性冰敷,不要把整個腳泡到冰水中。
切記,在急性損傷期,不要熱敷、按摩腳踝,以免加重損傷、腫脹。
還需要注意,崴腳後腳踝疼痛,不建議盲目服用止痛藥,以免干擾醫生判斷損傷部位和程度。待醫生檢查完成後,再在醫生指導下口服一些止疼藥,或者使用鎮痛的外用膏藥。
加壓可以防止血管過度擴張,可以使用彈力繃帶、護踝等,注意不要繃得太緊。固定可以避免過度活動,可使用充氣行走靴或其他支具等。
抬高患肢可以促進血液迴圈,幫助下肢靜脈迴流,減少腫脹,促進血腫消退。
一般來說,經過2-3周加壓固定後就可以消腫,而後再經過幾周康復訓練,基本3-6周韌帶就能癒合,可以慢慢走路了,3個月左右就可以恢復比較高強度的體育運動了。
那麼,康復訓練具體怎麼做呢?
崴腳後如何康復訓練?
崴腳治療中,康復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幫助患者的關節恢復到正常的穩定狀態。
① 活動度訓練
因為固定了2-3周,關節會有些僵硬,所以需要逐漸開始做一些加大關節活動度的訓練,包括腳趾、踝關節、距下關節、膝關節等的活動。
② 肌肉力量訓練
肌肉力量訓練有勾腳(背伸)、下壓(蹠屈)、外翻等活動方式,每個活動都由一組肌肉完成。
鍛鍊這些肌肉的方法就是做對抗訓練,比如要增加背伸力量,就可以在腳上綁個橡膠帶,橡膠帶另一端綁到桌子腿上,或用手拉著,然後進行勾腳運動。
③ 感覺訓練
當人要摔倒時,身體會有本體感覺並自動做出反射反應,收縮摔倒相反方向的肌肉來防止摔倒。
對於有過踝關節損傷的人來說,這種本體感覺和平衡能力可能會受損,因此就要增加訓練,比如單腳站立、閉著眼單腳站立,或者踩在球等活動物上鍛鍊要摔倒之後的感覺和反應。
以上的康復訓練,一定要到正規的康復機構,在專業的醫師指導下進行,不要盲目自行鍛鍊,避免加重損傷。
點選閱讀原文,瞭解更多相關內容
參考資料:
醫學微視官網 - 武勇 主任醫師《崴腳(踝關節軟組織挫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