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紅是非多。
電影爆了,也容易引來各種爭議。
最近,因為《長津湖》的大熱,主演吳京再次被點名「逼捐」。
理由是電影之所以有這麼好的票房,全是佔了愛國題材的紅利。
所以,就該把賺到的錢捐出去。
後來,還有人起草了一份倡議書。
一面指責《長津湖》消費志願軍、消費愛國情懷。
一面呼籲片方將所有收益,全部捐給志願軍老兵及家屬。
倡議書一出,還得到了不少人支援。
但更多的網友,表示這實在沒必要。
逼捐者的邏輯,看似佔據了道德上風,卻實際不堪一擊。
實際上,這還違反了法律法規。
5年前,就通過了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
其中有一條指出:
「開展募捐活動,不得攤派或者變相攤派……」
不得攤派,意思就是不得按人頭強制性分配。
所以「強制性捐獻」這種行為早就被法律畫出了紅線。
然而直到今天,卻依舊有人以綁架之姿,逼人捐款。
到底是誰,敗壞了道德風氣?
最近幾年,逼捐這種事屢見不鮮。
影視圈中,吳京就已經遇到過多次。
2017年8月,《戰狼2》票房一路攀升。
同期,四川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
包括吳京在內的不少明星都發布微博為災區祈福。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人以《戰狼2》大賣為由,「逼」吳京捐款。
更有甚者直接開價:
「起碼得捐一個億才說得過去。」
之後猶如拍賣之勢。
捐款額一個比一個喊得高。
吳京當時沒有直接回應這些評論。
沒想到,這些網友反倒不依不饒。
後來媒體披露,吳京其實早就已經捐出了100萬,只是沒曬出來。
此時,逼捐者一下子就改了話術。
從「怎麼不捐款」,變成了「才捐這麼點」。
從那之後,吳京幾乎每拍一部電影就被要被逼捐一次。
《流浪地球》《金剛川》……一直到這次的《長津湖》。
每回電影大賣,吳京都要被逼一次。
深受「逼捐之苦」的遠不止吳京一個人。
像鄧超孫儷夫婦。
去年疫情期間全國馳援武漢,夫妻倆捐款30萬。
一些網友就跑到他們微博下面惡言相向。
嘲諷他們賺的多捐的少。
到了前陣子河南水災。
夫妻倆捐款100萬。
結果依然被罵摳門。
「100萬,相當於你們的10塊錢。」
「兩個人才捐100萬?」
他們也不光盯著鄧超孫儷,更是放眼整個娛樂圈。
就拿支援河南水災來說。
有人專門蒐集整理所有明星的捐款資料,並製成表格。
挨個排序,相互比較。
凡是沒捐的,或是捐的比別人少的。
就跑到對方微博下面留言,狠罵一頓。
有了比較,那麼被認為捐的少的就會成為千夫所指。
像之前程瀟給河南水災捐了10萬。
同行襯托下,這個數字扎到了不少人的眼。
有人扒出程瀟平時的穿搭,來指責程瀟。
「一個包就15萬,捐款只捐10萬?」
「只捐十萬也不怕丟人。」
類似的謾罵實在太多,程瀟後來氣不過在大號回應:
「捐也說,不捐也說,捐的少了也說,捐的多了也說,什麼時候開始用捐款來衡量一個人。」
雖然語氣中透著無奈,但魚叔還是覺得這段話非常在理。
好好一個慈善救災,硬是成了公開處刑。
慈善,本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當遇到災情民難。
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萬眾一心,共渡難關。
這自然是值得提倡的美德。
但,這樣的美德,必須是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
有選擇,才叫慈善。
沒選擇,那叫搶劫。
或許還有人記得08年王石被逼捐一事。
那年汶川地震發生當天,萬科捐款200萬,結果被網友質疑捐的太少。
王石回應,200萬是個適當的數額。
還透露,集團內部的慈善募捐,普通員工的捐款不讓超過10元,不能讓慈善成為負擔。
這番言論立馬遭到一片謾罵指責。
最後,以王石道歉、萬科捐贈一億結束。
一億元……
這是慈善的勝利嗎?
不。
這是網暴的勝利。
這樣的網暴今天依然存在。
還是今年的河南水災時期。
鴻星爾克默默捐款5000萬,引來了空前的關注。
隨後,不少人跑去其它品牌直播間內,釋出彈幕和評論要求品牌方捐款。
一旦得不到回應,就立馬變成人身攻擊。
有些主播因此在鏡頭前大哭。
而看到沒有哭的主播,他們又會轉用更難聽的詞彙。
這些逼捐者們,看似佔據了一個道德上風。
但卻已經讓整個慈善事件徹底變了味。
其實,捐不捐款於網友又有什麼關係呢?
不過是利用一個虛偽的道德帽子,當做自己實施網暴的藉口。
借行俠仗義之名,行為人不齒之事。
髒了自己,也汙了「公益」。
一面是對天價捐款的無限吹爆。
一面是對不合心意的捐款,指責謾罵。
這樣的輿論環境,也漸漸讓明星慈善形成一種虛偽、攀比的風氣,由此催生出各種畸形現象。
比如之前的孩子王詐捐事件。
捐款100元,卻P成了18000元。
事後還說原本想P成18萬。
這樣的造假,大可不必。
其背後,還不是虛榮心作祟。
顯然,公眾人物捐個款,已經變成了一件大事。
什麼時候捐,捐多少數字才不被罵,都得事先想個明白。
為了避免輿論爭議,不少人就選擇了偷偷地捐,不公開。
比如鄧超孫儷夫婦,疫情期間因為只捐了30萬而被群嘲。
他們在網上沒有做出回應。
後來還是醫院的工作人員站出來為他們發了聲。
原來,夫妻倆除了捐款,還幫忙聯絡了物資稀缺的醫院,想盡辦法找到物資捐了過去。
這一下子直接狠狠打了鍵盤俠的臉。
還有郭冬臨。
也是在疫情期間,眾多明星紛紛公佈自己捐錢捐物時,郭冬臨的社交平臺上沒有發出任何宣告。
於是,不少人趕來評論區追責:
「老藝術家這時候居然不起帶頭作用。」
很快,引起罵聲一片。
無奈之下,郭冬臨曬出了自己很早之前的捐款記錄,並寫道:
「人的身體病了可以治,要是心病了,滅了良知那可真完了……」
最諷刺的一幕發生在周冬雨身上。
河南水災時,有人嘲諷她毫不作為。
直到後來有人曬出她之前捐款200萬的證明。
口碑瞬間逆轉,之前的謾罵全部變成誇讚。
有的人甚至還將這樣的結局稱為自己的勝利。
叫囂著如果不是自己的監督,明星怎麼可能捐這麼多。
好好的公益善舉,成了奇怪鬧劇。
逼捐,無疑於一種道德綁架。
它的初衷或許可以理解。
但這種逼出來的慈善,不可能真正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
甚至還會起到反效果。
讓道德流於一種迫不得已的僵化形式,讓公益毀於一種華而不實的表面功夫。
電影《傑出公民》就有類似的情節。
男主角丹尼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聲名遠揚。
他的家鄉也想借此機會給他頒發「傑出公民」的獎項,邀請他回到故里。
但是,這場返鄉之旅並沒有預想的那麼純粹。
村民表面上將他高高捧起,內心裡都渴望從他身上分到點好處。
比如,為他安排了電視臺採訪。
主持人聞著無關痛癢的問題,對丹尼爾的認真回答毫不在意。
因為只想藉著他的身份,給飲料打廣告。
又比如,一位父親帶著癱瘓的兒子找到丹尼爾。
希望他為自己的兒子買下一臺不菲的輪椅。
認為這是丹尼爾作為「傑出公民」該做的。
還比如,鎮長對丹尼爾無比熱情。
他說自己為家鄉出了丹尼爾這個人而感到驕傲。
實際上呢?
他不懂文學,也不懂藝術,更不懂丹尼爾。
不過是利用丹尼爾來為自己的政治生涯增添亮點。
小鎮上所有人都緊盯著丹尼爾的一舉一動,從中尋找著能惠及自己的部分。
在他們眼裡,成名、發達的丹尼爾,理應給同鄉人做出「應有的貢獻」。
因此,當丹尼爾回絕了他們的要求後。
眾人的反應來了個180度大轉彎。
之前的誇讚和好臉色蕩然無存,換成了無止盡的謾罵、譏諷。
丹尼爾從眾星捧月的傑出公民,變成人人喊打的恥辱公敵。
遭到了同鄉的各種羞辱洩憤。
現實中的那些「逼捐者」,與片中的鄉民不同的是。
從一開始,他們就不是想從明星身上撈到多少好處。
只是單純為了宣洩情緒、滿足自己空虛的內心。
他們自詡為高高在上的道德衛士,自以為是在行俠仗義、劫富濟貧。
其實自己才是那個破壞公德、違反慈善法的一方。
或許,他們並不關心慈善有沒有到位。
只關心自己能否憑藉一張嘴,打敗明星,贏得虛無縹緲的道德口仗。
話說回來。
我們應該詰問的不應該是明星,而是自己——
能不能為社會出一份力,出怎樣一份力。
還應該將目光投向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關注災區的人們需要怎樣的幫助,關注捐款是否到位,物資分配是否合理。
喜歡《長津湖》的,受到感染的,就應該主動去關注那段歷史和志願軍戰士。
看看自己能不能為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捐款,本身就是一件純粹自願的善意。
將它複雜化,甚至汙名化,斷然不可取。
道德,也不應用來綁架他人。
而是應該約束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