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呢,純屬個人看法,多少有一些偏見。希望大家諒解。
首先我個人認為吧,價效比的機型是相對來說在3000元以下的才符合價效比的標準,3500或者是4000元以上的,基本都是次旗艦的標準了,不能用價效比來拉低他們的品牌價值。
或者來說,每家的頂級旗艦就好比是神仙打架,再用上價效比這個詞是不是感覺有點土?你感覺誰會拿著旗艦機,說:“哇我的手機價效比有好高呀。”當然了,每個人的需求不同,有的人就喜歡價效比的手機,有的人就喜歡旗艦機,沒辦法。
那我們就來說一說高性價比的手機
高性價比的手機更強調配置
高性價比的手機,說白了就是資料機子,完全是看資料的,這些手機基本上就是給那些喜歡研究配置呀,研究資料呀,以及什麼什麼對比的人準備的。哪有什麼高性價比。
一份價錢一份貨。這裡的一分價錢一分貨是官方的標準價格,因為第三方店鋪的價格懸殊真的很大,所以我們只能看官方的。
當然啦,這裡並不是說價效比的手機不好,因為每個人的切入點不同,有的人就喜歡高性價比的手機感覺很不錯,但是有的人就喜歡追求高階旗艦,不喜歡高階價比的手機,對不對?
咱們再來說說旗艦機
這裡包括次旗艦和真旗艦,旗艦機和高性價比的手機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就是品牌價值不一樣。
同樣的配置在高性價比的手機那裡,有可能賣3000,但是在旗艦機這裡,有可能就會賣3500或者是4000,那麼這幾百塊錢,到底有什麼呢,首先就是品牌價值不同,第二就是有很多的細節是價效比的手機沒有的。以及各方面的最佳化,做工,質感和使用者體驗都是不同的。
但是我第一段話就說了,旗艦機不要用價效比來形容,那樣就會拉低旗艦機的標準。
買蘭博基尼的人還跟你談什麼價效比?他要的是體驗,而不是裝滿十幾個人的麵包車。如果要是談價效比的話,麵包車真的是很實用,價效比很高,能裝很多東西。
個人的見解
說到最後,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沒有最好的手機,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手機,
榴蓮雖貴,但是我不喜歡,蘋果雖便宜,但是我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