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來到了最後一根線——鍍金線:兩股224支單晶銅鍍金+140*0.06,LITZ結構編織方式,市場參考價2000-10000。
老實說,當我拿到這跟線的時候腦子是蒙的,一方面我實在是沒有聽過這種高達10000價格的耳機線(音箱線倒是不少)同時我的文章受眾也並不是這種價位產品的消費者,另一方面,從兩千到一萬,八千塊的跨度,實在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得了的差距,如此大的差距可見對應線基在市場上有著巨大爭議,儘管,其不乏是一個有趣的研究物件吧——當這些事情放在我心上,我真的很頭疼這根線應該怎麼寫。
同時,這一定是一根“非攜帶”的耳機線,需要一些大機器來全面測試,而在我測試之後呢?我的讀者仍然很難以我文章中所寫的這一下的測試結果作為個人選購之後效果驗證的參考依據——桌面方案的變數更多需要更多經驗,因此即使是同樣的產品搭配,最終呈現的效果也不盡相同。
那麼,乾脆不考慮那麼多,直接寫了算逑。
外觀材質
金燦燦,沒有別的形容詞可以來形容,除了混編的特質,真的從內而外透露著一種高階感,同時編制結構十分緻密,工藝上面顯然是下了充足的功夫,所以確實是所有線材中質感最好的,在這一點上不得不承認這款線確實是花了成本去打造的。
至於鍍金線,在大邪神的印象中,金確實不如銀在聲學表現上那麼優質,或者說我之前聽過的鍍金線,其聲音非常奇怪,甚至是讓我感到不安,只有在特定的耳機之下會有一個相對讓人感受到舒服的聲音,所以我從一開始就很擔心這根線的聲音效果究竟會是怎樣的。
當然,按照傳統的理念,銅結構鍍金最多應用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高品質耳機插頭,需要鍍金以減少磨損,最大程度保證其服役時間,另一方面在於做遮蔽,比如著名的索尼金磚這款播放器,外殼那麼重,便是使用了鍍金的純銅外殼以儘量減少外界的電磁干擾,在外出攜帶時候不可避免的切割磁感線行為下儘量降低其影響。
當然,在我們這跟耳機線之上,顯然不可能是為了耐磨,除卻調音的影響,是否就是減少其對切割磁感線的影響呢?這都是有待商榷的問題,大邪神也會持續的思考下去。但是在更多場景的實際使用看來,鍍金線相對於彩虹線收到的干擾確實少一些,就不知道是LITZ線本身的特質,還是金材料所帶來的直接效果了。
聲音搭配
技術部分大邪神可能真的不在行,但是在聲音部分還是十分明確的。如果說彩虹線代表了對於一般耳機最好的適配,那麼鍍金線便是相對而言更加傳統的味道的適配,按照調音風格來分類,鍍金線更像是老派經典的調音。這種老派調音在三頻上的表現還是比較有特點,同時真的是非常符合最普遍的耳機使用者對於耳機音色的審美,是一種經典的美,也是諸多以往的旗艦耳機所常用的調音,所以,儘管按照現在更流行的調音審美來判斷可能這一聲音並不那麼“爽”,但是確實是無論是對耳朵還是欣賞角度來說更為適應的一種聲音,也是大邪神最一開始所鍾愛的音色。
對於中頻和低頻還原極其準確與氛圍感剛剛好,細節把握還原十分到位,而對於高頻的處理更加保守一些,保留基本的骨架,保證基本的音色和音準,但是沒有那麼豐富的色彩感和線條感,因而聆聽小提琴高把位或者明亮的金屬管樂,會有非常明顯的金屬感而永遠不感覺到刺耳,特別在小提琴的還原,會將獨特的木質共鳴給凸顯出來——諸如此類的共鳴,包括肉嗓、鼓皮,環境音中的風吹草動或者細節到的肌肉搏動,只要是錄入的內容,只要是能還原出來的細節,鍍金線都可以非常豐滿的還原出來,同時將這些內容非常合理的安排在耳朵裡,沒有喧兵奪主,沒有犧牲任何部分的基礎音色,而我所說的這一切都僅僅發生在一款音色平衡、潛力不錯的不足千元的耳機中。
在試驗了更多價格更好的耳機之後,諸如此類的效果與提升,都隨著耳機本身的提升而有所強化,但這些都沒有我第一次將這根線用在便宜耳機上所帶來的直觀效果來得驚人,便將這段心情以文字記錄下來。
當然,這根線既然有這樣的優秀表現,取自於老派必然會接受來自老派風味的侷限,事實上,在我觀察之後發現,在這個萬元價位上下的,往往都是從老派風味一路燒過來的玩家,很少經驗不足金錢不足的新燒會選擇這樣一個價位之下的產品,更不會堅定地選擇這樣一個調音。所以這根鍍金線,其實投放市場非常明確,只不過真的恰好不是大邪神的主要受眾罷了,這個無可厚非——正如其材質,好東西就是好東西,是金子總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