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接觸了不少消費級藍芽數碼產品。那時候的藍芽器材使用體驗並不好,導致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藍芽器材都不大感冒,對藍芽音訊裝置同樣如此。後來,手機廠商紛紛取消耳機口,藍芽音訊裝置隨即迅猛發展,我這才重新開始關注起藍芽音訊器材。
這兩年來,我自己玩過的藍芽器材倒也不少,但真要說下手買,就沒有玩傳統器材時那麼果斷。以我自己思慮的角度而論,一方面,眼下藍芽器材技術日新月異,我總擔心今年買的器材會不會來年就要被淘汰?另一方面,HiFi發燒友對於音質的追求沒有止境。既要功能足夠多,又要聲音過得去,最好價格別太高——這很貪心不是麼?
當然,現在市面上藍芽器材整體水平的進步是燒友們有目共睹的,每當有新產品面世,我的“貪慾”似乎總會多滿足一分。但我也發現,此前很受燒友歡迎的藍芽解碼耳放,今年卻是新品寥寥。出於“不願讓自己的有線耳機吃灰”這一點私心,我還是十分期待這類器材能夠有所突破。
——這是我購入iFi悅爾法新品GO blu藍芽解碼耳放後,給自己找的一大堆剁手理由。一千多元算不上很貴,但在便攜藍芽解碼耳放這個品類中卻已算是高價。
支撐我剁手的除了不錯的初期體驗之外,還有我對於iFi的瞭解。猶記得當年DSD音源還沒廣泛流行時,千元級解碼耳放Nano iDSD就開始支援DSD硬解;國內還極少人玩MQA時,Pro iDSD已能夠支援MQA音源。iFi的產品中還有一些小眾但實用的器材,我自己的PCHiFi系統中就連線著一臺iGalvanic 3.0訊號淨化器,用以梳理系統中紊亂的電流。在我印象中,iFi產品常常能夠給我帶來關於HiFi“黑科技”的新認知。
iFi多種多樣的產品中,解碼耳放器材無疑是最為燒友所熟悉的,從桌面到便攜,我接觸過的iFi解碼耳放著實不少。那些器材大多數塊頭不小,外觀設計說不上很出彩,但聲音表現比較靠譜。見慣了大塊頭,突然見到GO blu這種“袖珍”型的器材,我也很難不心動呀~
藉著深度體驗GO blu的契機,我也在理清自己選擇藍芽器材的標準——
便攜?
許多朋友,無論是不是HiFi發燒友,選擇藍芽音訊器材的一大理由便是“方便”:使用起來不受線材束縛,並且便於隨身攜帶。以“便攜”的標準來衡量GO blu,我發現這個機器有點兒特別:
GO blu的體積是5.5cm×3.5cm×1.3cm,重量也僅有26g。在我手邊,GO blu應該是除了耳機之外最小巧輕盈的數碼器材之一,日常使用完全沒有負重感。這臺機器在機身兩側設計了電源開關、設定按鈕、多功能按鈕以及音量旋鈕,其中音量旋鈕稍微突出機身側邊,最常用的多功能按鈕就置身於音量旋鈕的中間,隨手一摸就能碰到,盲操簡單而高效。
在續航方面,實測GO blu平衡輸出可以支援大約13小時的使用時間,單端輸出的續航還要更長一點,兩三天充一次電基本沒問題。
不過,真要外帶使用的話,GO blu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GO blu的配件比較簡單,僅有收納袋和資料線;機器外殼的類親膚材質雖說有利於接收藍芽訊號,但也很容易被汗水侵蝕,整機折舊速度我估計不會很慢。如果GO blu有矽膠套以及背夾之類的配件的話,勢必更加方便、耐用。故而,我也比較期待後續iFi官方能夠給GO blu新增一些專屬配件。
功能?
當今藍芽編碼技術迭代速度實在太快了。因而,“對藍芽技術的支援是否足夠‘新’與‘全’”,也成為我選擇藍芽器材時一項重要指標。
GO blu搭載了高通QCC5100系列藍芽晶片,符合藍芽v5.1標準,支援aptX Adaptive、aptX HD、aptX Low Latency、aptX、LDAC、HWA/LHDC、AAC、SBC等格式市面主流藍芽格式。
話又說回來,既然藍芽技術一直在發展,那我們怎麼知道GO blu還能在第一梯隊待多長時間?GO blu所採用的QCC5100系列藍芽晶片是目前高通旗下最新的系列,理論上說,如果後續高通推出更新的藍芽技術,搭載QCC5100系列晶片的器材或許可以透過韌體升級的方式來支援。當然,這種操作能否實現,主要還是取決於高通了。
除了藍芽連線之外,GO blu也可以透過機身自帶的Type-C口以及附件中的資料線,作為有線解碼耳放來使用,以此兼顧一些非藍芽裝置。
另一個讓我覺得較為方便的功能則是內建麥克風的設計。過往我接觸的藍芽解碼耳放大多沒有配置麥克風,並且不支援有線帶麥耳機的麥克風。GO blu這個設計無疑讓使用者在聽歌與通話之間的切換變得更加便捷。我實際測試了一番,麥克風通話質量還不錯。
以前玩一些功能豐富的器材時,我往往在複雜的設定步驟中顧此失彼。GO blu的操作相當便捷簡單,粗略看一眼說明書就可以基本掌握操作邏輯,幾乎沒有上手門檻。
聲音?
我開始玩藍芽器材時,聲音上對比傳統器材明顯的差距總讓我猶豫不決。這兩年相關的技術蓬勃發展,我的選擇空間也越來越大。
相比於藍牙耳機而言,藍芽解碼耳放在聲學方面能做的文章要豐富得多。GO blu在內部電路設計上採用了藍芽、解碼、耳放三大模組各自獨立的方式,其中解碼部分採用CS43131晶片,搭配定製數字濾波和時鐘系統,減少預回聲、失真等情況。獨立的耳放部分採用了平衡設計,採用直接耦合的設計理念以確保訊號純淨,同時也讓GO blu獲得了相較其他同類產品更加強勁的推力。
當然,技術最終是要落實到聲音表現上的。我入手GO blu主要的搭配物件便是我常用於測試前端的飛朵Artemis,因此在試聽階段,我也使用這條耳塞來搭配。
我首先將Artemis接在GO blu平衡口,關掉XBass與XSpace開關,以aptX Adaptive格式連線手機。
GO blu有著與其體積並不相稱的聲音實力,其素質表現與千元價位藍芽解碼耳放相比堪稱出色,十分接近同價位的有線解碼耳放。
最令人矚目的當數其相當寬闊的聲場。GO blu的聲場橫縱分佈大體上是規整的圓形,其中縱向聲場的縱深感較強;整個聲場沒有明顯的邊緣。不過GO blu的聲音整體上不太靠近耳朵,會讓人產生一定的距離感。動態同樣為GO blu所擅長,對於交響樂中大開大合的片段,GO blu演繹出了雄渾的氣勢,令聽者為之動容。
此外,GO blu的瞬態表現還算不錯,“收”與“放”之間張力十足。分離度方面,GO blu能夠良好地處理小編制器樂演奏時樂器間的關係,遇到大編制曲目時會稍顯含混不清。解析力方面中規中矩,並沒有刻意將樂曲中各種細節都予以突出,但資訊量基本上是足夠的。
以布魯諾·瓦爾特指揮、哥倫比亞交響樂團演奏的貝多芬《第六交響曲“田園”》為例,在GO blu和Artemis的共同演繹下,這首曲目給人以一種“從容之中見熱烈”的感受:聲場自然舒展,動態完全反映出曲目中暗藏的歡樂情緒,樂曲的音色較為自然,整首樂曲演繹下來,讓人頗為沉醉。
如果讓我吹毛求疵地找出GO blu有什麼不足的話,我覺得對比高級別的捆綁式解碼耳放,GO blu在聲音密度上尚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但對於一款藍芽器材而言,這樣的表現已經相當難得了。
而在三頻方面,GO blu的能量分佈在大致均衡的基礎上更重視高低兩端的表現。其中,低頻有比較不錯的凝聚力,隱約可以感受到一定的下潛深度,泛音不算很多,其質量整體上屬於“點到為止”的水平,演繹Nana《Lonely》這一類帶電子元素的流行樂時,低頻節奏表現較為紮實。高頻較為清亮,有不錯的延伸感,不過細節上有一點塗抹,比如演繹維瓦爾第《四季》時,小提琴的音效明朗順滑,但弓弦間細微的聲音略有含糊。相對而言,中頻不算特別厚實,人聲的距離略偏遠,但開口比較大,在背景樂伴奏不復雜的情況下人聲還是比較清晰的,此外還帶有一定的齒音。
以GO blu的聲音表現而論,我認為其對於泛流行樂以及小編制室內樂的演繹效果是不錯的,對於部分交響曲目的演繹效果也尚可一聽。而對於純粹的人聲曲目,如民謠、ACG女聲,GO blu的表現力則不算特別強。
將耳塞切換到單埠來試聽。對比平衡口,在風格方面,單埠安定感略強,實際差別並不是很大;而在素質上,單埠在動態和瞬態方面則稍微有所不如。GO blu的平衡與單端輸出功率分別為32歐負載下245mW和165mW,比時下大部分“小尾巴”器材驅動力更大。另外,在使用過程中,用Artemis這種靈敏度較高的耳塞與GO blu平衡口搭配時有一點底噪,換到單埠時情況會有所好轉。
玩過iFi便攜裝置的發燒友,對“XBass”與“XSpace”調節功能一定不會陌生。GO blu同樣具備這兩項調節的功能。當我開啟XBass開關時,GO blu的低頻質感和量感都有明顯增強,同時低頻的位置也有點往前靠,更適於演繹電子舞曲之類的音樂;而開啟XSpace開關時,GO blu的聲場更顯舒展,並且在分離度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演繹大編制音樂效果更為出色。這兩項調節功能讓GO blu的可玩性有所增強,以我個人的喜好,我會選擇讓XSpace開關保持開啟,並根據搭配耳塞的風格、音樂的型別來決定是否開XBass開關。
實際上,數碼器材的設計總是在各方面尋求“妥協”,而主打便捷性的藍芽音訊器材則多多少少會在音質上作出犧牲。便攜、功能、聲音——說實話,如果想要每一項都達到極致的水平,那我可能很難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藍芽器材了吧。
iFi GO blu最讓我欣賞的,是它努力尋求這幾項之間的平衡。誠然,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一個百分百完美的器材,用它來聽音樂時,我也會想到諸如主動降噪功能、大塊頭器材聲音表現等等它所不具備的東西。但GO blu追求易用的設計語言使其能夠無縫接入我的生活中,相比藍芽耳機或者手機小尾巴而言又有著毫不遜色的聲音表現,甚至能給我更接近傳統HiFi裝置的聲音體驗。以綜合實用性而言,GO blu已然達到比較高的標準。
HiFi技術在發展,GO blu的“平衡”,不會是藍芽音訊器材的終點。
以上。
耳邊燒友團閑雲散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