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醫生,我吃甲氨蝶呤快一個月了,可關節還是又腫又痛,是不是該換一種藥?”
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過程中,患者難免遇到藥物不見效的情形,由此,風溼醫生也常面對患者的疑問和換藥要求,甚至有些患者自己就換了藥!該不該換藥,要看藥物是不是真的不見效,說不定是起效時間還沒到呢?類風溼藥物根據種類不同,起效有快有慢,我們今天就來盤點盤點!
劃重點,傳統抗風溼藥起效通常都很慢!
改善病情抗風溼藥又可以分為四類,傳統改善病情抗風溼藥就是其一。這一類藥有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起效緩慢,所以也被稱為慢作用抗風溼藥!
傳統抗風溼藥主要包括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來氟米特、羥氯喹、艾拉莫得等,起效時間分別如下:
- 甲氨蝶呤——1~2月
- 柳氮磺吡啶——1~2月
- 來氟米特——1~2月
- 羥氯喹——2~4月
- 艾拉莫得——4~6周
除了艾拉莫得作為一種新型的抗風溼藥,起效時間相對較快外,其他幾種藥的起效時間通常都要一個月以上,而且這個時間不是一定的,考慮到個體差異,有些患者甚至服藥半年以上才起效!
因此,在服用慢作用抗風溼藥時,類風溼患者要多一點耐心,給藥物足夠的起效時間,而不能盲目停藥和頻繁換藥,否則可能讓治療一直處於未起效階段!
其他抗風溼藥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點,如果生物製劑最大的缺點就是貴,所以慢作用抗風溼藥仍然是許多患者的首選,因為其療效確切、價格實惠,但同時要注意用藥的正確性。關節內的滑膜炎症是關節破壞的直接兇手,慢作用抗風溼藥具有持久的抗炎作用,因此有助於阻止關節破壞的進展和延緩關節畸形的發生,是治療類風溼的“治本”藥!
傳統抗風溼藥起效慢,關節腫痛怎麼辦?
前文已講,慢作用抗風溼藥起效緩慢,在沒有起效前,對關節腫脹、疼痛等症狀效果有限,這時候患者該怎麼辦呢?
忍著!這是不瞭解疾病的人的說法,真實情況當然不能忍著,要止痛!關節疼痛帶給患者的不止是感覺上的折磨,活動量下降會造成關節攣縮、肌肉萎縮、軟骨缺乏營養、炎症物質堆積等一系列問題,反而會加重病情,控制疼痛症狀讓患者恢復一定的鍛鍊能力,是類風溼康復必不可少的一環。
治療類風溼關節炎要聯合用藥!
規範的治療方案是:在發病早期,就聯合應用一種或兩種改善病情抗風溼藥、一種非甾體抗炎藥和/或早期應用小劑量激素,等到關節腫痛症狀等到控制後,先減停非甾體抗炎藥,再減停激素,最後減少抗風溼藥種類並小劑量長期服藥。
其中,非甾體抗炎藥和激素就是用來對付關節腫痛症狀的。這兩種藥物不能長期、大量使用,否則可造成嚴重併發症,患者可在抗風溼治療的同時,優先外用非甾體抗炎藥,效果不好再口服,使用非甾體抗炎藥效果不好或者關節腫痛十分嚴重,才考慮使用激素。
起效快的藥物不見效,要及時停藥!
慢作用抗風溼藥吃了不見效,可能因為起效時間沒到,但起效快的藥物吃了也不見效,患者又該怎麼辦呢?
01 / 非甾體抗炎藥
非甾體抗炎藥的主要作用是消炎止痛,起效時間為1~2周。當患者使用非甾體抗炎藥2周仍沒有明顯效果,這時候要考慮換一種非甾體抗炎藥。
有些患者為了追求更好的止痛效果,同時服用2種或以上非甾體抗炎藥,或者劑量加倍,這是錯誤的做法,重複或過量使用不但不會增加療效,反而會增加胃腸道、腎臟、心血管不良反應的風險。
為了避免不良反應,患者應儘量最小有效劑量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果無法控制關節腫痛的症狀,則要考慮應用激素,使用激素後一般不同時使用非甾體抗炎藥!
02 / 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在消腫止痛上,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患者在服藥的幾個小時內,可能關節痛就有所緩解,第二天晨僵明顯消失,大約一週後,關節腫痛就能得到顯著改善,在用藥1~2個月內,病情可得到最大的改善。
幾乎所有患者在使用糖皮質激素後症狀都能得到好轉,但也有例外。比如,有些患者存在相關禁忌症,不能使用激素,有些患者用藥2周以上沒有明顯效果,就要複查考慮減停激素。使用激素需謹慎,儘量小劑量、短期應用,以免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而且減藥停藥也有講究,以免停藥反跳!
03 / 靶向抗風溼藥
即託法替布(JAK抑制劑),這種藥物可以靶向性選擇抑制JAK激酶,而JAK激酶可介導細胞因子產生訊號,在多種炎症疾病的發病機制中發揮作用,因此託法替布可在源頭上阻斷炎症的進展。
託法替布的起效時間也較快,但如果一個月內效果不明顯,則建議患者改換藥物。託法替布的安全性相對較好,但市面上的產品比較雜亂,患者想用這種藥物,最好與主治醫生溝通,在主治醫生指導下用藥。
04 / 生物製劑
生物製劑可以透過識別、結合進而中和或阻斷患者體內的炎症細胞因子,從源頭上阻止炎症反應,是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靶向藥”!
生物製劑起效快,如果患者用藥後沒有明顯效果,可能說明不適合,並不會隨著使用時間增加慢慢出現效果,一般建議用藥一個月沒有效果的患者,更換另一種生物製劑使用,如果都沒有效果,則改用其他抗風溼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