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以來,由於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的分離,江南地區的糧食和其他物資須藉助運河輸送到北京,運河承載了南北運輸之重任,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保證運河暢通便成為治理國家的前提。
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黃河在河南新鄉八柳村決口,運河河道被毀,南北漕運大動脈幾乎中斷,朝廷受到了很大的震動,先後派工部侍郎王永和、工部尚書石璞等治理沙灣河道,工程均失敗。景泰四年(1453年)十月,明代宗又任命徐有貞為都察院僉都御史,治理沙灣河道。徐有貞到沙灣後,對地形水勢進行了詳細查勘。最後集思廣益,開創性地提出了置水門、開支河、浚河道的治河三策。該方案得到朝廷批准後立即開始實施。徐有貞這次治河,採取了疏、塞、浚並舉的辦法,耗費物資數以萬計,河工五萬八千餘人,歷時近兩年,於景泰六年(1455年)七月完工。此後山東河患減少,漕運通暢。
工程竣工後,徐有貞主持在當地(今八里廟村)修建了水河神祠,並親自撰文、書丹,在祠內立“敕修河道功完之碑”。 碑為青石質,通高3.68米。圓額,精雕“二龍戲珠”圖案,中間陰刻篆書“敕修河道功完之碑”八字,凡兩行,行四字。碑身高2.2米,寬0.95米,厚0.28米,四周飾雲紋。碑文楷書,共31行,滿行75字,下為贔屓座。碑尾署“中憲大夫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徐有貞拜書”。碑文記載了治理河道的過程、用工、用料、建閘地點,是除水患興水利的經驗總結,為後代研究治黃史料。
撰文及書丹皆出自徐有貞之手,書法挺拔秀麗,柔中帶剛,氣韻神采俱佳,有較高的書法藝術價值。徐有貞,江蘇蘇州人,宣德八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徐有貞武藝高強,文武雙全,對天文、地理、兵法、水利等方面皆有研究。“土木之變”後他主張南遷國都,遭到于謙等人訓斥。後因擁戴明英宗復辟,在“奪門之變”中有功,被拜為華蓋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封爵武功伯,世稱徐武功。徐有貞的書法在當時就很有名氣,明代的“吳中四才子” (唐寅、文徵明、徐禎卿)之一的祝允明(祝枝山)就是他的學生,也是他的外孫,徐有貞對吳門書派的崛起具有先導作用。《明史》裡說徐有貞“常以鐵鞭自隨,數起舞。”
不知何時,此碑埋於地下,並斷為兩截。1990年3月,八里廟村村民取土時發現此碑,重立於大河神祠遺址之上。該碑的出土是治黃史上的重大發現,為研究治理黃河與運河並舉提供了珍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