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回答一個粉絲提問,我覺得這個問題值得討論一下,順便捋一下歷史脈絡。
問題是:古代的燕國(指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燕國),為什麼不向東北地區發展?東北物產是那麼豐富。
我的回答是:其實早期的東北大部分地區,根本算不上什麼物產豐富。反而是不怎麼好開發的苦寒之地,就和今天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地區差不多,一到冬天能把你凍成冰棒兒,而且冬天超級長。
也因此,在白山黑水(東北地區)崛起的遊牧漁獵民族,都熱衷於南下入侵中原,都不願意待在苦寒地區過苦日子。
這些遊牧漁獵民族,只要崛起,那他就會往南侵中原,甚至會賴著不走。
如果實力不是太強,那也要時不時的南下搶掠一番,來彌補生產物資上的不足。
相對於農耕文來說,遊牧文明的生產效率非常低下,很落後。
但是由於他打獵放牧原因,擅長弓馬騎射,在武力方面很強悍,加上高機動性的騎兵,對上以步兵為主的中原軍隊,優勢是相當的明顯。
可謂是,想打打不著,想攆也攆不上,搶一把就跑。
所以中原王朝以防範他們為主,這樣打起仗來成本太高,即便把他們徹底打敗了,也無法獲利,得不償失。
當然還有人說,遊牧漁獵民族更講究叢林法則,社會形態原始野蠻,所以往往對上相對溫和文明的中原地區,經常能夠取得勝利。
這是野蠻戰勝文明的典型,我們也要知道,在工業革命之前,所謂的先進的農耕文明,還無法對於落後的遊牧文明產生戰鬥力優勢。
只有工業革命之後,降維打擊就出現了,曾經強悍的遊牧民族,大多數都變成溫和能歌善舞的民族。
我們看五代十國和兩宋時期歷史,就應該有所瞭解。
契丹人建立的遼國和女真人建立的金國,都是非常覬覦中原的錦繡河山。
契丹人就趁著五代十國的中原內亂,從後晉兒皇帝石敬瑭手中獲得燕雲十六州。因此讓後來的北宋失去了北方的屏障,一直處於捱打的狀態,對上遼國總是硬不起來。
不過北宋好不容易熬到遼國衰落,但遼國境內的白山黑水中又崛起了女真人,女真部落首領完顏阿骨打建立了金國,隨後和北宋聯合共同攻打遼國。
當然合作很順利,勢如破竹,很快遼國撐不住了,被打滅火。遼國的殘部被耶律大石帶走,跑到西域地區建立了西遼。
按照協議,攻下遼國之後,北宋將獲得幾代人夢寐以求的燕雲十六州。而女真人也很守信用,把煙雲十六州奪過來,瘋狂的搶掠成空城後,就把這一地區交給了北宋。
但同時女真人也看到了北宋戰鬥力極其拉胯,大太監童貫帶領近20萬大軍都沒有消滅幾千遼兵,反而自己處處吃敗仗。
也正是北宋戰鬥力底下,女真人看出了機會,乾脆連北宋一起滅掉算了。後來直接撕毀協議,南侵中原,滅掉北宋,把徽欽二帝與一眾皇室成員都給抓走了。
此事也稱之為“徽欽二帝北狩”,也就是歷史上的靖康之恥。
而皇子之一的趙構僥倖逃走了,跑到南方被用永立為靖康帝,所以南宋王朝開啟了,所以射鵰英雄傳的故事開始,所以嶽王爺的抗金故事開始。
話又說回來:
一兩千年前,絕大部分東北地區都沒法進行深度開發,因為根本沒有那麼多人力。所以東北地區的作用就是放放牧、打打獵、釣釣魚和挖挖老山參。
當然,在工業革命之前,整個人類的生產力都是極其落後,幾千年來變化進步的幅度非常小。
古代的東北和我們印象中的北大荒、北大倉根本不是一個概念,東北地區真正的被開發出來時間也很晚,就是清末的闖關東時期。
建國後,東北地區也一度是我國最富庶的地區。
再說春秋戰國時期,東北大部分地區不是沒有其他民族佔據,佔據這一地區的民族叫東胡。
而且東胡部落一度實力非常強悍,經常南下劫掠。
其實早在戰國時期,就有長城了,不單單是秦始皇統一後才修的長城。
當時主要防備的就是東胡,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相當一部分學的也是東胡部落的作戰方式。
只是後來東胡分裂成兩支——鮮卑和烏桓,就慢慢衰落下來。
此消彼長,在蒙古大漠上又崛起了匈奴人,冒頓單于統一了匈奴各部,走向了強盛,長期和中原王朝對峙。
這時到了秦漢時期,修的長城目的從防備東胡到了防備匈奴南下。
戰國七雄之一燕國其實也佔領了一部分東北區域,那就是今天的遼寧地區那塊,另外還有佔據一小部分朝鮮半島區域。
早期的秦漢長城,都是從遼東那邊修的,也只有到清朝時期拆了東北地區好大一段長城,改成了柳條邊,長城的東邊開頭才變成今天的山海關。
我甚至覺得清朝統治者這樣幹是有政治陰謀,直接人為的把中原文化的邊界縮小,把他所謂的自留地擴大並給完全保留下來。
但事與願違,清朝衰落的太快,被北方的沙俄逼的無處可逃,並割讓了大片領土,所謂的自留地老家都差點沒保住,後來也不得不開關放人進去開發,還出現闖關東的那一幕。
這樣能夠客觀的起到抵制侵略的作用。
再說說東胡分裂的兩支部落——烏桓和鮮卑。
東北地區的烏桓部落在東漢末年被曹操剿滅。鮮卑後來發展就比較牛叉了,在匈奴與漢朝對峙衰落後再次崛起,先統一了蒙古高原各部。在五胡亂華後,一度入主中原,建立強大的北魏王朝。
後來北魏進行徹底的漢化改革,鮮卑人就徹底融入了中華民族。也因此可以這樣講,很多北方人擁有鮮卑人的血統,這都是很正常的。鮮卑人也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