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聖陸羽,是和茶淵源最深的文人。
這個偉大的人物,據說他是個孤兒,由一位禪師養大。陸羽雖然整日身在寺廟之中,卻不喜佛法,而是喜歡讀書吟詩。禪師為了考驗,也有人說是為了阻攔陸羽下山,便讓他學習沖茶。在這個過程中,陸羽遇到了一位老婦人,從她那裡不僅學會了複雜的沖茶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也是在這個過程中,陸羽慢慢從沖茶這件“小事”中領悟到了什麼,更明確了自己一生的追求。
所以當陸羽把一杯新衝好的茶端到禪師面前時,透過升騰起的絲絲煙霧,陸羽終於看到禪師點頭了。禪師終於同意他下山讀書學習。
從山上下來後,少年陸羽便心無旁騖,專注於對茶事的研究考察工作。這個過程中,他結識了皇甫冉、皎然等人,皇甫冉不僅是狀元出身,還是當時名士,而皎然亦是有名的詩僧,他們二人對於陸羽的茶事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詩僧皎然長年隱居湖州妙喜寺,故而陸羽把收集整理茶事資料的地點也選在了妙喜寺。後來,也是在皎然的幫助下,陸羽“結廬苕溪之濱,閉門對書”,開始了《茶經》的寫作。
《茶經》全書分三卷十章,共七千餘字。分別為,卷一: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卷二:四之器;卷三: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
其日,有雨不採,晴有云不採;晴,採之、蒸之、搗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幹矣。——《茶經·三之造》
《茶經》是中國第一部記錄和總結茶事科學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書籍,是中國茶文化的結晶和里程碑。
啜苦咽甘,茶也。——《茶經·五之煮》
蘇軾,也是一個喜歡飲茶的文人。
茶,不僅給了他靈感,使他在沒有貶謫黃州之前,就寫出了超一流的詞。這首詞是《望江南·超然臺作》。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千百年來,一說到茶,腦海中不自覺浮出的一句詩。在現代人眼裡,這一句詩似乎與茶繫結得更緊密,畢竟,《茶經》不是一般人能讀得懂的,即便讀了也記不住,但蘇軾的這首詞只需一杯茶的工夫便可以記住。
一邊喝茶,一邊背詩,此詞是絕妙的選擇。
茶,也讓詼諧幽默的蘇東坡透過茶品看清了人品。
元祐年間,蘇軾再度被元祐黨人排擠出朝廷之外,以龍圖閣學士知杭州。一個晴朗的日子,蘇軾又習慣性一個人出去溜達,不知不覺走進了一間寺廟。
主持一見來人穿著樸素,便應付地對蘇軾說:坐,又對小沙彌說:茶。
蘇軾對此倒是毫無芥蒂,欣然飲下。
聊了幾句,主持見蘇軾談吐不凡,非等閒之輩,便將蘇軾請入殿內說:請坐,又對小沙彌吩咐到:敬茶。
過了一會兒,主持徹底被蘇軾的才學所折服,忙問其來由,才知道眼前這個衣著樸素的人就是當今的文壇領袖蘇子瞻,於是忙起身對蘇軾說:請上坐。又再次吩咐小沙彌:敬香茶。
待到蘇軾要離開了,主持慕名想向蘇軾索要一幅墨寶,掛在堂內。
蘇軾笑了笑,欣然答應,提筆寫下:
上聯:坐,請坐,請上坐。
下聯:茶,敬茶,敬香茶。
果然如東坡所言:“從來佳茗似佳人”。好茶還真不是那麼容易喝到的。
蘇軾一生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卻唯獨陪不了趨炎附勢的小人,在朝堂之上陪不了,處江湖之遠更陪不了。
這種品格像極了茶。
茶從不歧視任何人,可以出入於皇宮貴族,也甘心躺在尋常百姓家中。
若是某日,你覺得茶不好喝,只因你的心境出了問題,而不是茶的問題。
就像錢鍾書說的:“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並非全因為澡洗得乾淨,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
若心中有了掛礙,飯就失去了滋味,茶也就丟了清香。
春有花茶秋有月,夏有綠茶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且——走好腳下路,慢飲杯中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