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講:“庸者謀事,智者謀局。”
庸者只會把目光定格在一件事上,智者卻能把單個的事件加上時間、空間的維度,全面系統地思考問題。
一個人想要成事,先看見識與格局。
欲成大事,先明大局。
人生就像一盤棋局,有人在局中,有人在局外。庸者走一步看一步,常者走一步想三步,而智者走一步算十步。古語有言:“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謀事者只會用狹隘的思維看到眼前,謀局者則擅長多維度思考以獲得更全面的成功。
謀事者想當然,謀局者看本質。
北宋時期,每當新知府上任,一個啞巴就要來獻上木棒,但總遭到莫名其妙的毒打。包拯上任時,他覺得此人定有冤情。便讓人在啞巴身上抹豬血,裝作打得很重的樣子,拉出去遊街。沒多久,一老人大喊冤枉,道出實情:啞巴的哥哥石全吞了萬貫家財,將其趕出家門。他每年獻棒告狀,但每次都被杖責,我看不下去了,故來替他喊冤。不料,石全完全不認這個弟弟。
包拯叮囑啞巴:“以後你撞見哥哥就打他,我會為你做主。”幾天後,石全狀告啞巴不尊禮法,毆打親哥。包拯說:親弟毆打親哥不能輕饒,若不是親弟弟則另當別論。石全連忙“認回”親弟弟,包拯高喝:既然是你親弟弟,為何你獨吞家財?庸者透過現象想當然,智者透過現象看本質。
電影《教父》裡說:“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能一眼看到本質的人,總是擁有超乎常人的洞察力。這樣的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透。
謀事者暗於成事,謀局者見於未萌。
《韓非子》裡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春秋時,晉國有個公子叫重耳,一直流亡國外。經過鄭國時,鄭國君主對他不屑一顧。大臣叔瞻卻看出了他是一個潛力股,要鄭國君主對其以禮相待,可為日後積德。但是鄭國君主不聽從。叔瞻便再次勸說:“若不好好待他,那不如殺了他,否則日後是一大禍患。”鄭國君主仍然不聽,覺得叔瞻是杞人憂天。後來,等到重耳返回晉國,上位國君,起兵伐鄭,一舉奪下鄭國八座城池。這位重耳,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道德經》有言:“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大意是,當事態處於安定時,比較容易掌控和維持;當事變還沒有出現跡象時,比較容易圖謀。欲成大事,先明大局。人,要學會深謀遠慮,先見之明,扼殺將要崛起的萌芽之態。不被當前所迷,細觀核心,直射遠端,是一個謀局者真正的本事。
謀事者得小利,謀局者得天下。
對一個聰明的謀局者來說,“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有。”諸葛亮草船借箭,不費一兵一卒,一夜之間就令對手送上無數支箭。晚清名臣曾國藩,“不善戰,而能識拔賢將,規劃精嚴”,一定程度上延長了清朝國運。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深諳“財散人聚,財聚人散”之道,主動把自己的股份稀釋到1%,大部分錢都分給員工。
謀局者,格局大,目標強,視野遠。無論是謀一世,還是謀全域性,都要明白做人要順天而為,做事要順勢而行。中國有句古話說,既見樹木,也見森林。人與人之間最本質的區別,就是認知的差別。千萬不要佔著一畝三分地還沾沾自喜,不要窩在一口井裡卻不知天高地厚。用全域性的思維看事情,用大局的眼界解決問題,是你與別人拉開距離的最大步伐。
轉載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