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出自《道德經》第七十九章,意思是,調解很大的怨恨,必然還留有餘怨,這樣怎能算妥善解決的方法呢?因此聖人儲存借據的存根,但不強迫人償還。有德者就像儲存借據的聖人那樣寬容,無德者就像徵稅的人那樣苛刻。大道沒有親疏,永遠伴隨著德善之人。
曾仕強先生解讀
當很大的怨恨造成的時候,你再想辦法去道歉,去和解,去賠罪,有沒有好結果?老子說沒有好結果,因為必有餘怨。你要解除這個怨恨,要在沒有造成之前。
像我們這種年齡的人,我們手裡提東西,我們是不會去碰別人的。如果我們去碰別人,那就是故意去碰的,因為我們從小就被教導,你不可以去碰,碰到就是錯,道歉也沒有用。這才叫自律,才叫自我約束。
但是有的小孩子像小霸王一樣,故意去擋別人,讓他撞一撞。因為父母不教訓他,這是大人的責任。
外國人老覺得我們講話怎麼那麼大聲,就是因為從小時候講話,從來沒有大人告訴他,不要那麼大聲,人家會討厭。小孩子不懂事,大聲一點又怎麼樣,害他一輩子。因為到他10歲、20歲,他總覺得講話本來就這樣,我從小就這樣。他不知道他不對。
我們現在很奇怪,以前我們出門都穿得規規矩矩,現在出門穿得比家裡還隨便。尤其坐飛機,有的人穿睡衣,搞的亂七八糟,還在飛機上卸妝化妝,那你把別人當什麼。
人家可以忍,忍無可忍的時候,他就故意撞你的椅子,故意製造很大的聲音,然後兩人就吵架。
所以老子說,安可以為善。這種可以算是好的行為嗎?當然不是。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到底是左大還是右大?很多人會說,那還用問?當然左大。其實,答案是不一定的,天下事哪有一定的?老子一定告訴我們要有標準,但是不可以有固定的標準。
同樣是宰相,左宰相大,右宰相小;同樣是將軍,右將軍大,左將軍小,這就不同了。什麼叫作契?契就是合同、契約。以前因為沒有複寫紙,現在有複寫紙,所以就一個人拿一份,各執一份。
以前沒有複寫紙,是把它切開來,各分一半,你拿左,他拿右。那到底誰拿左呢?很簡單,就是我欠人家的錢,我拿左,你是貸款給我的,你準備拿這個券來跟我要錢,你就拿右。聖人這樣安排,是非常有意思的,右屬於武的性質,左屬於文的性質。
不要因為給右就很神氣,因為這樣多多少少有一點乘人之危。人家為什麼要借錢?就是他日子不好過,你趁著這個機會刻意追債,是不好的。
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聖人寧願自己拿左契,表示他永遠是欠人家錢的,而且還不怪別人天天跟他討錢。是你要借人家錢,你受人家侮辱是應該的。
“左契”,在這裡代表一種卑下,處柔的態度。這讓我們想起一句話,到底得理不饒人,還是得理要饒人?到底你能不能理直氣壯,還是理直要氣和,都由自己選擇。
我們非常討厭得理不饒人,有的人明明每次都不講理,就這次講理,他就得理不饒人。太多這種人,好不容易有一次是他有理的,搞得天下人都知道。
那平常呢?平常是別人不忍心這樣對他。什麼叫公平?現在動不動就講公平,就是因為他根本不瞭解什麼叫公平。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老子有時候講話語氣很重,就是要當頭棒喝,要打醒我們。他說有德的人,信守約定;但是沒德的人,注重依法辦理。比如我是房東,你到時候沒有交房租,我二話不說就告到法院,可以嗎?當然可以,依法。
依法就是無德,你應該跟他商量商量,如果人家的確有困難的話,那你再延個十天,不要讓對方為難。所以為什麼我們要庭外和解,就是法律不外乎人情。如果什麼人情都沒有了,人而無情,是何以為人?
無德司徹,徹就是車輪軋的溝跡,如果這個車子負重不重的話,車子跑過去,是沒有什麼痕跡的。
它會留下這麼深的痕跡,就是這個車負載很重,無德之人就會給對方很大的壓力,很大的負荷,才會留下那麼深的溝跡。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所以老子又提醒我們:就是說你們這些人,一天到晚只想到法網。我再提醒大家,還有個天網在。天網就是天道,無親就是天地不仁。天道沒有親戚,沒有朋友,你求也沒有用,但是天道常常跟那些尊道而行的人在一起。
“常與善人”,就是天人自然感應的作用,而不是天有心來照顧你。我們凡是得到自己覺得很滿意的,自己覺得好的,都說老天啊,謝天謝地,那是我們的修養,不是老天的要求,更沒有這樣的戒律。
所以我們就說,好商量,好商量,再說。原則不能變,公正不能變,但是要不要百分之百,或者給它延期,或者做什麼調整,那個是一個變化,是一個應變,那就對了嘛。
但是我們現在有了電腦以後,人已經沒有辦法,你去大賣場買東西,結算的時候,他是用機器在算的,你身上沒有帶卡,沒有現金,算來算去,你就少一塊錢。你跟她商量說少一塊錢行不行,他說不行。
一文錢逼死英雄漢,以前只是說說而已,形容而已。現在是真的。人類進步了嗎?不知道。
傅佩榮先生解讀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重大的仇怨經過調解,一定還有餘留的怨恨;這樣怎能算是妥善的辦法?因此,聖人好像儲存著借據的存根,而不向人索取償還。有德行的人像掌管借據那樣寬裕;無德行的人像掌管稅收那樣計較。自然的規律沒有任何偏愛,總是與善人同行。
重大的仇怨經過調解,會有餘留的怨恨。那怎麼辦?怎麼樣才是妥善的辦法?第63章說,“報怨以德”,有它的道理。你對我不好,我還是對你好。這樣一來,你前面的不好,不管是怎麼樣生的誤會與仇怨,都可以因為我現在對你好,而消解了所有餘留的怨恨。這也符合我們所謂的矯枉必須過正的觀點,有時候這樣的話實踐的時候會有它的效果的。
的確,我們跟別人相處的時候,稍微對別人更好一點,總是沒有錯的,有些事情你要做得比平常過度一些。
在《易經》裡面有個卦,叫做小過卦,它的象傳裡說這三方面超過一些,才能夠化解不必要的困擾。你跟別人來往的時候,你恭敬多一點,禮多人不怪;如果在辦喪事的時候超過一般的哀傷,別人就會發現你是真情流露;你花錢方面超過一般的節儉,別人不會說你小氣,會說你愛惜物資,因為節儉是美德。
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左契”,古代兩個人之間有金錢往來的時候,就把契約刻在一片木頭上,然後把它分成左契、右契兩半。債權人拿著左契,代表他把錢借給負債人了,負債人就拿右契,債權人將來就拿左契向負債人要債。
所以這邊提到聖人執左契,他只是把錢借給別人,拿著借據,但不向別人要債,顯然是一種非常寬容、寬待的方法。
你手上拿著借據不跟別人要債,別人怎麼可能對你還有怨恨呢?這就沒有什麼和解、調解的問題了。所以說“和大怨,必有餘怨”,你根本不要讓它發生,像要債這種事情,很容易結怨的。別人沒錢才跟你借,借了之後你叫他還,除非他另外去謀生賺錢,要不然他怎麼忽然之間有錢還你呢?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所謂的“德”就是指善待,能夠行善。有德行的人,他手上拿著左契,不向別人要債。沒德行的人呢?就好像負責“徹”。“徹”就是古代的稅收的一種方法,比如說你要抽1/10的稅。管理稅收的人是毫不客氣的,是公事公辦,我該收就收了。所以有德、無德這邊這樣區分,都是一種比喻的意思。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一般反映了人的社會對於某些“德”的一種判斷。有德的人能夠合乎人心的要求,不會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向他要債。無德的人不一樣,他是負責收稅,就沒什麼好商量的,難免就結怨了;結怨之後就出現各種困難的問題。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自然的規律沒有偏愛,總是與善人同行。老子也說過,“天將救之,以慈衛之”,天要救助一個人,就讓這個人有慈悲的心,有像母親這樣的一種愛心,這樣反而讓這個人可以得到儲存與發展。用“慈”,或者善人、行善,都合乎天道的規律,都合乎道的安排。
老子筆下的善人,往往是有了某種智慧,知道說道是怎麼回事,人類從道而來,最後迴歸於道。所以善人所作所為是符合道所安排的“德”的,這個“德”就是本性與稟賦。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老子也說過,“天道無親,唯德是授”,天道沒有特別偏愛、親近任何人,但是它特別支援誰呢?“唯德是授”,就是特別支援有德行的人。天道要配合,跟有德行的人是站在同一邊的。
換句話說,一個人有德行的話,跟老子這邊所說的善人、有智慧的善人,他就會表現與天道的發展一致的作為。而《國語》最後也說“天道賞善而罰淫”,就是一般所說的賞善罰惡。
南懷瑾先生解讀
老子告訴我們人生最大的秘訣,如果人想做得面面俱到,那就絕對做不好。“和大怨,必有餘怨”這一句話,說明人歡喜怨恨,愛埋怨的心理是天生的。
一般人指責現代的青少年不滿現實,我說不滿現實是古今中外的通病,不但青少年如此,我們也一樣。年輕的時候不滿現實,現在老了,照樣的不滿現實。不滿什麼現實呢?不滿於老年的現實,年輕人不滿年輕的現實,每個時代每個世界,沒有任何人安於現實滿於現實的。
除了聖人以外,人沒有安於現實的,因為人的心理很妙,沒有人是無怨的。我經常引用古文辭的話——“花落水流紅,閒愁萬種,無語怨東風”,一個人無事可怨時,還怨東風呢!當然,花落水流都要去埋怨一番,這是人的心理,尤其是年輕人的心理。所以,世間幾乎沒有一個人真是善人,善人到了“無怨亦無恨”的境界,那就是聖人、佛的境界了。
人要做到樣樣好是不可能的,因為把大怨化解平和了,那些小怨又會變成大怨了。“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所以說,聖人並不要求達到天下的至善,那是辦不到的。因為是非好壞,在哲學上來說,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是非善惡好壞,都是時間空間的變化,以及人為的因素而定的。
今天我們這件衣服漂亮,幾年後就覺得不漂亮了,這都是時空環境人為的心理變化而決定的。所以上古的聖人不要求達到天下無怨,人人無怨。“左契”是指大的原則,守住大原則就可以了,不必去責備他人。
孟子也說過“有求全之毀,不虞之譽”,世界上的人常常按照聖人的標準去批評對方,要求別人十分嚴格,但絕不那樣嚴格要求自己,這都屬於“求全之毀”。
世界上常有人突然出名,實際上那個大名不見得符合事實,這叫“不虞之譽”,是意想不到的恭維。
聖人之道是把握原則,而不苛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真正懂得這個道理,那就瞭解了聖人之道是領導階層的大政治家,只把握原則,不求管理。“無德司徹”,“徹”是治的意思,無德的統治就是到處設規則,也就是管理,這是無德之人的做法。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是老子的名言,天道很公平,並不是說你今天拿豬頭拜他,他就對你好一點,他不管你拜與不拜,只要有德有善,自然得感應,菩薩也就是這個道理。
《道德經》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