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滿洲人簡稱滿人,為今日滿族之先民。滿人的姓氏與命名,是其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我們常見的末代皇帝溥儀之名為例,愛新覺羅是其姓氏,溥儀是名字,而“溥”字則是清朝皇室的字輩排名。關於滿人姓名的源起與流變,集中表現為以下五個方面。
Xing Shi
清朝官修《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內,收錄皇族愛新覺羅姓以外的八旗滿洲姓氏741個,還有依附於八旗滿洲的蒙古、高麗(朝鮮)、漢姓225個,合計966個。這構成了滿人的基本姓氏。
滿人姓氏,來源複雜。有以部為氏、以地為氏、以姓為氏、以名為氏者。其中,源自金代女真者,約佔全部姓氏的十分之三,如完顏氏,即金朝國姓。還有源自蒙古、朝鮮、漢人者。清代內務府漢人女子嫁入滿洲人家,多改稱“某佳氏”。如乾隆朝慧賢皇貴妃高佳氏,純裕勤太妃陳佳氏,還有嘉慶帝的生母孝儀皇后魏佳氏等。
滿人與他族通婚,形成許多跨族姓氏。據《清朝通志》,僅“滿蒙兩見”的姓氏就有馬佳、納喇等19個姓氏。至於滿人之姓而與索倫(鄂溫克)、錫伯、赫哲、達斡爾諸族兼通者,更是不勝列舉。
滿人之姓,還有得自皇帝賜姓者。滿洲統治者賜予姓氏,主要是基於籠絡、勸勉臣屬的需要,受賜物件則包括不同族屬。早在後金時,就有一劉姓漢人,滿名“洛翰”,因扈從努爾哈赤受傷致殘,賜姓覺羅。創制滿文的額爾德尼,原姓納喇氏,努爾哈赤賜姓赫舍哩氏。清初的布恕庫,本姓溫徹亨氏,皇太極賜姓烏魯氏。康熙朝內務府郎中都圖,本姓索綽羅氏,因身健如石,康熙帝賜漢姓石。
滿人原用本姓,後改漢姓,此現象自明末清初已露端倪。改姓有幾種方式,一種意譯:如皇室愛新覺羅氏的“愛新”,滿語原意為“金”,後改姓“金”;薩察氏的“薩察”,原意為“盔”,後以“隗”為姓;寧古塔氏,意為“六”,改姓為“劉”;烏雅氏,意為“豬”,改姓為“朱”;鈕祜祿氏(鈕赫),原意為“狼”,改姓為“郎”。一種取本姓之第一字為單字姓:如“舒穆祿氏”“舒舒覺羅氏”改為“舒氏”,“富察氏”改為“富氏”,“董鄂氏”改為“董氏”等。又一種,以漢字諧音取代本姓,如“瓜爾佳氏”改姓“關”,“裕瑚魯氏”改姓“於”,“布尼氏”改姓“卜”等。
名字
Ming Zi
滿人取名,同樣內容豐富,來源複雜:
愛新覺羅氏命名,早期受蒙古文化薰陶。被清朝尊為肇祖的孟特穆,即蒙古人常用以取名的“猛哥帖木兒”(意為“銀鐵”)。努爾哈赤諸子侄中,阿敏(蒙古語“氣息”)、濟爾哈朗(“幸福”)、皇太極(“王子”)等,都是蒙古名字。
滿人早期風俗樸而不雕,因受漁獵採集傳統的影響,常取禽鳥、獵具命名。在努爾哈赤家族內,多爾袞詞義為“獾”、固爾瑪渾詞義為“兔”、博和託詞義為“駝峰”、杜度詞義為“斑雀”。滿人阿穆瑚蘭,即“哨牲口的口哨”;伊斯哈,即“松鴨”;烏勒格善,即“一年的鹿”;納辛,即“馬熊”;那滿,即“山羊”;噶魯,即“天鵝”;薩克達,即“母野豬”;鄂碩,即“架鷹的三指皮巴掌”;尼魯,即“披箭”;薩喇,即“箭桶”;蘇納,即“牽狗的繩子”;遜塔,即“頑鷹的網兜”;鄂費,即“打野雞的腳套子”。
滿人先世生活簡樸,刳(kū,從中間破開再挖空)木為器。幼子命名,又有察哈喇(柳瓢)、薩馬拉(大木碗)、阿卜薩(樺皮桶)之類。
新生兒的排行或身上的特徵,也構成名字來源。克勤郡王嶽託,意為“呆子”;貝子傅喇塔,意為“爛眼邊”;豫親王多鐸,意為“胎”。舒爾哈齊第八子貝勒費揚武(芬古),意為“老疙瘩”,即幼子;努爾哈赤第十二子阿濟格,意為“小”。穎親王薩哈廉,意為“黑”。
滿人還有用數字命名之俗。某人出生,祖父適值七十歲,即取名“那丹珠”(滿語“七十”之意)。以後漢化日深,遂改為直接用漢語數字命名,如祖父時年六十二,即取名“六十二”。
輩字排名
Bei Zi Pai Ming
漢人傳統取名流行“字輩法”,即同輩人取名排一相同字(又稱派語),藉以標明行輩。滿人早期命名帶有隨意性,不同輩分乃至同一輩分族人間常有同名混淆現象。為杜絕這類問題,命名逐漸按照漢俗使用派語。
康熙年間,皇室首先確定皇子名首字用“胤”字,第二字用“礻”旁;皇孫名首字用“弘”,第二字用“日”旁。乾隆、道光、咸豐三朝,又分別增加派語各四字,形成“胤、弘、永、綿、奕、載、溥、毓、恆、啟、燾、闓、增、祺”十四代字輩。
Bi Hui Yong Zi
帝王時代為了維護等級制度的尊嚴,說話寫文章遇到君主或先祖尊親的名字,不能直接說出或寫出,叫作避諱。這本是漢人舊俗,也為滿人接受。對清朝皇帝的避諱尤為嚴格。《大清律例·吏律》“上書奏事犯諱”條規定:“凡上書,若奏事,誤犯御名及廟諱者,杖八十。余文書誤犯者,笞四十。若為名字觸犯者,杖一百。”皇帝即位之初,會頒佈上諭,宣示敬避之法。自清初至道光,御名上下二字並避之。咸豐以後惟避下一字。又規定,孔子為百世師,對其名諱,亦須敬避。
更名冠姓
Geng Ming Guan Xing
辛亥鼎革,民國肇建,因優待條例有“先籌八旗生計,於未籌定之前,八旗兵弁俸餉,仍舊支放”的規定,八旗制度暫時得以保留。但許多旗人目睹時局丕變,深知八旗制度不足為據,為順應時局變化,他們邁出的第一步,就是申請冠姓改籍。
冠姓改籍有種種細微差異,簡言之,冠姓,即放棄滿姓改冠漢姓;改籍,即放棄八旗戶籍,改入州縣戶籍。對滿人來說,這意味著他們放棄本族傳統,改從漢俗,也是無奈之舉。民國建立之初,滿人易受社會歧視,就業求職,往往遭遇困難。他們為生計考慮,只好申請冠姓改籍。
滿人的姓氏命名系統,具有內容上豐富多樣、時間上流變性強、受漢文化影響大等特徵。這些特徵的形成,與滿族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社會發展的獨特環境、外部條件的多樣性、以及滿漢文化日益陶融的發展趨向是分不開的。同時應該看到,遲至清末,滿人的姓氏命名系統在一定程度上仍保留著自己的特徵。這不僅是滿人有別於其他族人的一個文化符號,也是其實現自我認同的重要依據。
[文章來源]
圓明園研究會
[攝影]
圓明園攝影月賽獲獎作品
[編輯]
馮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