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家庭教育過程中,當著小孩的面指責對方好嗎?
回覆:家庭教育能且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摸著石頭過河,一個人想過一條不熟悉的河,在沒有前人給出經驗、沒有船也沒有橋等情況下,如何分清這條河哪個地方水深,哪個地方水淺。水深的地方有可能淹死人,而水淺的地方人能夠淌水過。在事先不知道這條河詳細情況下,就只能以身試水摸索著河裡的石頭,以較為保守的甚至原始的方法逐步摸清情況並想辦法安全涉水。1980年12月在中央工作會議上,陳雲同志講:“我們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穩。……隨時總結經驗,也就是要‘摸著石頭過河’……”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同樣,自然世界億萬事物之中也沒有可能找到兩個完全相同的孩子、家庭、父母......因此,雖然人類社會千萬年進化歷程中總結出了眾多成功的育兒經驗。但是,沒有任何家庭能夠照準某個經驗去培養自家的孩子,也不可能出現兩個成長軌跡完全相同的孩子,即使他們是同卵多胞胎出生的時刻也會相差一秒以上。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自然世界會隨著時光一刻也不停歇地向前進化,比如小樹苗會一天天長大,但它一定不可以逆生長;花朵會從骨朵綻放到凋謝,但是沒有任何一朵花能夠在凋謝過後重新綻放;莊稼春播秋收,錯過時節就要等到下一季或者下一年......同樣,人類對子女的成長教育亦是不可逆的,童年未能形成的諸多人格特質成年之後多半也無法彌補,比如群體社交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勤儉節約的生活品質等等。
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記者問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中,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裡學到的呢?"這位白髮蒼蒼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平靜地回答:"是在幼兒園。" 記者感到非常驚奇,又問道:"為什麼是在幼兒園呢?您認為您在幼兒園裡學到了什麼呢?"諾貝爾獎獲得者微笑著回答:"在幼兒園裡,我學會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我認為,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出生在中國的孩子講漢語+寫方塊字+使用筷子、出生在英國的孩子講英語+寫ABC+使用刀叉、商人家孩子從小就研習經營+農牧家孩子從小就練習種植&養殖......教育就是父母和老師自己儲備了什麼就能教孩子學什麼,孩子則是父母和老師教什麼他們就學什麼。因為,生理基因只遺傳自然生命體徵,具體的生命存活能力都需要新生命萌生過後自主探索習得,而人類則由父母輩和老師負責對未成年子女進行成長教導。
捕獵+採摘+防禦敵害就是人類原始祖先對子女最好的成長教導、耕種+養殖+紡織+製作基本勞動輔助工具就是農耕時代絕大多數家庭教育子女最正確的方式、習文+學算+習舞+學琴藝已成每個現代孩子童年生活的必修課......因此,教育這事兒它沒有絕對正確,它需要順應時代、需要因材施教、需要量體【根據社會與家庭生活環境】裁衣。
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教育就是將國家、民族和家庭認為最正確的生活方式世代傳承下去,家庭教育就是父母以自身言行為子女做成長榜樣。然而,家庭教育榜樣沒有統一教學大綱、沒有統一教案、沒有統一教程,唯有“摸著石頭過河”。
植物只有一個頂芽、動物只有一隻腦袋、絕大多數人類社會組織都有一個相對權威、同一堂課只有一位授課老師......同樣,家庭教育這項“摸著石頭過河”的工作也必須選出一個相對的中心,這個中心沒有絕對標準,它最好的參考是家長中誰陪伴孩子學習成長的時間更長、誰的作息自律性更強。因為,“因材施教”的前提是瞭解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做孩子成長過程中行為習慣上的榜樣。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育鄰人:以鄰里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一套以鄰里互助方式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即社群鄰里教育服務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