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能找到自己所愛好的事業,能做到痴迷的程度,不僅是喜歡它,而且是樂在其中,這是多麼愉快的一件事情!這句話用來形容三聯書店的創始人鄒韜奮,最為合適不過,這是他對自己畢生事業追求的宣言。
鄒韜奮一生都在為大眾發聲而奮鬥,他是國內有名的新聞記者,主編的各類雜誌風靡海內外。他勇於針砭時弊,揭露出那些官僚政客的醜惡姿態,也屢屢被國米的當局打壓。鄒韜奮二十多年致力於救國運動,為文化事業奔走不息,曾經坐過監獄流亡多地,但絕不向國民黨勢力低頭。
1944年7月,鄒韜奮因為身患重病在上海去世,臨終前表示了想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遺願。因為黨中央認為他黨員的身份從事運動更為有利,所以其多次申請入黨沒被同意。在鄒韜奮病逝後,同年9月中共中央遵從了他的遺願,承認了他的黨員身份。而鄒韜奮的兒子鄒家華也繼承了父親的遺志,繼續投入到了愛國救亡的道路。
在鄒家華很小的時候,父親就不在自己的身邊。每次危險來臨之際,總是爸爸先離開他們,再是媽媽和他自己獨自面對殘酷的環境。從小就多處流亡的他,養成了堅強的意志和獨立的精神。
在17歲時他毅然選擇了入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新四軍,還進入了新四軍建設大學學習。在大學畢業後,鄒家華先是被調到了山東從事幹事的工作。日本投降後鄒家華被派去東北建設當地,曾經先後擔任了松江省哈東地委秘書、賓縣區委副書記等職位。無論是在哪裡擔任重要的職務,他都會深入到群眾中去,為人民群眾的福祉謀利益。
由於工作嚴謹認真,政績突出的鄒家華備受賞識。後來為了更好地建設我們的新中國,1948年鄒家華得到了去蘇聯莫斯科某工業學院機械製造專業學習的機會。鄒家華為了這個得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也是狠下苦心日夜學習俄語。
在蘇聯學習的那幾年,鄒家華恨不得一小時變成幾小時來過,這樣他能將大量的時間用來學習機械的專業知識。他為了不辜負祖國的期望,用心地學習著大學裡傳授的每一點知識,爭取回國後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正是在蘇聯學習的這段經歷,讓他邂逅了自己的一生伴侶。
葉楚梅是開國元勳葉劍英的女兒,1928年出生後到1937年的九年裡,她始終與自己的父親分隔兩地。1945年她才被接到延安,與父親團聚僅僅一個月,又被送去了參軍。
1948年,葉楚梅同樣被派遣到蘇聯去學習機械製造專業。葉楚梅回國後,在機械工業部從事技術工種。1955年到1964年間,鄒家華被派到瀋陽某機床廠任職,從工藝科工藝師一直提拔到了廠長。1964年,鄒家華被提拔到機械工業部擔任研究所所長的職位。正是在這裡,他和葉楚梅相遇了。
兩人因為都有為國從軍和去蘇聯留學的經歷,又從事的是機械專業的工作,感覺很有緣分,所以他們最終走到了一起。好景不長的是,1966-1976年的十年動盪,又讓他們這對夫妻備受打擊,被下放到了地方上去勞動。在那段艱難的時刻,鄒家華夫婦有些精神不佳,但是在老丈人葉劍英的鼓勵下,夫妻倆一直堅持磨礪著自己。
直到1972年的時候,他們才調回到了原來的工作崗位。1973年開始,鄒家華被一路提拔,擔任過國防工委副主任等職務。1991年4月,一直兢兢業業、勤懇工作的他,被正式任命為副總理,官至副國級的他真正被認為是為人民做實事的典範。
在任期間,鄒家華一直對國內的高速公路建設特別關注,他大力促進了中國高速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有理地推動了國家交通事業的發展。從1993到1997年的5年間,全國共建成了4119公里的高速公路,為京津冀等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不小的動力。
1992年時,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曾親自給鄒家華致信,認為我國的汽車工業應該直接跳過使用前期使用化石能源的階段,直接跳入新能源階段。政府不應該繼續等待,應該要制定相應的研究計劃,力爭後來居上。雖說這個提議在當時來說有些“不切實際”,但是鄒家華在退休後依然在關注著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如今已經95歲的鄒老,依然精神矍鑠,關注著時事民生,真正做到了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