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洞騎樓老街像一卷泛黃的老畫。盧曉蓮 攝 |
●盧曉蓮
陽西縣儒洞鎮有一條獨特的老街道,人稱騎樓街。歷經歲月煙雨、社會變遷,老街就像一卷泛黃的老畫,任時光悠悠,她自風韻猶存。
儒洞鎮背靠馬山嶺,南鄰邊海,西有儒洞河環繞,與茂名市電白區隔河相望,是陽江市西大門。據《陽江縣誌》記載,儒洞建圩始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是一個水陸交通十分方便,商家來往密集的圩鎮。而騎樓街,就是儒洞圩的牌面。
我是儒洞人,但30年前就隨家人搬出新區。懷揣著一份溫暖的念想,或是久別思鄉,念舊情愫的使然,今年初夏我踏上了闊別多年的老街。看到街道上斑駁的牆面,童年的記憶瞬間湧上心頭,歲月的味道百味雜陳,不由溼潤了眼眶。
長長的老街古樸而寧靜,重走老街,像闊別多年的親人再次重逢,頓感無限親切。現在的老街,再也不復當年的喧囂繁榮,歲月早已在騎樓牆壁上深深地刻畫上了年邁的裂痕,斑駁而滄桑。雖是如此,但仍能從這些舊騎樓裡看到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其風韻華美,令人感慨。如廊部、牆簷、陽臺、窗格、樓面等,處處可見中西融會的藝術裝飾之韻味。
我悠悠走著,腳步很慢很慢。如此細細地端詳它,它的滄桑感更為凸顯:過去灰白的樓牆現已發黃發黑,像高齡老人臉上長出的斑;那生鏽的窗子,立在高高的牆壁上……一路走來,人影稀疏。恍惚間,我的眼前飛快地閃現出往日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的情景:街上人流不息,他們擁擠著穿梭在我周圍。種種聲音在耳邊響起,男男女女、老人小孩,叫賣聲、商討聲、鼓樂聲、車馬聲……聲聲不絕,歡騰而又親切。
不同門面的商鋪,帶著鮮明南洋特色的建築。牆挨著牆,樓挨著樓,連成一線,林立在街道兩旁。騎樓的這種設計,既能避風雨又能防日曬,彼此相連、如手相牽,宛如一個大家庭。老街的騎樓幾乎都有兩層,第一層用作商鋪,第二層用於居住。唯一的一棟三層樓房,是整條長街最高的建築。這棟三層樓房佔據著3個鋪位,中間有拱廊形狀的門。該樓與裡面的院子,就是曾經儒洞鎮黨政機關的辦公所在地。如今,仍能在拱廊門的上方看到清晰的“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
辦公樓旁邊的騎樓,又是另一重身份。騎樓泛黃的外牆上黃底白字,分兩行橫寫著“兩陽縣儒洞公社人民大禮堂”“人民大禮堂”字樣。莊重的顏體大字十分醒目,這就是儒洞鎮曾經最繁榮的文化場所——儒洞影劇院。這裡曾是大人小孩都愛來的地方,尤其是那些戀人,一到晚上,忙完一天的活總愛來這裡放鬆一下。
整條騎樓街,曾經人氣最旺的地方就是老街中段到電影院這一地段的商鋪,以及一條直通市場的橫街。當時,在這兩條街上販賣的商戶眾多,每天都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閒逛。猶記得,當年在這些騎樓中有一間最大的公社百貨商場,該店面佔據著3個商鋪位,裡面的貨物全是日雜用品,一個家庭日常所需都能在這買到。小時候的我最愛來這裡,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個貨架擺滿了各色布匹,長長的一排,顏色十分亮麗。
慢悠悠地,我在長約千米的騎樓街道上走了一個上午,既是走在街上又是走在自己的記憶裡。看著這歷經百年風雨,現已被歲月風霜侵蝕得不再完整的騎樓街,我的思緒飄得很遠很遠。忽然想起唐代詩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如今的騎樓街大多數人都從這搬遷出去了,留下的騎樓雖依舊傲立在正街兩旁,風貌猶存。走出騎樓老街已是中午過後了,離開時心裡想,隨著人們對本地文化的重視,這條騎樓街應該還會重新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