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櫃裡有一本《命運之書——昌耀四十年詩作精品》,是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作為精品書籍出版的。以前在文藝期刋上讀到了一篇文章《青海有個王昌耀》才知道詩人昌耀的生平業跡。
後來,詩人顧丁昆老師給我講述了昌耀先生有一次來新疆訪問,在石河子市舉辦的文學研討論會上,兩人有深情的交往。最初,讀到昌耀的詩,是讀了韓子勇先生評析昌耀的那首最著名的詩《邊城》——夜從城樓上跳將下來,躑躅原野”。多麼美妙的詩句,溶入了中國古詩風和現代文學理念,一下讓讀者溶入了西北邊塞深厚的意境當中去,作家姜付炬先生看了嘖嘖稱讚:好書。那時我正在電臺直播“青春大世界•讀書”主持欄目嘉賓,為了介紹《命運之書》這本書,讓聽眾熟悉昌耀先生的生平事蹟,四處查詢資料時,才知道先生是拖著一條傷殘腿從朝鮮戰場轉業到了青海,這一生就和詩為伴在青海高原作長風鼓盪。翻閱詩集,一種獨有的感觸打動了我:“子夜。效原燈火像是判離花枝的彩蝶,隨我搭乘的長途車一路奔逐,直伴我進入睡眼迷濛的市區,誰也不認識我。”詩人內心的獨白昭示著:己經飽受生命之苦樂的蘆梗將無懼霜風,而視死如歸、只有春天的不幸最可憐,因此快些進入秋天吧,對於一切侵凌,秋是解毒劑。獨具匠心是詩意的昇華:不,海是牧場,海風在海上放牧海的羔羊,海的羔羊是漂白漂白漂白的。站在賽里木湖岸望滾滾波浪,不也漂白漂白的嗎。
一個名字、一個詩集,讓許多讀過的人,猛然警悟。詩人具備和塑造了令人敬仰的精神,讀昌耀的詩,沉思的時候,想到高原古老的巖面;讀懂了昌耀的詩,也就讀懂了人類最初的命運之書。詩人身處現實生活:“前傾的身子愈益彎曲,思考著烘烤的意義。”“我自當逐一去體驗我未體驗的一切。”我們決不要在他的字裡行間去印證什麼,詩人用整潔的身體撲向清潔的大地,是生命的不可輕視。前行者總要舉起理想的燈火,照亮人生、昌耀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