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瑞來(四川大學講座教授)
李白《將進酒》中的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膾炙人口,家喻戶曉。不過,前幾年,有人撰文指出,其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很可能出於後人修改,並非李白原作。文章是揣測之辭,但標題卻是肯定的表達:《“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是李白詩句》。此論一出,網上迅速喧傳,頗有些轟動效應。
文章舉出兩個證據,來否定“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非李白原作。
其一,分別藏於中國北京國家圖書館和日本東京靜嘉堂的兩種宋版《李太白文集》、清乾隆刊本王琦注《李太白文集》和清繆曰芑刊本《李太白文集》,都指出這一句詩另有兩種版本,“天生我身必有財”和“天生吾徒有俊才”。敦煌發現的唐代抄本,是“天生吾徒有俊才”。
其二,從古體詩押韻慣例看,轉韻之時,首句亦應入韻。例如本詩第一、二兩句,“來”和“回”押韻,咍灰韻通押,平聲韻;緊接著,轉為入聲韻,“發(發)”“雪”“月”相押,月韻。轉韻第一句,“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末字“發”字入韻。而“天生我材必有用”,“用”字不能跟“千金散盡還復來”“會須一飲三百杯”中的“來”字“杯”字押韻。就是說,後人將其修改成“天生我材必有用”之後,打破了古體詩押韻的慣例。顯然,修改此句的後人,不太懂古體詩韻例。
其實,文章作者舉證“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的異文,不必捨近求遠,《四庫全書》所收錄的幾種李白集都有標註。比如,《李太白文集》卷二於此句之下就注云:“又云‘天生我身必有財’,又作‘天生吾徒有俊材’。”《李太白集註》於此句之下也注云:“一作‘天生我身必有財’,又作‘天生吾徒有俊材’。”北宋初年編纂的大型類書《文苑英華》於此句之下也注云:“一作‘我身必有材’。”
那麼,上述這些異文是不是有助於文章作者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否定呢?並不能這樣看。
第一,上述幾種文獻依然把“天生我材必有用”作為詩的正文,予以認可,而把異文只是列出,聊備一說而已。
第二,從數量對比上看,多數收錄李白這首詩的文獻均記作“天生我材必有用”,而連異文完全不加提及。比如宋人楊齊賢集註、元蕭士贇補註的《李太白集分類補註》,唐人殷璠編《河嶽英靈集》,宋人祝穆編《古今事文類聚》續集,宋人姚鉉編《唐文粹》,宋人郭茂倩編《樂府詩集》,明人李攀龍編《古今詩刪》,清人所編《全唐詩》等。我以為這並非出於不知,而是大多是出於對異文的無視,不予認可。
此外,文章作者認為轉韻首句的“必有用”與下句“還復來”不押韻,不符合古體詩押韻的慣例。這一從古體詩規則著眼的論據似乎很有力。但“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還有另一處異文,這就是《李太白文集》記錄的“一作‘開’”,《李太白集註》記錄的“又‘用’一作‘開’”。根據這個異文,全句當作“天生我材必有開”,若是這樣,便與“千金散盡還復來”沒有失韻的問題了。不知作者對這個異文是沒有看到,還是有意迴避?
退一步說,古體詩的規則遠沒有近體詩那樣嚴格。古體詩轉韻儘管一般首句入韻,但也並非全部如此。以李白詩而論,《夢遊天姥吟留別》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轉韻句就未首句入韻。鮑照所作《擬行路難》之五“今我何時當然得,一去永滅入黃泉”也是如此。
《將進酒》一詩,除了“天生我材必有用”之外,其他詩句也多有異文,“千金散盡還復來”的“千金”就有記作“黃金”的版本。此外,又如“朝如青絲暮成雪”的“成”,一作“如”;“將進酒杯莫停”的“杯”,一作“君”,還有記作“進酒君莫停”;“鐘鼓饌玉不足貴”一作“鐘鼓玉帛豈足貴”;“但願長醉不用醒”的“用”,一作“復”;“古來聖賢皆寂寞”的“寂寞”,一作“死盡”;“陳王昔時宴平樂”的“時”,一作“日”;“徑須沽取對君酌”一句,一作“且須沽酒共君酌”,等等。
怎樣看待這些異文?文獻詩文在長期流傳過程中,由於輾轉傳抄翻刻,出現了很多異文,李白的《將進酒》一詩便是典型的個案。
任何作品一旦問世,便成為存在的客體,從接受心理學的角度看,讀者接受什麼,捨棄什麼,其中也有存優汰劣的共同審美選擇。這種共同審美選擇,就是由讀者來完成的作品再創作。這也同歷史人物一樣,其本來面目與後來形成的形象產生了距離。比如生前的孔子就和後來奉為聖人的孔子相隔天淵。後來的人物再塑造與作品再創作,更主要地左右著人們的認識。
具體就李白這首詩來說,從唐代以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文字表達,已為人們所熟悉,並樂於接受。因此,實在沒有質疑的必要。就像李白那首《靜夜思》一樣,日本廣泛流傳的明代李攀龍《唐詩選》第三句記作“舉頭看山月”,日本的小學國語課本也是這樣教,但我們還是習慣吟誦“舉頭望明月”。名句,在讀者記憶中已經凝固。
不是作為欣賞,而是作為學術研究,對異文較真的話,文章作者好像比較認同“天生吾徒有俊才”,似乎只有這樣才更能表現出李白的瀟灑飄逸,但詩的下句“千金”或“黃金”,以及後面“主人何為言少錢”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等句,則都是談錢,由此來看,我倒是傾向“天生我身必有財”這句異文。
《光明日報》( 2021年10月25日13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