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處於流感爆發的時期,為什麼有些人會得病,而有些人健康。這不是因為運氣的好壞,也不完全是由於那些人戴口罩、勤洗手等防護措施做得更好,而是在於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不同。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是人體陽氣功能的重要體現。
《黃帝內經》雲:“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通俗地說,就是人體陽氣足了,邪氣就不容易侵犯人體,也就不容易得病。無論是感冒發燒、流感等外感疾病,或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糖尿病、腫瘤等內傷疾病,都需要陽氣發揮其抗病的作用。
人體的陽氣與氣血、臟腑、經絡的功能密切相關。陽氣是人體的各個臟腑、經絡活動的原動力,如果扶助陽氣,那麼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康復能力都會提升。很多專家透過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研究發現,在正常的體溫範圍內,人的體溫越高,對病毒的抵抗能力就越強;相關研究也表明,如果一個健康人體溫越接近37℃,則機體對於疾病的抵抗力越好。機體的正常體溫可以認為是人體陽氣旺盛的外在表現之一,因此扶陽可以提高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如何透過扶陽法提高人體對外感疾病的抵抗力
外感疾病是由於受到外來病邪的刺激,如感受風、寒、溼等“六淫邪氣”,或是感受新冠肺炎病毒、SARS病毒等具有流行性、傳染性的病邪,即“時行疫毒”而致的疾病,主要包括平時我們所說的感冒、流感還有痺證等。
痺證,就是關節的疼痛性疾病,如風溼性、類風溼性關節炎。抗禦外邪的力量,中醫學稱為衛陽,如果衛陽的功能不足,會導致人體對外感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
人體對外感疾病的抵抗能力,也就是對外來病邪的防禦力,主要取決於人體的衛陽,衛陽充足,則免疫力增強,病原體就很難入侵。中醫學認為“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這句話出自《黃帝內經》,意思是陽氣具有固護肌表、防止外邪入侵的作用。
比如,因為穿得少,在路上著涼,覺得身上發冷,這個時候回家吃一碗熱騰騰的麵條,調料裡多放點蔥花,就會覺得身上暖和舒服,不再怕冷。正是透過所吃食物的熱氣來幫助人體的陽氣抵抗外邪,很多時候能有效地避免感冒發燒。
中醫學認為,作為抗禦外邪的衛陽,與脾陽、腎陽的關係相當密切。衛陽的根源在於腎陽,而衛陽也需要透過脾胃陽氣去化生。
因此溫扶陽氣,特別是脾、腎的陽氣,可以提高衛陽抗禦外邪的能力。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很多中醫名家給出的預防方案,特別是非口服藥物治療的方案,比如艾灸足三里、關元、至陽、身柱、大椎等穴位;或者採用溫陽的藥膏貼敷於上述穴位。這些都是透過溫扶陽氣的方法,提高人體自身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抵抗能力。
準確地說,扶助陽氣、提高抵抗力不僅僅是針對新型冠狀病毒,對其他的病原體也能起到預防作用。從西醫學的角度,艾灸這些穴位能夠激發我們的免疫功能,提高免疫細胞的活性,從而增強免疫力。
綜上,如果我們想提高自己的抵抗力,免受外感疾病的侵擾,平時可以透過身體鍛鍊、扶陽導引、曬太陽、艾灸、食療、穴位貼敷、藥物治療等方式來扶助自己的陽氣,同時也要注意不要熬夜、不要過度疲勞。如果突然感覺怕冷,多是發燒感冒的前兆,可以吃一些熱騰騰的食物,按揉風池、風府、迎香穴,或者做彎曲、拉伸、拍打後背等振奮督脈、足太陽經陽氣的方法,也可以使用散陰膏(詳見第四章)貼敷於大椎(圖1)、風府(圖2)、委中(圖3)等穴位來振奮我們的陽氣,提高對病邪的抵抗能力。
從西醫學角度,人體體溫適當升高,可以啟用體內的免疫能力,人體體溫越接近37℃,體內酶的活性越高,人體正常的代謝也越旺盛。因此,人體接受外界的溫熱和能量,如遠紅外光波、光子光波等,讓我們體內臟腑、器官的溫度適度升高,可以提高抵抗能力。只要持之以恆,堅持3個月到半年,可以對比一下前一段時間得病的次數,會發現自己的抵抗能力會有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