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的默默來到這個世界的五年間,有將近兩年的時間都在與白血病抗爭著。
媽媽說“他是是一個懂事、堅強的孩子,做穿刺的時候,他雖然哭著喊“疼死了”,但是身體卻一動不動”
17次化療,“無數次打針”,默默的病情依舊得不到控制。
今年春天,默默流著眼淚對媽媽說:“(如果)我沒有了,你再生一個我這樣的。”
這一幕讓默默的媽媽淚目,也感動了萬千網友,他的懂事和堅強,牽動著廣大網友的心,大家紛紛留言表示,希望寶寶能夠早日康復。
經歷過白血病的患者們,在治療的過程中不止身體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心理也備受煎熬。今天徐徐透過默默的新聞跟大家聊一聊白血病。
01白血病:威脅兒童生命的“頭號殺手”
白血病(Leukemia),一般也稱作血癌,是一種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多發於青年和兒童。今年3月20日,《國家兒童腫瘤監測年報2020》正式釋出,其收錄了全國313家兒童腫瘤監測點的32萬9093張兒童腫瘤病例報告卡,分析了出院時間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惡性腫瘤、中樞神經系統良性腫瘤的病例資訊。結果顯示,白血病仍然是兒童患病人群最多的重大惡性疾病,佔比為57.21%。
近年來隨著診斷技術的提高、化療藥物和方案的改進,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生存率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據統計,患兒長期無病生存率已達90%。但我們仍要看到,有10%~15%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為復發或難治型別,併成為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主要死因。
具體來說,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在首次復發後5年生存率僅30%~50%,初診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5年生存率約40%,復發後的5年生存率僅有10%。因此,攻克復發型難治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治療難題成了科學界的共同目標[1]。
02免疫細胞治療:白血病患兒的希望
免疫細胞是人體中的警察,他們的主要責任就是幫助身體消滅那些壞蛋,減少病原體對人體的侵害。除此以外,基於免疫細胞的特性,醫學家開始利用免疫細胞治療人體疾病,其效果也是非常可觀的。
當人體不幸罹患癌症時,醫生會將血液中的免疫細胞提取出來進行培養與改裝,把它們變成能力更強的免疫細胞,然後輸入人體來消滅那些癌細胞。例如當前熱門的CAR-T治療就是這個原理。
在2017年,CAR-T細胞治療藥物成為美國首個獲批的治療兒童及青少年復發和(或)難治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基因療法,宣告CAR-T細胞治療再次取得了階段性的里程碑[2]。
說到免疫細胞治療白血病,徐徐第一個想到的案例就是首個被CAR-T療法治癒的兒童艾米麗,目前她現在已經無癌生存9年了。今年5月份她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照片,宣告自己又平安走過了一個年頭。
2015年,小女孩霖花被診斷患有淋巴性白血病,多次治療都未能幫助霖花治癒疾病。就在霖花的家人感到絕望的時候。該醫院的造血幹細胞中心傳來了好訊息,專家們決定利用國際先進的CAR-T細胞來治療霖花。隨後醫生給霖花注射了 CAR-T細胞,幾天後,霖花體內的癌細胞奇蹟般的消失了。
2018年,英國四歲男孩奧斯卡不幸患上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在經過多次治療之後,奧斯卡的病情依舊而得不到緩解,醫生甚至告訴奧斯卡的父母,傳統的治療方式已經沒有辦法治療奧斯卡了,醫生建議他們可以尋找其他的治療方式來救治孩子。2019年奧斯卡的家人帶著孩子遠赴新加坡,在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接受了CAR-T免疫細胞的治療,2020年1月,奧斯卡的父母迎來了好訊息,在經過CAR-T免疫細胞的治療後,奧斯卡的身體裡面已經沒有癌細胞了。並且幸運的是,奧斯卡沒有復發,2020年4月份,他出院了[3]。
2021年1月份,在武漢同濟醫院接受過CAR-T免疫細胞治療的國外女孩麥吉進行了定期檢查,複查結果顯示,麥吉體內的白血病細胞已經消失,體內的CAR-T免疫細胞細胞持續存在。這標誌著麥吉的白血病獲得臨床治癒。幾年前,這位外國女孩麥吉身患急性淋巴白血病,輾轉去了迪拜、新加坡、印度、菲律賓等國家治療,骨髓移植後也再次復發了。絕望之際她來到了武漢同濟醫院接受了CAR-T免疫細胞臨床試驗治療。張同存教授團隊為麥吉精心製備了CAR-T免疫細胞,武漢同濟醫院醫務人員將CAR-T免疫細胞輸入她體內。三年來,她定期複查,病情持續緩解。
總結:雖然一直在和病魔作鬥爭,但年幼的默默還是很樂觀,當媽媽問到默默康復以後的願望時,他開心地說道:“我想去新疆吃羊肉串想去三亞玩沙子,還想去上學”。
默默的故事讓人心疼,目前依舊有很多白血病患者正在等待著有效的治療方式來挽救自己的生命,相信隨著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免疫細胞療法能幫助更多白血病患者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
[1]平凌燕.CAR-T細胞治療復發難治兒童及青少年CD19~+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管理指南解讀[J].腫瘤綜合治療電子雜誌,2018,4(04):21-26.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19&filename=ZLZD201804006&v=ad0P2bFSuXHVNuMX5F9BgDXgvjrtCHv8uj72G0ZyhRN3Io8omL%25mmd2F4I9XVYpt5b7%25mmd2BI
[2]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5317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