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著名美國短篇小說家——馬克·吐溫身上。
有一天,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佈道。一開始,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於是他準備捐一筆錢給教堂。10分鐘過後,牧師還沒講完,他感到有些不耐煩,決定將捐款數額降低一點。
又過了10分鐘,牧師仍舊滔滔不絕,馬克·吐溫耐心幾乎消失殆盡,他暗自在心裡取消了捐款給教堂的決定。等到牧師的佈道演講結束,大家開始募捐,馬克·吐溫卻因為這冗長枯燥的佈道氣憤難消,他不僅沒有捐一分錢,反而從募捐箱裡偷偷拿走了幾元錢。
心理學上,將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稱為“超限效應”,這與我們古代成語“過猶不及”“物極必反”有異曲同工之妙。
透過馬克·吐溫的故事,瞭解“超限效應”,對於大人來說,可以提醒我們,在與孩子溝通交流時,注意把握說話的度。
1.批評孩子時,指出錯誤,只批評一次。
“你看看你,怎麼老是這麼粗心,這麼簡單的題怎麼還算錯?!”“跟你說話呢,聽見沒?怎麼每次都是左耳進、右耳出?”……當孩子對我們的批評無動於衷時,我們需要反思,我們與孩子說的這些話,是否已經是高頻重複?如果是,就提醒自己,要有意識地降低重複的頻率。
2.表揚孩子時,讚美細節,不泛泛空談。
“哇,兒子你真帥!”“女兒,你好棒!”……如果我們的表揚只有形容詞,而沒有相應的細節描述,久而久之,孩子對我們的表揚就會失去熱情和渴望。針對不同的情形,讓孩子清楚地懂得他受到表揚的原因,比如“你畫的夜空是深藍色的,月亮是淺黃色,四周還點綴著五顏六色的星星,這幅畫真是令人眼前一亮!”——這樣的表揚,永遠不會高頻重複。
3.提醒孩子時,簡明扼要,不絮絮叨叨。
“明天降溫了,記得穿秋褲啦!”“怎麼還不把秋褲找出來放好?!”“昨天千叮嚀萬囑咐提醒你要穿秋褲,怎麼還是不穿?知道冷了吧?”……我們要相信孩子有知冷暖、辨是非的能力,提醒的話,說一遍就好,孩子聽得懂,也知道該如何做。絮絮叨叨,只會適得其反,讓你為“孩子怎麼越來越不聽話!”不斷頭疼。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這一週,讓我們一起走進艾靳的《心理學與生活》,看看還能有什麼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