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人世界,“後生可畏”既是讚歎,也常帶幾分揶揄和不屑。但近日的兩件小事,卻不能不讓人認真審視其內在寓意。
上海小學二年級學生吳葉凡,發現課本有處標註為“《樹葉》現代陶藝作品”時,大為疑惑:“這不是自然博物館裡的海百合化石嗎?”海百合是數億年前的海洋動物,長相似樹葉,但並非植物。發現問題後,孩子便拉著父親到博物館求證。果然,是教科書的錯。不久前,瀋陽有位初一學生,也發現英語教材將“食蚜蠅”當成“蜜蜂”的圖片錯誤。如今,相關出版社已向兩位學生表示感謝,並上報修訂。
小學生居然看出了教材錯誤,這在許多成人的心目中不可想象。但聰明的孩子不但發現了,並且叫出版社糾錯,讓人由衷感慨。這事若放在成人身上,即使有疑惑,恐怕也會懷疑自己錯了,“教科書還會錯嘛?”
又或者明知錯了,也少有成人不辭辛勞去查證並報告出版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或存幾分僥倖,有高人去說,犯不著我“自找麻煩”!
孩子心底的純淨和維護正義的勇氣,常令做父母者感到羞愧。成人總以為見多識廣而不屑“與孩子一般見識”,但實際上,孩子常常是成人的老師。正像童話《皇帝的新衣》中的孩子,當滿世界都在讚美皇帝“美麗新衣”時,他卻天真喊出皇帝是“光屁股”的真相。糾錯,不僅需要勇氣,還要有點“天真”。(閱盡)
編輯: 正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