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是內在的表達
人們常說“衣如其人”、“衣品見人品”,說的其實不是一個人的衣著非要雍容華貴,才能顯示出他的道德修養高尚;而是一個人的穿衣風格,透露著你的價值喜好、生活方式以及個性涵養,暗暗體現出你是什麼樣的人。
衣著裡見性情
梁實秋曾說:“看看古代詩人畫像,一個個的都是寬衣博帶,飄飄欲仙,好像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輞川圖》裡的人物,弈棋飲酒,投壺流觴,一個個的都是儒冠羽衣,意態蕭然,我們只覺得摩詰當年,千古風流。”
自古中國人穿衣,講究“乘物以遊心”,衣裳不僅僅是外物,更是內心氣度的外化。衣裳裡藏著一個人的精神氣質:偏好華麗者,虛榮指數都不會低;好豔麗色彩者,多內心開放;喜粗麻布衣者,多較為文雅隨性;處高位而樸素者,通常人格整合得很好。
曹雪芹就深諳此道,在《紅樓夢》中用各種服飾展現人物的經歷與性格,最精彩的就是黛玉初入賈府的那段描寫,寥寥數筆讓人物躍然於紙上。
黛玉的性格清高自傲,所以著裝上也清雅素淨,少有華麗的裝飾。作為賈府總管的王熙鳳,服飾非常高貴華美,出席正式場合時更是濃妝豔抹,與她張揚又圓滑的性子更是相符。
中國人崇尚“天人合一”,講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穿衣亦是如此。棉、麻、絲,無不取之自然,也能重歸於自然,達到“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
衣品中見人品
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中國曆來被稱為“衣冠古國”。而服飾,則被視為一種禮儀的表現。
因此古人將上衣分裁四片,即為了意喻“四季”;下裳分裁十二片,則為了對應“十二月”。其中袖圓以應“天圓”,衣領交疊成矩形以應“地方”,以寓“天圓地方”。
而將天地藏於衣服,是為了時刻提醒自己做人不可任性妄為,上有天,下有地,做人也要有規矩。
《弟子規》中也曾這樣寫到:“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說的是一個人在出門前帽子要戴端正,衣服釦子要繫好,襪子、鞋都要穿戴平整。
以衣寄情
衣裳,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還有著一種特殊的寄寓。
詩仙李白一句“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拉出偌大的場景,將天邊的皎潔月光,攪拌進市井的煙火,盪開了人世間的悲與歡。
從慈母不辭辛勞為遊子“密密縫”的衣衫;閨閣女子為情郎細膩編織的香囊;到現代“天涼請添衣”的叮囑中流淌出的溫暖……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
就算是自己買的一件平常衣服,也會因日夜的穿著而變成一個有故事的載體。蔣勳在談到衣之美時,說:“每天換新衣服,是一種快樂,可是不要忘記留著幾件你非常珍貴的衣服,那是另一種快樂。全新的衣服,少了記憶的深情,而穿久了之後會有感情,它與人的身體產生很多記憶,記憶是美的。”
有時候,衣著是人生的底氣
衣裳本是日常瑣細小事,但一個人對生活是否講究,恰恰就藏在諸如穿衣這樣的細節之中。
穿得體的衣服去面試,能夠讓自己更自信從容地應對考驗,並在HR的印象中加分;穿曼妙的服飾去旅行,能夠讓自己心情更愉悅,成為別人眼中的風景。
會生活的高手,即便外在環境如何糟糕,亦能始終拾掇好自己的儀容,保持一份乾淨與得體,是對自己的溫柔與愛惜,也是對生命的尊重。
譬如民國美人郭婉瑩,她年少時美麗而富有,眾星捧月。後來,卻經歷了她一生中最落魄的時期:從豪宅搬到閣樓亭子間,從出門前呼後擁的千金小姐,變成了吃8分錢一碗陽春麵的日子,再後來每天打掃廁所,十個手指頭都變了形。
但是,只要她見人,永遠要化好妝,換上乾乾淨淨的衣服。別人不理解,她已經困苦如此,為什麼還有閒心打扮?她卻回答說:“因為這才是人活著的樣子。”
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即便無法掌控命運中的旦夕禍福,至少整潔的儀容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心中充滿陽光,哪懼前路黑暗?
衣,是生活的必需,是情意的寄託。中國人的儀態風度、人生智慧、社會禮俗、審美趣味……層層積澱於其中,由內又及外,天然而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