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以後飲茶之風向江南一帶發展,繼而進入長江以北
到了東漢末年,進入三國時期,茶再一次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這個時期人們將採來的葉子先做成餅,晾乾或烘乾,然後再存放起來,這是製茶工藝的萌芽,也是茶葉從生煮羹飲到曬乾收藏的轉變。
製成茶餅後,運輸更加方便,漢朝時茶區逐漸擴大。從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中有表明,漢朝時期長江中游的荊楚之地也已經出現了茶和飲茶習俗
三國時期也喝茶,尤其在漢代基礎上茶事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張揖的《廣雅》記載:“荊巴間採茶作餅,成以米膏出之,若飲先炙令色赤,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姜蔥芼之……”
據《三國志·吳志·韋曜傳》記載載:吳國的第四代國君孫皓,暴戾專橫,嗜飲酒,常在宮中設宴,邀群臣飲酒作樂。然而每次設宴,來客至少要飲酒七升。當時的孫皓很是信任器重的臣子韋耀,不勝酒力,孫皓便悄悄密賜茶荈以代酒,也就是命侍酒的人給韋耀換上茶來代替酒。這樣的話保留了雙方的面子,也保護了自己的臣子。
這就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記載
《三國演義》中的蜀國大將張飛,率領軍隊前去攻打武陵壺頭山的“五溪蠻”,結果在路過烏頭(即今桃花源)時,不小心遭遇了瘴氣。不僅大量將士病倒,連張飛本人都未能倖免。
十分湊巧的是,正在當地山上,有一位老人。他聽說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事蹟,對張飛的俠肝義膽十分敬佩,於是願意下山救治各位官兵。
老人獻上的這一種神奇秘方,並不是什麼特殊藥品,正是當地特有的一種茶飲——擂茶。
擂茶,古時亦稱“三生湯”,起源於漢,盛於明清。以生米、生薑、茶葉為主要原料,也可以新增花生、芝麻、綠豆、鹽、山蒼子等佐料,是一種流傳於華南地區的養生茶飲。在此茶飲中,“茶葉能防病治病,生薑能理脾走表,生米能滋潤腸胃”,所以在古時候,是緩解瘴毒的靈丹妙藥。
而在擂茶中,對瘴毒起到主要調解作用的成分,自然是茶葉無疑。我國自古以來就有以茶養生的習俗。這種傳統可以上溯到遠古時期,“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說的就是茶具有解毒功效,因此也被稱為“消毒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