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場戰爭,240萬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把以美國為首的16個國家的聯合國軍打得落花流水。中國以遠遠落後於美國的武器裝備和軍械實力戰勝了自詡為世界霸主的美國。根據中方2014年確認的資料,我國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犧牲了197653人,這19餘萬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斃、傷、俘敵共109萬多人,其中美軍佔據39萬餘人,但是美軍卻宣稱他們僅在朝鮮戰爭中損失了17萬人。為什麼中美雙方關於朝鮮戰爭的雙方傷亡人數相差如此之大,究竟是哪個國家的資料公佈有誤,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日本帝國主義在1910年使朝鮮成為自己的殖民地,抗戰勝利後,日本被要求允許戰勝國駐軍駐紮在日本,朝鮮作為日本的附屬國家也自然而然地進入戰勝國的瓜分範疇。1943年的開羅會議上,中美英三方宣稱將使朝鮮自由獨立,然而1945年的雅爾塔會議期間,羅斯福與斯大林又就朝鮮問題進行了會晤和商討,最後決定在朝鮮獲得獨立之前應該由中、美、英、蘇四國對朝鮮實行託管,讓朝鮮能夠在一段時間的準備過後獲得獨立自主的能力。
1945年8月,蘇聯大舉進攻日軍佔領的朝鮮半島,得知訊息後的美國也迫不及待地湧入朝鮮北部地區受降。美蘇雙方在8月16日完成了對朝鮮半島的瓜分,以三八線為界,蘇聯掌控北方的工業區,而美國則把持住南方的產糧區,並分別成立了北方金日成政府和南方李承晚政府。
朝鮮的金日成一直想要統一朝鮮半島,蘇聯受冷戰格局的影響,同意了金日成的請求,南北朝鮮屢次在三八線附近發生衝突。從1949年到1950年的一年半時間內,雙方一共發生衝突2000餘次。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終於在斯大林的指示下對南韓開戰,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僅僅三天就攻佔了南韓首都漢城。
與蘇聯針鋒相對的美國自然不肯善罷甘休,當即向聯合國安理會施壓,組織了16個國家參戰,意圖從蘇聯手中搶得北朝鮮地區。當時的蘇聯是全球社會主義國家的掌舵者,朝鮮戰爭實際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的暗中角逐。朝鮮面對來勢洶洶的聯合國軍節節敗退,而心懷怨恨的美國多次在攻打朝鮮的同時侵犯我國邊境,在中國多次警告美國無效之後,政府決定答應金日成的求助,也為了捍衛中國的領土主權出兵朝鮮。
抗美援朝的決定在中央引起了激烈的討論,很多人認為中國剛剛建國,國內強烈需要休養生息,而且朝鮮戰場上面對的敵軍是軍事實力遠超我軍的美國軍隊,我軍的壓力很大。但毛主席看透了美國參與朝鮮戰爭的目的,最終拍板定下了抗美援朝的決定,為了鼓舞士氣,毛主席提出“一切美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的口號 。1950年10月,第一批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並在10月25日正式在朝鮮戰場上和美軍交手,打響了三年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一槍。
截止到1953年7月雙方在朝鮮板門店簽訂停戰協議,抗美援朝戰爭一共持續了兩年零九個月,中國前後投入了240萬兵力,進行了五次大規模戰役,耗資25億美元。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一共出動了34萬人,其中美國就佔有30餘萬,耗資400億美元。
雖然朝鮮戰爭看似只有中、美、韓、朝四個國家的參與,戰鬥場地也侷限於朝鮮半島這個僅有2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但戰鬥的激烈程度僅次於兩次世界大戰。我國軍隊在蘇聯的援助下配備了很多先進的戰鬥飛機和重型武器,而美國的高科技偵查手段和各式新型武器更是層出不窮。
二戰中美軍足跡遍佈亞歐非大陸,總共消耗彈藥約690萬噸,而朝鮮戰場上的美軍就消耗了330萬噸的彈藥。中國在解放戰爭中尤為激烈的三大戰役才消耗了兩萬噸彈藥,卻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消耗了25萬噸,達到了中國曆次戰爭的空前規模。朝鮮戰爭在單位火力密度上創造了多項世界記錄。
朝鮮戰爭爆發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才過去五年,世界人民都沒有從戰爭的陰影和創傷中恢復,反戰情緒十分高漲。美國卻恰恰相反,不僅屢次超越朝鮮戰場偷襲我國的東北地區,還派遣第七艦隊在臺灣海峽登陸,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韙向中朝軍隊投放細菌彈,公然開展細菌戰,而且六次試圖以原子彈轟炸我國,嚴重侵害了我國的領土和主權安全。
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了抵抗美國侵佔朝鮮半島進而侵略我國的野心,無所畏懼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與美軍的飛機大炮對抗,志願軍屍體在戰場上堆積如山,腳下的陣地都浸染在他們的鮮血之中。美軍最終為志願軍的頑強毅力所攝,同意簽字停戰。
雖然朝鮮戰爭看上去並沒有分出勝負,戰爭結果也因為停戰協議不得而知。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的英勇無畏徹底粉碎了美軍的陰謀,讓他們退到三八線以南。而新中國剛剛建國就能夠擊敗強大無比的美軍,令整個國際社會都刮目相看,大大弘揚了中國的國威。
戰爭結束到改革開放前,中國政府一直沒有公開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傷亡資料。根據彭德懷總司令所做的《關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工作報告》記載,中國和朝鮮軍隊從開戰之初到完全停戰的三年零一個月時間內共擊斃、擊傷和俘虜敵軍109萬餘人,其中美軍佔39萬多。
雖然中央在志願軍參戰之前曾要求部隊如實上報戰果,但戰爭中使用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化學武器造成的傷亡後果是很難保證準確記錄的,除非繳獲了敵軍的檔案,不然也不能準確的得知具體的殲敵數量。但無論怎麼計算,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的戰績已經相當可觀。
而美國華盛頓的朝鮮戰爭紀念碑上清晰記載了美軍及聯合國軍的傷亡人數,美軍陣亡、失蹤、被俘和受傷的總人數一共是172847人,其中死亡人數為5.4萬。韓國公佈的資料則稱被斃傷俘的美軍一共是4萬多人,與中美的差距十分顯著。但南韓的行為十分容易理解,因為南韓軍隊在戰爭初期就經常有大批逃兵和渾水摸魚計程車兵,實際上戰場人數比官方記載要少得多,而南韓軍隊為了掩飾自己的失利和向美國索要更多的戰爭補償,公佈的韓軍損傷人數在30萬到98萬之間徘徊。
而中美雙方關於美軍的損失人數產生了22萬的巨大差異,中國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記載敵我雙方的損失情況,美國記載的傷亡人數為何如此之少呢?
原因就在於雙方的統計方式不同。中國政府銘記每一位為國家做出貢獻的人,凡是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並在此過程中犧牲和失蹤的戰士,包括志願軍戰士、民兵民工和後方的工作人員以及幫助朝鮮進行戰後重建的犧牲人員都被中國政府記載為烈士,統計入冊。
美國對犧牲烈士的認定情況與中國存在巨大差異,按照美國的標準,只有在戰場上與敵人正面廝殺而亡的戰士才能被認定為戰場犧牲人員。而美軍編制中的其他國家戰士並不被算在這個範圍之內,即使美軍隊伍中存在大量的華裔、日裔軍人。此外,在非戰鬥場所如營地和醫院等地因偷襲和傷病死亡計程車兵也不被列入戰場犧牲人員的標準之內,而戰場上因受傷嚴重無法辨別面目的更不會被記載到美軍名冊中去。
同樣地,美軍對於傷員的認定依然十分嚴苛,除了受重傷被送到戰地醫院進行救治的戰士之外,自行包紮和因各種原因沒能住院治療的都被排除在認定的傷員標準之外。
美軍這樣做的目的十分簡單,就是為了掩蓋真實戰績,營造美國軍隊無可匹敵的假象,同時還可以逃避給予烈士的高額撫卹金,在美國當局看來可能是一箭雙鵰的好主意,從美國軍人和局外人的角度看,戰場廝殺、流血犧牲的戰士沒有得到國家的尊重和讚揚,甚至連基本的認可和撫慰都沒有,美國政府的做法實在令人心寒。
除此之外,中美雙方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戰爭觀念以及當時的國際形勢也是造成差異的重要原因。朝鮮戰爭的爆發歸根結底還是美蘇爭霸的一個具體表現,南北朝鮮發生軍事衝突的政治目的十分明顯。
而美國為了遏制世界上共產主義的快速發展,進行正常的軍備演練和增加國防預算,可以誇大自己的戰果,少報戰場的傷亡人數,藉以抵抗國內人民的反戰情緒,穩定國內的政治形勢。
相較於中國打出了國威軍威、揚名國際的情形,美國憑藉超前的軍事實力和軍械裝備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手裡沒有佔到絲毫便宜,他們一直想要縮小朝鮮戰爭的影響,希望達到國人遺忘的目的,讓朝鮮戰爭儘快從美國公眾的印象中消失。
而美國對戰爭問題的看法和傷亡觀也是影響他們通緝結果的一大原因。美國人從獨立戰爭開始就十分重視人的生命,多年來的戰爭在美國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癒合的傷痛,他們對於戰爭的消極和反抗情緒隨著朝鮮戰爭的展開越發強烈。
由於民眾過度關注戰場傷亡情況,美軍外在表現得對生命極度重視,堅守人本主義價值觀,美軍歷年來不同版本的作戰綱要和條令中經常出現“以最小的傷亡代價取得勝利”的話語。民眾對傷亡的承受能力嚴重製約了美軍在戰爭中的作戰思想,雖然軍隊中十分清楚傷亡是戰爭不可避免的現象和代價,是獲取利益的必要途徑,但是考慮到民眾的情緒,戰無不勝或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才是他們的理想成果。
近代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就飽受外國侵略,中國人民長期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但中國人民奮勇反抗,沒有因為科技和武器的落後就自怨自艾,更沒有自欺欺人否認多次戰敗和被欺侮的歷史。但這一切都在新中國成立後被終結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打敗了世界頭號強國美國,徹底抹去了世界對中國人“東亞病夫”的蔑稱,老一輩的革命家們用鮮血換來了我們如今和平美好的幸福生活,我們要銘記先輩的犧牲,珍愛當下,砥礪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