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文露敏 川觀新聞記者 王眉靈
在川藏公路博物館,陳列著兩件普通而又特殊的袍子。它們看似無關,但卻一脈相承,凝結著川藏公路上的修路人和護路人共同的信念和堅守。
一件棉衣
藍色的高原防寒棉衣,來自於四川省交通廳勘察設計院,記錄了川藏南線修建的故事。
川藏南線位於川藏公路以南,從東俄洛南行,經雅江、理塘、巴塘至竹巴龍金沙江邊進入西藏,止於邦達,全長789公里,比川藏北線縮短里程245公里。
1954年3月,根據中央指示和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部署,國家交通部公路總局西南設計局與十八軍後方部隊組成聯合勘察隊,對東巴公路進行踏勘並制訂出路線走向的初步方案。年底,四川省交通廳公路局測設大隊實施測設。
1956年冬,1萬多人組成的隊伍開始了川藏南線的施工,到1957年,修了206公里。在這個路段,60%以上平均海拔在4000米之上,氣候多變、溫差極大。期間,工程隊翻越高爾寺、卡子拉、海子山、禿魯拉等大山,地勢崎嶇、運輸不便,給施工帶來了很大阻力。但在艱苦的環境下,隊員們並未氣餒,而是一鼓作氣,在1958年3月-4月,開始了理塘至巴塘段185公里的工程,當年九月底通車。1959年,續修巴塘至金沙江邊的竹巴龍路段,年底東俄洛至竹巴龍公路建成通車。
奮鬥還未結束。1963年的春節,四川省交通廳的勘測人員在翻越海子山時,車輪陷進積雪中,隊員們就將身上的禦寒棉衣鋪在車輪底下,增加摩擦力,緩慢向前行進。一直到晚上12點,他們才抵達道班房,喝上了第一口熱水。
川藏南線歷時13年方建成通車,至此,形成了川藏公路南北雙通道。這件藍色的棉衣和它背後的川藏南線,是修路人頑強拼搏的象徵。
一件藏袍
樸素的藏袍,來自養路工人陳德華。
陳德華曾是川藏公路雀兒山五道班班長,他被藏區人民譽為雪域高原的“鋪路石”和川藏公路上的“生命守護神”。在川藏公路博物館的開館儀式上,他捐贈了這件當年在五道班工作時穿過的藏袍。
陳德華工作的雀兒山,人們稱之為“生命禁區”,“風吹石頭跑,四季不長草,一步三喘氣,夏天穿棉襖”。在藏語裡,雀兒山叫“絨麥俄扎”,意即山鷹飛不過的山峰。
1988年,陳德華成為雀兒山五道班第十六任班長。道班駐地海拔 4889米,是三千里川藏線上海拔最高的一個道班。在這裡,陳德華帶領著全班人,早出晚歸,養護雀兒山碎石公路,負責清除路段兩邊的塌方和冰雪。
生活條件的艱苦,陳德華並不介意,他發愁養路工作中泥料的短缺。在泥土最緊缺時,陳德華望著石頭髮愁,忽然想到,可以就地取材,從石縫中一點一點地刨出泥土。窄小的石縫限制了鐵鏟等工具的發揮,陳德華就帶領大家用手刨,在岩石縫中一點點地摳。手套磨破了,他丟掉手套,把手上的老繭也磨破了,就貼上膠布繼續幹。就這樣,陳德華帶領著全班人解決了泥料短缺的困境。
作為一名養路人,陳德華心心念唸的,是如何將事故率降到最低。1995年,在雀兒山一場大雪後,陳德華為了避免來往的車輛傾覆,用自己的身軀做路標,在第一輛車前,引導著汽車前進,在冰天雪地裡走了將近10公里,4個小時。當一輛輛汽車安全透過,凍成冰棒一樣的陳德華忘記了寒冷。
陳德華曾經立下誓言:“我就是死了,也要化成個路標,戳在這山上!”他用行動證實了誓言,在海拔接近5000米的雀兒山路段,川藏公路北線317國道的咽喉,他數十年如一日,守護著川藏公路的暢通。
陳德華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在這些榮譽之外,陳德華格外珍惜這一身藏袍。它身上凝結的不僅是民族團結的深厚情誼,還有一代代養路人的“兩山”“兩班”精神。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