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8月工體改造復建專案啟動以來,工體在“變身”世界一流專業球場這條路上已經走了一年有餘。現在的施工進展如何?未來的工體有多驚豔?今天就帶大家一起走進2021北京國際設計週中赫集團的展位,來看看未來。
傳統外觀、現代場館
工體改造復建專案位列“十四五”開局年北京市重點文化體育專案首位。本次改造復建將遵循“傳統外觀、現代場館”原則並在其指導下進行。為了達到“傳統外觀”這一要求,新工體外立面在使用彩色清水混凝土工藝技術的同時,保留了原有的莊重典雅色調;工體原有的設計元素、建築構件等細節,也將在新工體中得到呈現,而原先工體內標誌性的雕塑,也將在工體完工之後重新回來,讓人第一眼就能找回當年那個熟悉的感覺。
保障亞洲盃辦賽任務
工體已經被確定為2023年亞洲盃開閉幕式及決賽場地,可以說工期已經非常緊迫了。有鑑於此,中赫集團、北京建工集團、華體集團組成的中標聯合體各方通力合作,積極組織施工,不斷最佳化工作流程,竭盡所能提高工作效率。在8月底工體改造專案已經完成建築主體地下工程施工,開始全面進入地上部分。據總包方介紹,工體主體混凝土結構將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封頂並進入鋼結構施工,明年一季度則將全面進入室內裝修和體育工藝的工作週期,為了圓滿保障亞洲盃辦賽任務,工體改造復建專案各方,都在加足馬力向前跑。
全面提升觀賽體驗
在本次改造復建完成之後,工體將由綜合性體育場變身成為專業足球場。作為專業球場,提升現場觀賽氛圍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但絕非唯一的。如何讓現場球迷更舒服的看球是另一個不可忽略的維度。中赫工體建築設計師黃穎在展覽現場介紹道:新工體座席的排距、座距,無障礙座席的設定均對標FIFA標準;模擬最佳化地下通風形式、頂部構造、百葉和開窗的位置尺寸等細節,使自然風更加通暢無死角地進入場內,到達地下的球場及觀眾席區域,防止溫溼度聚集;而本次改造復建新增加的罩棚更是最大的亮點。作為專業足球場標配的罩棚,可以讓工體極大提升極端天氣下的辦賽能力和觀眾的觀賽體驗,滿足亞洲盃及未來更高等級國際足球賽事的辦賽要求。工體這次新增的罩棚具備遮陽、照明、排積水、融雪、光伏發電和吸聲降噪等六大功能,並具備在未來設定環形LED螢幕及燈光秀的條件。
既是專業球場更是城市公園
工體早在上世紀50年代末建成以來,就不僅僅是一座單純的體育場館,還扮演了大量城市公共活動空間的角色。這次工體改造復建專案,就要重新開啟圍牆,還原工體曾經疏朗開闊、莊重大氣的空間格局,營造開放的大型城市公園,在高人口密度區提供寶貴的綠色空間,將體育、藝術和文化自然地融入公眾生活,以開放的姿態整合場地內豐富的功能業態,促進廣域城市地塊的更新和升級。
來去自如的新工體
以往人們去工體,第一反應往往是“三里屯和工體那邊太堵了”,而乘坐地鐵,不管是2號線的東四十條站,還是10號線的團結湖站,都有相當的步行距離。而此次與工體改造復建專案同步進行的3號線和17號線兩條北京軌道交通建設,將徹底解決工體及周邊區域的交通痛點。
本次工體改造復建的一大核心要素,就是以TOD理念為核心,充分發揮臨近地鐵的優勢,強化與站點的接駁。具體到設計細節,就是以兩條地鐵線的建設為契機,在場地東北角設定下沉廣場和步行梯及扶梯,滿足各個方向的人流集散,疏解大型活動帶來的瞬時人流壓力。此外,兩條地鐵線帶來的出行便利也將進一步激發工體專案地下的商業及體育配套設施,促進形成地上地下一體化的活力街區,為周邊商業與工體活動的結合提供更多可能,為北京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提供更多的落子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