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
本文是為了幫助讀者理清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的起因和過程,在大家熟悉的春秋五霸的基礎上做精簡的脈絡梳理和背景拓展。諸侯爭霸的局面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其起因要從春秋初期發生的周鄭交質和繻(xu)葛之戰兩件事說起。
周鄭交質與繻葛之戰
西周末期鄭國開國君主鄭桓公(姬友)與周天子是近親,長期擔任周王室卿士,主持政事。後任的鄭莊公憑藉國力強盛,無視周天子權威,竭力擴充領地,侵伐諸侯,出現了“春秋小霸”的局面。東周第一任君主周平王非常不滿,雙方談判後發生了“周鄭交質”事件,即周平王的兒子與鄭莊公的兒子互換作為人質。
周桓王即位後,免去鄭莊公卿士之職,雙方矛盾繼續激化。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周桓王率領陳、蔡、衛等國軍隊討伐鄭國,鄭莊公派兵應戰,結果在繻葛周桓王的軍隊大敗。戰鬥中周桓王還被射中肩膀。
繻葛之戰使周天子在天下諸侯面前顏面盡失,威望更是一落千丈。戰後周王室繼續衰弱,諸侯國紛紛開始擴張自身勢力,互相爭霸稱雄。對周王室來說,周鄭交質和繻葛之戰開了個壞頭,從此更加無力號召、約束和管轄天下諸侯。
管仲助力齊桓公稱霸
首先崛起的是齊國。管仲任齊相之後改革成效顯著,齊國因而國力興盛。這時候邊境少數民族狄族人和山戎人也逐漸發展起來;他們屢屢舉兵向南侵犯,給中原各國造成了嚴重威脅。而周王室衰微,無力組織抵抗。於是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代替周王室行使權力,聯合鄰國,抵抗北方山戎族南侵。大約公元前660年前後,管仲帶兵北擊山戎,開闢地方500裡,然後全交給燕國管理;再戰西狄,扶助邢國和衛國復國。
這些戰爭都獲得了成功,在諸侯中贏得了巨大的聲望,進一步擴大和鞏固了齊桓公的霸業。管仲帶部隊在一次行軍時迷路,然後巧妙脫困,給我們留下了“老馬識途”的成語。
宋襄公的仁義之師
宋國是周初分封建立的公爵國,國君是商朝後裔。公元前643年,春秋時代第一位霸主齊桓公逝世後,齊國內亂,宋襄公出兵協助齊孝公繼承君位。此時楚成王借中原紛亂將勢力推進到中原地區。此時宋國國力尚弱,宋襄公卻想充當盟主,依仗公爵國的地位號召和帶領一些小國,向南與楚國爭奪中原霸權。宋楚之間的泓水之戰爆發,堅守貴族禮儀的宋襄公一敗塗地。楚國成為實際的中原霸主,其兵鋒一度達到黃河兩岸。
一心想稱霸的宋襄公於戰後第二年去世,宋國一蹶不振。雖然宋襄公霸業未成,但畢竟有幾個小國跟隨過宋國,進行過小範圍的會盟,因而有些史書把宋襄公算作春秋五霸之一。
這時候,隨著晉文公執掌的晉國崛起,春秋時期最動人心魄的晉楚爭霸開始了。
晉楚城濮之戰
由於晉國的內亂,晉文公重耳在回國即位之前,被迫流亡列國,歷時達十九年之久,從而積累了豐富的政治鬥爭經驗。即位後僅八年就任用賢能,把晉國治理得井井有條,其強盛比肩齊楚。他繼續像齊桓公一樣,“尊王攘夷”,維護周天子的名譽。即位後立即出兵幫助周襄王(周王室也發生內亂)復位。
隨後與楚國發生了城濮之戰(公元前634年),一戰成功,被周王宣佈為諸侯新的霸主。晉國從此被授權代替周天子征伐天下。晉國隨即在踐土與各國諸侯舉行了盟會,史稱“踐土之盟”,標誌著晉國長達一百多年的中原霸權的開始。
秦穆公稱霸西戎
秦國人的祖先曾在西垂之地為周天子養馬,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而立國。前659年,秦穆公繼位,任用百里奚、蹇叔為謀臣,勵精圖治,屢次幫助晉國的公子們(包含晉文公重耳)回國即位,實現秦晉之好。
秦穆公實施東進策略,但由於強大的晉國阻隔,經歷“崤之戰”和“彭衙之戰”的失敗,只好放棄。秦穆公又向西向南發展,逐漸滅掉西戎二十多個國家,開闢國土千里,被周襄王任命為“西方諸侯之伯”,稱霸西戎。
秦穆公雖然沒有實現在中原的稱霸,但他的作為奠定了秦國的基本版圖,為戰國時秦國東出打下基礎,還促進了西部民族融合。
楚莊王問鼎中原
楚國受封於周成王時,子爵國,封地在漢水和長江中游區域,那時候還是蠻荒之地,長期被排除在華夏文化區之外。俗話說楚人“不服周”的勁兒,進入春秋時期後,楚國國君即自稱為王,苦心經營,發展為春秋時期疆域最大的國家。
相比晉國曆代有強卿主政,楚國是歷代出名王,公元前613年嫡長子的熊侶即位,他就是楚莊王。年輕的楚莊王韜光隱晦,“一鳴驚人”平定了內亂,接著滅蕭伐宋,北上敗晉,終於勒馬黃河,問鼎中原,實現霸業。
弭兵之會
從晉文公稱霸到楚莊王霸業末期,一南一北兩國的爭霸戰幾乎持續了六七十年。中原的中小諸侯們被夾在中間,過著朝秦暮楚,惶恐不安的日子。於是宋國執政大臣華元、向戌兩次召集晉、楚兩國在宋會盟,以求停戰談判,維持和平。結果14國最終達成協議,晉楚平分霸權,各國承諾向晉、楚同樣納貢。這兩次成功的外交大會史稱“弭兵會盟”。
弭兵盟會召開後,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大為減少,而晉楚兩大國之間,在其後四十年內沒有發生過直接的軍事衝突。中原各國,雖然承擔著繁重的貢賦,但畢竟有了一個暫時和平的環境。外戰平息,各國轉入內部權力鬥爭。
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爭霸的接力棒又傳到了位於東南地區的吳、越兩國手裡。
吳越爭霸
吳越兩國偏安一隅,相鄰為伴,又相互征伐。中原弭兵之會後,中原留下爭霸空間,吳越欲爭霸,必先征服對手,以解除後患;雙方進行了二十餘年戰爭。
越王勾踐即位後,勵精圖治,在文種、范蠡輔佐下,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長期戰略,裝作俯首稱臣以迷惑對手,終於擇機攻滅吳國。後人名句“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說的就是越王勾踐的故事。
越國吞併吳國後實力大增,越王勾踐北上中原主持會盟,成為了春秋最後一位霸主。
清楚的脈絡
把春秋諸侯爭霸的前後過程梳理一下,發現大致是這樣一個過程:首先鄭莊公小霸、齊桓公首霸、宋襄公欲霸不能、楚成王一戰成名、晉文公敗楚稱霸、秦穆公稱霸西戎、楚莊王問鼎中原,弭兵之會後諸侯暫時偃旗息鼓,末期吳越再次爭霸。這就像舞臺唱戲,樂曲此起彼伏,你方唱罷我登場。正是:諸侯征戰風雲起,英雄熱血寫春秋!
到春秋末期爭霸戰的尾聲,諸侯國只剩二十來個了,其它已經相繼被大國兼併。
更多歷史文章,請持續關注公眾號 “雲竹文齋”。